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唤工匠精神的力量

呼唤工匠精神的力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文件中提到工匠精神,目前已火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可是,从近期为企业做工匠精神的培训来看,不少企业仍停留在思想灌输层面。最能说明“工匠精神”差异的是该市的大剧院。从以上的事例不难看出,管理制度与治理机制是决定“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工匠精神不会凭空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工匠精神呈现于产品和服务中,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用户的口碑中。

呼唤工匠精神的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文件中提到工匠精神,目前已火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关我提出的“新工匠精神”方面的话题也是汗牛充栋,不乏有知名专家学者妙语连珠。当然,这是好事。

可是,从近期为企业做工匠精神的培训来看,不少企业仍停留在思想灌输层面。有的企业纯粹是因为工匠精神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走走过场,做做秀,喊喊口号而已。特别让人不能苟同的是,将“工匠精神”印在营销海报上,自称产品为“匠品”,自诩怀揣“匠心”。这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并无区别,自欺欺人。

倘若如此,我们怎能实现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如何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企业如何能实现长盛不衰呢?显然不能!

于是,有人把“工匠精神”的缺失归因于民族特性,但同为德意志民族,原民主德国的“工匠精神”就远不如联邦德国。浙江大学姚先国教授讲述自己在1986年第一次到当时东柏林考察时的情景:物资短缺,商品价格便宜但种类少,服务态度差,上饭馆要排长队。买了几本书想邮寄,在西柏林是很方便的事,在东柏林却很麻烦,要跑商店买邮寄的箱子、带子、胶水,自己包装。剩下的包装材料扔了可惜,带着累赘。在联邦德国随时可以体会到的“工匠精神”,在东德却难见踪影。[1]

姚先国教授还提到,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市是当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签署《波茨坦公告》的地方。然而,这里道路坑坑洼洼,楼房破旧不堪。最能说明“工匠精神”差异的是该市的大剧院。据说,德国统一时,该剧院已经拆毁准备重修,地基已开始打桩了。但统一后的新政府认为,新剧院至少要达到使用百年的高标准,原设计太差,要推倒重来。新方案要3年设计、5年建造,但老剧院已经拆了,居民8年内看不上戏,怎么行?市政府决定在新址旁搭一个临时剧院,以满足居民近8年的需要。结果是,临时大剧院功能齐备,舒适耐用,并非“临时”凑合。

我给德资企业博西华培训时,学员都是中国人,但做事的态度与行为与一般的企业就是不一样。例如,上课笔记工工整整,上课秩序井井有条,连布置的课后作业,都一丝不苟地呈现出来。这是什么力量导致的结果?制度的力量,文化的魅力!否则,不可能出现如此美丽的“景象”。我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车间环境已无须多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制度和标准特别多,而且很明确,有预警性。执行起来也很严格,谁违反就处罚谁,且非常及时,也没有下不为例这样的说法。

从以上的事例不难看出,管理制度与治理机制是决定“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形成好的品行,坏的环境则使人形成坏的品行,即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当然,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关键看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www.xing528.com)

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把工匠精神上升到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这固然是好事,可是没有肥沃的工匠“土壤”,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的“生根发芽”。例如,有的企业做了工匠精神培训,却没有推出相应的行动措施和工匠制度,自然没什么效果。同时,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小公司越喜欢做心态方面的培训,越是大公司越崇尚做运营流程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培训。

不少企业在做工匠精神方面的培训时,员工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却一动不动。也有些企业将工匠理念张贴得随处可见,甚至有“张灯结彩”之感,可一阵喧嚣之后,大家的工作依然如故,并没有什么起色。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难有工匠习惯,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的产生。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构建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工匠习惯,产生工匠精神,形成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不会凭空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工匠精神呈现于产品和服务中,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用户的口碑中。显然,一味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得让理念从“墙上”跳到现实工作中去,让理念内化到全员的心里去。所以,工匠精神不是短期可以形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内化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同时,它需要环境的滋养和组织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沉淀深厚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需在领导的倡导下,以执行文化为铺垫,以制度为措施,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真正培植好工匠成长的肥沃土壤。它需要匠心领导者像园丁一样松土、浇水、施肥、剪枝进行精心栽培,形成成熟的工匠文化,让匠心成为一种普遍景象。这就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建立适合工匠生长的文化土壤,持续累进而成。

工匠精神不是从头脑里“灌输”进去,而是从心里“长”出来的;不是从上往下“压”出来,而是从下面往上“高涨”起来的。如此,才能铸造出更多的新工匠。

所以,不要一味停留在喊口号、讲理念上。我相信,那些打着工匠精神的幌子,号称用工匠精神打造匠心独具的产品及做百年企业,却不懂得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的企业,市场不会给它过去那样好的机会——“玩弄”消费者的企业终将被消费者所玩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