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廖仲恺为人类平等奋斗:黄埔军校政治讲演

廖仲恺为人类平等奋斗:黄埔军校政治讲演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主义系要使中国人民得世界上人类平等之幸福,而遂完满之发达,此便是民族主义之目的。外国人有享受者,吾国人民亦应有之。这是廖仲恺1925年1月10日在黄埔军官学校以党代表的身份所作的政治讲演,着重向学员阐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为了实行这两种方法,打消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免去中国的债务,就必须依靠不懈的斗争,因此,廖仲恺最后号召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类的平等而努力奋斗。

廖仲恺为人类平等奋斗:黄埔军校政治讲演

(1925年1月10日)

前次业已将民族主义讲完,各位想已明白。现在关于三民主义之研究与国民党之政纲及历史研究,不特黄埔军官学校为然,即桂军军官学校与及滇军干部学校等,亦均热心研究党之主义。因各陆军学校,非单系讲求军事教育,同时须要研究党之主义及党之纲领也。各位现在系军人,又系党员,而党员对于党之主义,必须明白然后可能为党奋斗。三民主义能得实行,方算是革命成功。若三民主义未能实行,则革命未得成功。民族主义业已详为讲解,且各人均手有一本,若能专心研究,自能明白。民族主义系要使中国人民得世界人类平等之幸福,而遂完满之发达,此便是民族主义之目的。盖因现在世界人类种族不一,有最享幸福者,如英国民族、法国民族、日本民族、美国民族等是。此数国民族,均能享人类完全之幸福也。而常被他人压迫之民族,则如非洲之黑人,全为奴隶;美洲之红色人、马拉人及安南高丽等国人民,此数国人民,均系时被压迫,而人类幸福无半点享受也。现在中国民族与非洲之棕人,美洲之红人,相差不远,若不从民族主义上做工夫,则难享受人类上之幸福。所谓人类之幸福者,即人类上应有享受之幸福。外国人有享受者,吾国人民亦应有之。现在外国人吸收吾国人民之脂膏,而为制造其物质之文明,享其幸福,所以一定要打消不平等之条约。因中国从前受外国欺凌,割地赔款,不可胜数。至袁世凯当国时,欲做皇帝,大借外债,中国今日负担之重,皆因于此。吾国人民应不承认此债,宁将此款,振兴实业,使吾人得能生活。现在中国无论士、农、工、商均为外国侵略,若不即行挽回外溢利权,损失之数,不可胜计。现在外国每一年输入中国货物,共值十几万万;而中国输出外国货物,每一年不过只得几万万。由此比较起来,每年损失十万万。以吾国四万万人口计算,每人每年损失二元余。若能将一年损失之数,将之开垦吾国荒地,使农民均得其所,则工、商亦赖以辅助也。吾人若欲免此债务,则必要大众努力奋斗,使国家富强方可。而欲国家富强,则必要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能得实行,方能有济。故谓三民主义,即救国主义也。

[鉴赏]

廖仲恺(1877—1925年),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革命民主主义者。1905年参加同盟会,是该会最早的会员之一。1922年后,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他坚决执行三大政策,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这是廖仲恺1925年1月10日在黄埔军官学校以党代表的身份所作的政治讲演,着重向学员阐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问题。(www.xing528.com)

讲演首先指出各位党员学员研究三民主义的重要性。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党义,是国民党的奋斗目标;因此,每一位学员只有明白“党之主义”才有可能为党奋斗。他认为,“三民主义能得实行,方算是革命成功。”换言之,革命成功就是以三民主义的实行为标志的。这就突出了三民主义的重要性,激发了学员研究三民主义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学员听众的注意力,表现出了较高的演讲技巧。

讲演接着重点阐述了民族主义的内涵,目的与实行民族主义的意义、方法。他指出,民族主义的内涵与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得世界上人类平等之幸福,而遂完满之发达”。而之所以要实行民族主义,是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民族不平等的现象。他把世界上的民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压迫民族(“最享幸福者”),一类是被压迫民族(“人类幸福无半点享受”者),而中国则无疑属于后者。实行民族主义的意义就在于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享受“人类上应有享受之幸福”。接着,演讲从中华民族“受外国欺凌”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实行民族主义的方法。从历史上来看,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致使中国“割地赔款”不可胜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国,投靠列强,卖国求荣,大借外债,致使中国今日仍负债累累,难于喘息。针对这一历史事实,廖仲恺指出,实行民族主义的方法就是“不承认此债”,而将还债之款用来发展民族工业,使中国人民“得能生活”。从现状来看,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外国的全面侵略,利权外溢,损失严重,不可胜计。针对这种现状,廖仲恺指出,实行民族主义的方法,就是“挽回外溢利权”,而用来开垦荒地,使农民得其土地,使工商得其辅助。为了实行这两种方法,打消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免去中国的债务,就必须依靠不懈的斗争,因此,廖仲恺最后号召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类的平等而努力奋斗。

这是一篇阐释性的政治讲演,主要是宣传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因此,它不是以思想的独特性取胜,而是以表达上的深入浅出、具体清晰见长。它基本上采用了浅易平近的口语体,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地阐述了民族主义的内涵、目的及实行的意义、方法,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为了增强理论的可感性和说服力,讲演还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许多具体的事实和数据。例如,在讲述到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现状时,演说一连运用了“十几万万”、“几万万”、“十万万”、“二元余”等四个数据,从而使急需“挽回外溢利权”的观点得到了有理有据、具体清晰的说明,便于为广大军校学员所接受。

(林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