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的其他科技园区及其优势分析

台湾的其他科技园区及其优势分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由于看到了科技园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台湾各地也在纷纷建立自己的科技园区。(一)南部科技园区这是台湾第二个科技园区,占地16.13平方公里,包括台南和高雄两个园区。台北市政府修订城市计划,开发高技术产业及辅助产业并引导相关企业进入园区。2001年底,台北市宣布将内湖园区更名为“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内湖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台湾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先锋和典范,是台湾地区营业收入最高的科技园区。

台湾的其他科技园区及其优势分析

台湾科技园区整体分为三个区块:一是本节详细介绍的新竹科技园区;二是1996年开始建设的南部科技园区;三是2003年开始建设的中部科技园区。台湾构建上述三个大园区,目的是构建完整的点、线、面西部高科技走廊,推动台湾全链条产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推动台湾经济增长。同时,由于看到了科技园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台湾各地也在纷纷建立自己的科技园区。

(一)南部科技园区

这是台湾第二个科技园区,占地16.13平方公里,包括台南和高雄两个园区。截至2016年底,园区入驻企业221家,营业额1983.7亿元,台南园区产业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光电、精密仪器等,入园企业132家。目前,台南科学园区已经拥有全台湾最完整的平面显示产业链,集成电路、精密仪器持续稳定发展,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高雄园区主要以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和光电产业为主,入园企业69家。

相比新竹科技园区,南部科技园区的科研资源相对较少。目前园区拥有“台湾工研院”南科分院、台湾地区高速电脑中心、台湾电信技术中心、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地区纳米原件实验室、台湾地区实验动物中心南科中心、晶片系统设计中心等22家研发机构。

(二)中部科技园区

园区占地17.08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台中地区,2003年7月动工建设,2004年开始入驻企业,是台湾第三个科技园区,包括后里园区、台中园区、二林园区、虎尾园区和中兴园区5个组成部分。中部科技园区目前已经形成集成电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截至2017年底,园区入驻企业186家,营业额1274.44亿元,就业人数达4.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集成电路产业是园区的绝对主导产业,台积电的7纳米生产线就在该园区。2017年园区营业额中,集成电路产业占到了61.98%。同时,园区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建立了研发及培训基地。

台中地区拥有东海大学、逢甲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多家大学和高职学校,但这些学校与中部科技园区产研合作相对较少,园区内企业同新竹、台北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较多。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内湖科技园

园区处于“台北科技走廊”核心位置,位于台北市内湖区西南隅,是台湾第一个由民间投资及政府放宽产业进驻而发展出来的高技术园区。(www.xing528.com)

图32 内湖科技园区平面图

从1969年开始,内湖科技园的前身——内湖轻工业区形成,它是为了安置违章工厂而设置的园区。园区在建设前期的产业聚集完全是企业主导的自主行为,而随着高技术产业及创投等辅助产业进驻,内湖轻工业区成为高技术产业营运总部聚集地。到1999年,园区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作用逐渐加强。台北市政府修订城市计划,开发高技术产业及辅助产业并引导相关企业进入园区。2001年底,台北市宣布将内湖园区更名为“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台北市行政管理部门在园区发展中掌握主动权,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大楼管理委员会等,促进产业集聚。从2006年起,园区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对外交流合作期。2009年,内湖科技园投资大陆的咸宁,在咸宁设立分园。双方将在IT产业、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产业合作。

图33 内湖科技园区夜景

园区目前形成以信息、通讯、生物技术、光电等高附加价值产业为主导,以物流、零售等辅助产业为支撑的格局。进驻园区的企业中五成以上是知名科技公司的企业总部或研发、营销部门,聚集了全球知名的光宝、仁宝、明基等23家企业营运总部及61家关联企业、14家研发中心、三大固网厂商和新兴的IPS、SDC总公司。现已入驻企业7000多家,吸纳科技人员24万人,年营业收入达到1.2万亿元。

内湖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台湾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先锋和典范,是台湾地区营业收入最高的科技园区。园区的优势不仅仅限于优越的区位条件,更重要的是其宽松的发展环境。园区以民营企业为主,并根据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演进,企业自然聚集。同时,通过各种社群组织间的紧密联系,实现共同发展。地方政府只是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企业提出需求的情况下及时提供相应服务。内湖科技园区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显得更加优越,地方政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和园区更好地应对困难时期。

(四)南港软件

图34 南港软件园办公楼

南港软件工业园成立于1999年,位于台北市南岗区三重路,规划分三期建设,总占地0.1平方公里。南港软件工业园区是台湾经济管理部门为台湾成为“亚太软件中心”而规划设置的智能型工业园区。南港软件园产业以软件IC设计数字创业以及生物科技等为主,园区现有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园区具有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环境,聚集了IBM、华夏科技、东讯电讯、德鑫科技、草莓软件、东森科技、亚太线上、东元集团、世正集团、中华开发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

园区现有多家软件研发机构,有软件设计研发中心、国际研发中心、半导体学院、数字内容学院。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园区可充分利用台北市科研资源,如“台湾中研院”、台湾大学、“台湾卫生研究院研究中心”“工业局研究中心”。园区于2003年与常州国家软件园签署建立友好园区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基于软件产业的技术交流、人才交流、互访合作等形式,开展对口交流与互补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