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问题的常见指向与分析

文化问题的常见指向与分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反观既有的人类文化史,现代以前的人类文化多元属性,根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从而受制于当时的专制、野蛮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政策,一再出现文化禁锢、文化灭绝的惨剧。文化最核心的部位,确实是传统,对问题的文化解释容易引发对传统力量的揭示与强调。其一,文化自身是处于历史变迁之中的。

文化问题的常见指向与分析

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如同“时间”一样,既和人的存在须臾不可分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却又是可以被思考而难以被定义的。由于人必然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从而恩格斯所讲的人类社会的两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就都是浸润在文化的生产之中,受到文化的深度影响,也同时表现为文化传承和延展的过程,这就导致文化问题具有非常广泛的涵盖范围,想把人的活动,尤其是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物,从文化概念当中剔除出去,本身反倒成为了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时至今日,世界各国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研究的兴起虽然都为时不长,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却都迎来了极大的学术高潮,文化研究为原有的学术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产生了令人兴奋的新的问题场域。然而与此同时,各个学科,甚至包括作为新兴学科的“文化学”本身,似乎都无法提出一个有意义的普遍通识性的文化概念。

但反过来看,虽然文化问题具有广泛的弥散性,以至于很多人都愿意指出,广义上的文化概念可以覆盖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类有意识活动的综合成果,文化内在包含着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行为方式形态等不同侧面[4],但是在我们看来,肯认文化的弥散性显然不是文化研究的旨趣所在,强调一个等同于人类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概念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反过来说,为了尽可能地确定文化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至少有必要在逻辑上把文化和文化载体加以适度的区分,而通过文化载体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问题,从而可以将文化概念的所指,相对明确地凝缩在以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心理结构为核心而得以类型化的不同人群之间的精神气质及行为方式的探讨上。[5]这样一来,尽管仍然还带有相当宽泛和模糊的色彩,但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概念在一般意义上,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着自身明确的规定性。

第一,文化的精神性。文化虽然总是要与特定人群的具体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一体相连,并获得在器物、制度和行为层面各种具象有形的表现,但这恰恰说明文化首先或根本上是内在精神性的。透过不同的器物、制度与行为方式,我们看到的文化乃是不同人的心理偏好、精神气质、价值诉求等等内在精神性的东西。所谓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乃至“行为文化”,无非是指在这些外显性的器物、制度与行为之中,渗透和凝结着人的内在精神。由此也才能够确立各种文化研究的基本旨趣,都在于借助对内在精神诉求与气质类型的挖掘,深化对人类行为与结果乃至人本身的理解,由此文化研究也才具备了深化主体自我反思与精神自明的意境与功能。

第二,文化的价值性。如前所述,作为精神性存在的文化是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透过解决生存问题和实现自由本性的实践活动所表达的对世界和人及其社会的意义理解。文化一方面在个体精神归宿的意义上,构成人的深层精神需求,同时在总体也关联到人类文明演进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历史背景与路径支持,不同群体的文化实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条通向未来的航道。这就使得文化在传递知识、经验与技艺的同时,也具有了“道统”和“教化”的意义,即对于社会成员的思维、心理以及行为偏好等等都具有着特定的指向性和规训力。因此,从价值角度来看待文化,一方面会提示我们关注不同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理性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作用机制,另外一方面也关系到对文化本身的价值反思,其实质是对文化多样性与合理性之间紧张关系的动态把握。(www.xing528.com)

第三,文化的整体性。文化属于同时也反映着人的类的存在属性问题,文化单元总表现为经由特定历史时期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群或组织。如同种性、血缘、家族一样,对个体而言,文化带有整体上的先在性和控制性。这并不是否认人类个体有文化选择的能力与自由,但即便个体改变原有文化归属,而他所投入的另一文化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整体先在的东西。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变迁,也都需要通过对社会个体的横向延展来完成。正是在这种整体性的意义上,个体才被赋予了文化的生命与使命,即所谓的“为往世继绝学”。由此,个体在文化上的精神自明与自我反思,也就是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个体超越自身界限,在精神上对自身所归属的文化——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强制力量,加以自觉的确认、审视和批判。

第四,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本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与创造能力,也关系到芸芸众生的生命意义与发展界限,因而不管是从经验现象上,还是哲理沉思上,都可以看到人类文化的多元本性。但反观既有的人类文化史,现代以前的人类文化多元属性,根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从而受制于当时的专制、野蛮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政策,一再出现文化禁锢、文化灭绝的惨剧。因此,与表征人类文化自发演进的客观历史进程相比,文化的多元性更多地具有规诫性质,是我们应当确立的一种现代文化观念或文化原则。这种文化观念或原则在底蕴上,和自由、宽容、和平、发展的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相关联,在现实上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国内、国际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第五,文化的历史性。虽然文化的整体先在性势必导致我们的文化思绪在总体上总是“寻根”式的,文化研究似乎总也无法剔除与生俱来的“恋旧”气质,但这显然是由于在文化认识上存在误解使然。文化最核心的部位,确实是传统,对问题的文化解释容易引发对传统力量的揭示与强调。但这既不意味着文化研究必然属于保守甚至复古一派,也不意味着文化本身是无法超越或者固定不变的。所谓文化的历史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文化自身是处于历史变迁之中的。文化传承绝对不仅仅是文化原汁原味地原始保留,同样包含文化的自我更新和与时俱进。应当理性地看待文化的断裂、转型与续造。其二,包括传统在内的文化内容,虽则形之于历史之中,但之所以仍然有现实的影响力和现实价值,就是因为在现实之中仍然存在它的历史性的根源与依据。然而,文化虽是可变迁的,但首先是作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意识而存在。任何人为激进的文化变革措施,至少是需要扎实、理性的分析和批判的,否则很容易导致文化灾难。这种文化历史性的内涵,对于当今的人类文化发展而言,就集中地表现在以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民主法治的制度文明和自由市场经济方式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形态对所有古老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上。总体上看,对待任何形态的传统文化的态度都不应当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忧思情怀,文化历史性的确切含义就是文化生命与时俱进的延展与流变,在现代文明发展的总体态势下,一切传统文化的生命只能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耦合过程之中,开出自己新的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