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势:自然象征与精神的力量

气势:自然象征与精神的力量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美学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精练之词,即用很简练的几个字,把审美对象的神、情、气、韵表达出来;二是比兴之辞,就是以某种自然景色、事物或场景作为开端,引发所要歌咏、赞颂或鞭挞的内容,以达到象征和移情的目的。赋予江水正义的力量和民族之精神,就是通过移情而表达出的伟大气势——“滔滔血色水”,英雄虽逝,但“巍巍山河魂”,他们的浩气精神长存天地之间。

气势:自然象征与精神的力量

两山双雄峙,峡谷深险奇。

千里惊流涌,怒水呜咽急。

北来劈万仞,南去不复归。

天险御日寇,硝烟犹在闻。

滔滔血色水,巍巍山河魂。

2005年7月,我第一次来到怒江,目睹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间奔腾咆哮的江水,在当年滇西抗战中的惠通桥附近,心潮澎湃,写下此诗。(www.xing528.com)

中国美学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精练之词,即用很简练的几个字,把审美对象的神、情、气、韵表达出来;二是比兴之辞,就是以某种自然景色、事物或场景作为开端,引发所要歌咏、赞颂或鞭挞的内容,以达到象征和移情的目的。看到怒江,首先吸引我的是波涛汹涌的流水和险峻的峡谷,但如果只是拍摄峡谷流水的表面形态,难免成为一张地理照片。因此,首先要聚焦主体,围绕着水,将“怒”的神韵和气势表现出来,但这个“怒”还不是其最终目的。在滇西抗战中,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国家和民族牺牲在怒江两岸。歌颂他们、怀念他们,效法、普及其精神,才是作品最终的主题。在这幅作品中,我采用比兴的手法,江水的激荡和动感象征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之“怒”;刻意突出江水的黄、红色调,既象征中华民族的“血性”,又暗指战争的残酷和巨大牺牲。赋予江水正义的力量和民族之精神,就是通过移情而表达出的伟大气势——“滔滔血色水”,英雄虽逝,但“巍巍山河魂”,他们的浩气精神长存天地之间。

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是三皇五帝、老庄孔孟、屈原苏武、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的精神,是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不朽贡献,为中华民族生存而牺牲的历代英烈的精神。所以,中华文化崇拜的是为民族生存牺牲自己的人,为民族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神”,我们把他们尊称为英雄和圣人。中国人祭祖,其目的就是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在英雄和圣人精神的感召下,成为有出息的人,成为鲁迅所称的“中国的脊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尊崇英雄和圣人,效法英雄和圣人,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未来更加文昌武盛,才能保证中华民族面对挫折而不倒,历经劫难而不衰。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中国哲学艺术中的“气”,并非指可见的“云雾”“天空”等。在风光摄影创作中,遵循艺无定法的原理,可以将“云雾”作为表现“气”的重要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