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德国):无产阶级执刑者】- 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演讲

【马克思(德国):无产阶级执刑者】- 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演讲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鉴赏]这篇演说发表于1856年4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在这里,马克思意欲以它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接着,马克思重点论述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场社会革命的必然性。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马克思(德国):无产阶级执刑者】- 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演讲

(1856年)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19世纪革命的秘密。

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2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和勿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猾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好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当然,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它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德国曾有过一种叫做“Vehmgericht”(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屋子的主人受到了“Vehm”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鉴赏]

这篇演说发表于1856年4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这场革命的经验。提出了“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光辉思想。本篇重申了马克思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就是统治阶级的执刑者,无产阶级革命将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www.xing528.com)

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却首先从1848革命谈起。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庞大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那么,马克思对这场革命是不是有点评价不足呢?不是!在前面例举的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对它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在这里,马克思意欲以它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他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马克思把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接着,马克思重点论述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场社会革命的必然性。虽然这场社会革命是由1848年革命模模糊糊宣布的,但是却不是由它发明的,因为这场革命有着自身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原因。这种基础和原因集中表现在可以作为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中,即“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马克思把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比之为“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马克思在这里例举了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对抗的尖锐性决定了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因为工人阶级如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是“新生的人”,而要使机器这个新生的社会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因此,工人阶级应该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应该是革命的阶级力量。

本篇演说理论色彩很强,但是却了无空洞枯燥之弊,这与本篇大量运用比喻有关,各种各样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隐喻)运用了十多处。对比喻的巧用使演说者深邃的思想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枯燥变为生动、由空洞变为实在;它既能便于听众理解内容,同时又能发听众之想像,予听众以美感。

(林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