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囊:古代商代陶器上的一种形状,用于吸气

皮囊:古代商代陶器上的一种形状,用于吸气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在商代并未发现橐或其他鼓风器的遗存,但是《金文编》附录上11中有字,此字一般出现在爵、觚、鼎上,形如皮囊,应为“橐”的古写。这种原始形式的皮风囊,至今仍在许多民族中使用,多用羊皮、牛皮或者羚羊皮制作,进风口由缝在皮囊上的杆卡紧,由操纵者用手启闭。吸气时,将手掌张开,打开尾部,并提起皮囊,使空气充入口袋内。

皮囊:古代商代陶器上的一种形状,用于吸气

这种兽皮风囊,在古书中被称为“橐”,尽管并不知道确切始于何时,却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比如《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将橐龠并举,描述了鼓风的动作和原理。《尔雅》、《广雅》释龠为多孔的古乐器,《道德经》里提到龠应为与鼓风有关的器具,可能为通风管。尽管在商代并未发现橐或其他鼓风器的遗存,但是《金文编》附录上11中有字,此字一般出现在爵、觚、鼎上,形如皮囊,应为“橐”的古写。《甲骨文编》中有字,如同用手提引皮橐,这些都可以作为商代使用皮风囊的佐证。

关于这种橐具的制法,在清代刘嶽云《矿政辑略》卷11中有这样的记载:“鼓风皮炉……以全羖为之,腹际为孔,入竹筒二三寸,缝合之,人足跴(踩)皮复足,手提皮头,自上至下按之,则筒中之风,悉吹而出,以扇火吹及冶皆用之。”

由此可见,这种鼓风的皮囊,是使用一整张黑山羊的皮缝合,仅在腹部留出小孔,塞入竹筒,深约两三寸。使用的时候,将皮囊套在脚上用脚踩住,一手提住皮头,从上到下按压,则风就会从竹筒中喷出,可用于炊事或者冶炼。这种原始形式的皮风囊,至今仍在许多民族中使用,多用羊皮、牛皮或者羚羊皮制作,进风口由缝在皮囊上的杆卡紧,由操纵者用手启闭。

有学者深入调查了藏族的皮囊的做法和用法,现转述如下[61]

藏族的皮囊由三部分构成:前部是通风管,中部是皮制的气囊,尾部是闭合装置(见图4-28)。

图4-28 藏族使用的皮囊

(左:侧视图;右:皮囊呼气时)
(引自王工硕士论文)

气囊是主体,由一只从后部被完全掏去骨肉的完整羊羔的“皮筒”制成,羊毛仍旧保存在上面。羊头被切去,孔口用于插入通风管。羊体后部孔很大,作为进风的通口,插入闭合装置。

通风管使用铜皮卷成,长约25厘米,一端较粗,直径约为3厘米,另一端较细,直径约为2厘米。将粗头插入皮囊,用皮绳系紧,由于皮囊的口开得较大,可以插入不同直径的通风管。

尾部的闭合装置是由两片竹木片和三根皮绳组成的。皮囊尾部抽出骨肉后被剪去,然后对称地切出两个小口,使这个筒状的尾部成为两片皮,随后在每一片上各钉上一片竹木片,在竹木片中部各钉上一个能穿进手掌的皮绳环,在一面加钉一个稍大一些的皮绳环。

这个皮囊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鼓风者用手穿过大的皮绳环,使皮囊的一头吊挂在腕上。手的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套在两边的小皮绳环上并扣住两边的竹片。(www.xing528.com)

吸气时,将手掌张开,打开尾部,并提起皮囊,使空气充入口袋内。

吹气时,将手掌合拢扣紧,封闭尾部,压缩皮囊向下,使袋中空气从前面的通气管喷出。

通风管插在熔炉炭、粪火的底部,离火炉约一米远,鼓风者通常一手执一个皮囊,一只手的皮囊吸气的同时另一只手的皮囊吹气,两只手一上一下的连续动作,使炉膛内连续有风鼓入。鼓风者面对火膛,盘腿而坐或有取跪式,两手运动频率的快慢,鼓风者视火膛中工件的需要量而定。

由此可见,刘嶽云的记述与藏族皮囊的最大差别似乎是在鼓风管的位置,前者在羊皮腹部,后者在头部。印度也有类似的材料,与藏族使用的非常相似,如图4-29[62]所示。这种工具对于小规模熔炼还是很适用的,便携,制作也方便。

图4-29 印度使用的气囊

中国的历史文献明确地记载了以橐鼓风用于冶金的情况。如《管子》:“吾非挺埴,摇炉橐而立黄金也”;《淮南子·齐俗训》云:“炉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以冶金”;《论衡·虚知篇》云:“工师凿掘,炉橐铸烁乃成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即铁山鼓铸”、“大鼓铸”的说法,唐孔颖达释“一鼓铁”称:“冶石为铁,用橐扇火,动橐谓之鼓,今时俗语犹然”,说明鼓风在冶铸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约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陶瓶清晰地表现了铁工场炼铁炉的场景,竖炉后面配有鼓风器,如图4-30[63]

礼记·学记》云:“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这句话意思是说,工匠的子弟必须学着将柳条做成簸箕,(才能开始学做弓箭)。冶匠的子弟必须学会做皮橐,(才能开始学习冶铸)。原注谓:“按论善为弓之家,使榦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观其父兄世业,学取柳条和,挠之成箕也”,“其父兄陶熔金铁使之柔和,以补治破器,故此子弟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华觉明指出后一句解释有误,认为原文的本意应为早期工匠必须自己制造鼓风器,而它的质量往往决定着冶炼的成败[64]

图4-30 古希腊陶瓶上的竖炉冶炼场景

战国策·齐策》载:“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其善,归其剑而责之金”,高诱注:“函,姓;冶,官名也,因以为氏;知铸冶,晓铁理,能相剑。”这说明齐国的冶官函冶氏祖先为函人。在《考工记》中“攻皮之工”有“函、鲍、韗、韦、裘”等五种,函人是专门制造皮甲的,鲍人做革,可能兼做皮囊。这说明制皮的匠师和冶铸业接近,从而懂得冶铸术,并在后世成为冶官。

早在战国时期,即已使用多橐鼓风。《墨子·备穴篇》云:“具炉橐,橐以牛皮,炉有两缶,以桥鼓之百十”。“炉有两缶”表明这种鼓风器可能和古埃及勒克米尔陵墓壁画所示的缶状鼓风器有类似之处,即把皮制风囊和一个缶状容器相接,其上安设风管,是固定皮囊、使鼓风器运行较为稳定的一种结构形式。所谓“以桥鼓之”应是通过某种杠杆机构来鼓动皮囊,使两具鼓风器一开一合,可以得到较为持续的风流。这种鼓风器由专人操持,所以《备穴篇》又说:“灶用四橐,……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该书还描述了战争中用橐将火烟鼓入地道,以阻止来犯之敌的情形,这说明橐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在洛阳西周北窑遗址发现了有三个风口的熔炉炉壁,可容三橐鼓风。《吴越春秋》云:“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刀濡,遂成以剑”,尽管有文学夸张的成分,却也反映了多橐鼓风的盛况。以安阳当时熔炼合金的温度以及生产规模而论,很可能已经使用多橐鼓风,并且,商代的鼓风器很可能比藏族使用的皮囊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