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的困境与原因

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的困境与原因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作的不济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的严重阻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7年中国魔幻电影的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后,2018—2019年本土魔幻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逐渐下降,这类电影不仅难出精品,而且在观众中的口碑也不高。

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的困境与原因

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创作手段,而且拓展了电影的表现领域,其中,魔幻电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进入21世纪,以《指环王》《哈利·波特》《魔兽》为代表的西方魔幻电影席卷全球,它们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受到西方魔幻电影的影响,中国电影人也开始结合自身的神怪文化,尝试发展本土魔幻类型片。尤其在近两年,《画皮》《捉妖记》《美人鱼》《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长城》《西游伏妖篇》等中国魔幻电影开始大量进入观众的视野,其不仅在产量上逐年增加(图1-1),而且在票房上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图1-1 2008—2017年中国魔幻电影产量增长图

图1-2 西方魔幻电影的国内与海外票房收入对比(www.xing528.com)

但是,中国魔幻在狂飙突进式追赶西方的道路上,急功近利的制作心态与过于追求视效奇观的感官刺激导致影片的整体表现与观影期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高票房,低口碑”成为中国魔幻电影的固有标签。首先,在票房和影响力方面,中国热销的魔幻片在海外几乎无人问津。就以在国内拿下2015年票房冠军的《捉妖记》来说,它在北美遭遇票房滑铁卢,很多西方观众对这部“卖座华语片”并不买账,多数人看完之后表示电影逻辑混乱,特效落后,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的新鲜度仅为49%。然而,对比西方魔幻电影,《哈利·波特》系列海外票房占了总票房的69.1%、《加勒比海盗》系列海外票房占了总票房的65.7%、《霍比特人》系列海外票房占了总票房的72.2%(图1-2),可见西方魔幻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是中国魔幻电影无法比拟的。其次,从系列片的延续性来看,西方产出了《哈利·波特》(8部)、《加勒比海盗》(4部)、《暮光之城》(3部)、《纳尼亚传奇》(3部)、《指环王》(3部)、《博物馆奇妙夜》(3部)等这些具有超高人气的魔幻系列电影,而中国知名度较大的系列魔幻电影仅有《画皮》(2部)、《西游降魔篇》(2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3部)系列。由此看出,中国魔幻电影在影响力、用户的培育和延续性上都无法与西方魔幻电影形成对话。其次,中国魔幻电影在本土也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在国内大型的电影评分网站上,中国魔幻电影评分普遍偏低,甚至没有一部真人魔幻电影的评分是在7.5分以上,诸如《九层妖塔》《画皮2》《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伏妖篇》《捉妖记2》等在国内获得极高票房的影片,也都是在4~5分徘徊,甚至还有一部分影片在3分以下,如投资过亿的大制作《封神传奇》《降魔传》《阿修罗》(图1-3)。总而言之,作为近几年才崛起的一种新类型,中国魔幻电影虽然取得了高票房,[1]但在内容和质量上却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在民族情怀与想象力方面都落后于技术相对匮乏的早期神怪电影,如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青蛇》,刘镇伟导演的《大话西游》。创作的不济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的严重阻碍。

图1-3 中国魔幻电影的豆瓣评分统计

目前,专门针对中国魔幻电影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学者们虽然意识到了中国魔幻电影出现的种种问题,但他们更多的是从宏观视角提出一些发展策略与建议,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类型程式的建构,特别是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观这类电影正在被急功近利地投拍,大量资金涌入,国际明星加盟,投资者们都希望借助魔幻片抢占电影市场。但是,一些核心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观众的口碑就会越来越差,到时候人们还没来得及真正地领略到“东方魔幻”的影像魅力,这种极具潜力的类型就很有可能已经被透支了。实际上,这两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显现端倪,观众对于投资巨大、特效泛滥的本土魔幻电影越来越不买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7年中国魔幻电影的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后,2018—2019年本土魔幻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逐渐下降,这类电影不仅难出精品,而且在观众中的口碑也不高。[2]所以,从最早“名”不副实的质疑到现在票房背后的批评与争议,当下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亟须理论的支撑和引导,对其类型范式的建构研究也呼声日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