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理问题的敏锐洞察能力

处理问题的敏锐洞察能力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拿破仑在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组成,就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这种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使拿破仑及时对各国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胜算在握。抓住问题的本质,就会找到处理问题的捷径和上策。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夺得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权。为了进一步夺取中国的东北三省,同怀有相同动机的沙皇俄国发生了冲突。日俄战争在所难免。

处理问题的敏锐洞察能力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问题的发生,祸福的降临,都会有预兆的,处理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蛛丝马迹;善于通过表面上显露出来的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善于从问题的苗头上,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对问题决策和行动打下基础。

1805年夏秋之间,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组建。拿破仑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对各国采取了相应措施。当奥地利军队开始向毗连意大利北境的蒂罗尔调动部队时,拿破仑立即抓住机会,助长奥军的这一行动,借以分散联军兵力将敌人拉开。他决定采用激将法,指示外交部长塔列朗向奥国大使提出警告,说:“告诉奥国大使,我等候他的答复。假使我不能获得答复,那我就进入瑞士,并结束我的海岸营区;我不允许在蒂罗尔有任何军队,奥军必须返回原驻防地,否则,我就要开战。”发出这样一个照会,等于是明白无误地暗示奥地利人,法国将和以往一样,打算从意大利方向实施进攻。这正是拿破仑要用外交手段传给奥国军方的。结果,奥地利果然中计,迅速向意大利行动,把主要兵力由查理公爵率领放在意大利,给法军下一步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战争开始后,法国却从多瑙河谷攻入奥地利,轻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迫使奥地利投降。

拿破仑对奥地利指手划脚,奥地利有意与他对着干,恰恰中了拿破仑的调虎离山计,从而败数已定。而拿破仑在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组成,就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这种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使拿破仑及时对各国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胜算在握。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任何问题总是首先以某种迹象表现出来。有头脑的人总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绝不会轻易被外在的现象所蒙敝。抓住问题的本质,就会找到处理问题的捷径和上策。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夺得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权。为了进一步夺取中国的东北三省,同怀有相同动机的沙皇俄国发生了冲突。日俄战争在所难免。

当时,日本是刚兴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而沙皇俄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国,日本的海军实力也非俄国的对手。当时很多日本海军官兵对俄国也惧怕三分,认为打败清朝并不难,而要同俄国开战,那简直是拿国运作赌注。一旦失败,那将亡国灭种。但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并不相信一些数字的比较和表面的现象。他决定亲眼去观察俄国舰队的情况。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俄、法、德、意、日、澳的军舰集结在天津大沽口。东乡认为机会来了,他借这次机会,暗中留心观察俄国舰队的一举一动。当时有人问他:“你认为俄国舰队怎么样?”东乡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此话怎讲?”提问的人及很多在场的军官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他的高见。他说:“我眺望了俄国舰队,很难说他们军纪严格,训练有素。他们用军舰运送步兵和军需品,更是不可宽恕的。这证明他们轻视军舰的本来职能。用军舰代替运输船使用,必然消耗他们的本质精力,使他们的训练荒疏,这样,一旦发生海战,船只就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们海上运输能力的不足,如果(日俄)发生海战,一定在日本周围海域进行,更对他们不利。由此可见,俄国出兵准备不充分,我们不必害怕俄国。”在场的人都对东乡的分析点头赞许。后来的日俄战争,虽然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吨位是日本舰队的一倍左右,但最后这两个舰队均被日军全歼。

东乡平八郎虽然是个军国主义者,但在战争面前,不被对方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实地观察,看出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确实有高人之处。

二、通过苗头看趋势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这一回里,对刘备依溪傍涧的下寨之法,描写了三个人的看法,而且是一致的看法。都是从刘备的安营下寨之法看到刘备必败的趋势。

首先,马良至川,人见孔明,呈上图本而言曰:“今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馀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皇上令良将图本来与丞相观之。”孔明看讫,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斩此人!马良曰:“皆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孔明叹曰:“汉朝气数休矣!”良问其故。孔明日:“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倘彼用火攻、何以解救?又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拒敌乎?祸不远矣!陆逊拒守不出,正为此也。汝当速去见天子,改屯诸营,不可如此。”良曰:“倘今吴兵已胜,如之奈何?”孔明日:“陆逊不敢来追,成都可保无虞。”良曰:“逊何故不追?”孔明日:“恐魏兵袭其后也。主上若有失,当投白帝城避之。吾人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良大惊曰:“某于鱼腹浦往来数次,未尝见一卒,丞相何作此诈语?”孔明日:“后来必见,不劳多问。”马良求了表章,火速投御营来。孔明白回成都,调拨军马救应。

其次,韩当、周泰探知先主移营就凉,急来报知陆逊。逊大喜,遂引兵自来观看动静;只见平地一屯,不满万馀人,大半皆是老弱之众,大书“先锋吴班”旗号。周泰曰:“吾视此等兵如儿戏耳。愿同韩将军分两路击之。如其不胜,甘当军令。”陆逊看了良久,以鞭指曰:“前面山谷中,隐隐有杀气起;其下必有伏兵,故于平地设此弱兵,以诱我耳。诸公切不可出。”众将听了,皆以为懦。

次日,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徐盛、丁奉入帐禀陆逊曰:“蜀兵欺我太甚?某等愿出击之!”逊笑曰:“公等但恃血气之勇,未知孙、吴妙法。此彼诱敌之计也;三日后必知其诈矣。”徐盛曰:“三日后,彼移已定,安能击之乎?”逊曰:“吾正欲令彼移营也。”诸将哂笑而退。过三日后,会诸将于关上观望,见吴班兵已退去。逊指曰:“杀气起矣。刘备必从山谷中出也。”言未毕,只见蜀兵皆全装惯束,拥先主而过。吴兵见了,尽皆胆裂。逊曰:“吾之不听诸公击班者,正为此也。今伏兵已出,旬日之内。必破蜀矣。”诸将皆曰:“破蜀当在初时;今连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安能破乎?”逊曰:“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诸将方才叹服。

其三,先主于獍亭尽驱水军,顺流而下,沿江屯扎水寨,深人吴境。黄权谏曰:“水军沿江而下,进则易,退则难。臣愿为前驱。陛下宜在后阵,庶万无一失。”先主曰:“吴贼胆落,朕长驱大进,有何碍乎?”众官苦谏,先主不从。遂分兵两路:命黄权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先主自督江南诸军,夹江分立营寨,以图进取。细作探知,连夜报知魏主,言“蜀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馀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黄权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馀里,不知何意。”

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www.xing528.com)

此三人都是大智慧者,都具有很强的洞察能力,因此是“英雄所见略同。”

三、从小事看大问题

在美国曾发生了这样一桩事。一位大学女校长突然取出了自己多年在某银行的所有存款。几天之后,这家银行倒闭了。很多人都十分纳闷她为何有这种令人惊叹的先见之明。后来这位女士告诉人们说,有一次她与人打牌,这家银行的总经理也在座。她发现这位经理服饰相当讲究,甚至指甲都经过高级美容店精心修整。她当即感到,自己的存款有化为乌有的危险,因为一个事业心很强的男子是不会花费这么多精力和钱财来修饰自己的。

这种以小见大的洞察能力,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有利于法律部门的执法办案。

前些年,美国间谍黎凯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后,坚持说自己是学者,拒不承认其间谍身份。在多次审讯都无结果后,一次,预审员汲潮与他拉起了家常。黎凯声称他在北京大学研究管子。汲潮问:“是管仲吗?”黎凯答:“是的,就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汲潮说:“管仲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哩!”黎凯不解:“是吗?”汲潮说:“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老马识途’,你知道吧?”黎凯摇摇头。汲潮说:“怎么?你专门研究中国的管子,竟然连中国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老马识途’的故事也不知道?”黎凯一脸惶惑。汲潮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后说:“看来,你到中国四年多,研究管子只是一个幌子;你是另有任务,一直在从事非法活动!”以管子研究专家自诩的黎凯,终因并不具备管子的专业知识而露馅。

四、见一斑而窥全豹

人们在处理问题或评价一个人时,很多时候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资料或信息中,就基本上能推测出某个问题的发展趋势和结局。

1938年,欧洲大陆风云变幻,战争危机日益临近。希特勒一面大肆叫嚣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首先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法西斯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英、法等国一味退让,他们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却企图诱使希特勒向东进攻苏联,挑动苏、德在战争中两败俱伤,他们则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祸水东引”政策。为此,英、法卑劣地屈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欧洲和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危胁的形势下,社会主义苏联力图采取行动,阻止和打击希特勒的侵略行径,维护和平。为此苏联向英、法两国提议,举行三国会议,建立一个针对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同盟,共同抗击德国的战争计划。英、法政府虽然参加了与苏联的谈判,但毫无诚意,心中仍怀有怂恿德国进攻苏联,使两个潜在敌人共同消亡的“祸水东引”鬼胎。三国谈判很快陷入僵局。

苏联此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环境。苏联党看到英、法政府一意孤行地要把德国推向侵略苏联的道路,如果再要同英、法结盟共抗德国绝无可能。而苏联要与德国单独作战,在目前的情形下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斯大林周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他看到,尽管希特勒无比仇视苏联政权,但他却不敢冒首先进攻的危险。希特勒的算盘先向西方扩张,击败法、英,统治整个西欧,然后再掉转头向东方进攻。面对着苏联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重大威胁,面对英、法政府的险恶用心,斯大林和苏联党决定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苏联摆脱严重困境和危险。

恰在这时,希特勒已决定实施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同时,他也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希特勒深感忧虑,他害怕一旦英、法、苏三国结盟,他将在未来战争中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况,而且他也难以实行他的“白色方案”。因此,希特勒在1935年5月到8月间一再通过他的外交部长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无意入侵苏联,希望改善苏、德关系,使苏、德关系“安定化、正常化”。到了8月20日,希特勒已经急不可耐,因为9月1日就是德国向波兰动手的日子。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里宾特洛甫赴苏会谈签约。就在这不久以前,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在种种危机下,苏联政府终于做了重大决策:同意里宾特洛甫前来莫斯科。

1939年8月2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拥有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经签字便立即生效的大权,飞抵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会谈。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进行侵犯和攻击;缔约双方之一,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决不支持第三国;缔约国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国家集团。条约规定有效期为10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纵容德国祸水东引政策的彻底破产,苏联避免了单独与德国作战,反而爆发了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英、法两国怂恿德国侵略,自食恶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大加称赞苏联这一政治外交策略,说这是英、法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顶失败”。《条约》的签订为苏联赢得了23个月的宝贵战备时间,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扩军,加速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加紧储备战争物资,这对苏联赢得战争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条约》签订还加深了德日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德日的反苏反共统一战线,因为德日之间早有约定共同反苏并互相支持。正当日本在远东地区向苏联发动进攻时,德国竟同苏联互定决不侵犯对方,这大大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苏计划。日本平沼内阁受到谴责,不久宣布下台。这以后,两个法西斯国家的步调从未统一过。1944年6月德国攻进苏联,要求日本从东线配合行动,日本却一心南进,偷袭珍珠港,对德国紧急呼吁不予理睬。

现实中的政治和国际政治是极其复杂的,敌我阵线是千变万化的。高明的领导者必须随时准确地洞察局势,清醒地认识问题的实质,然后才能及时变换策略,采取有利措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