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脑活动规律寻找:避免在疲劳时强迫自己

大脑活动规律寻找:避免在疲劳时强迫自己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依伦的妈妈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核心是身体好,其次是人际关系好,再次才是学习好。李依伦不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他说这是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应考状态,只有状态保持住了,才能有好的发挥。任何神经活动都是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这两种神经过程的对立统一,是大脑皮层正常活动的基础;两者失去平衡,人就会出现病理现象。

大脑活动规律寻找:避免在疲劳时强迫自己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养花草的经验,除了一些生命力特别强的花草外,一般的花草都需要遵循它的生长规律精心呵护,细心培植料理才能保证它的健康成长。其实,我们的大脑对知识的摄取也如同花草的生长一样,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言的。然而,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除了家长和老师给我们的压力外,我们自身也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压。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挑战高难度、高强度,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结果却是越刺激越疲软;也有一些学生,觉得自由状态下,也就是在没有任何任务难度和条件刺激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好,然而,这种学习方式有时却也适得其反,与初衷相去甚远。这两种状态都是不了解大脑活动规律的表现,都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大脑活动的规律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中考状元的学习心得

李依伦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这对于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正是因为这点,才让他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效率。即使他不想这样,他的妈妈对他的作息也进行着严格的监督。

每天晚上过了10点,他的妈妈都会准时来敲他的门,提醒他休息。他一般会偷偷地再延长半个小时,但这是妈妈忍受的极限,这时妈妈就会强令要求他休息了。李依伦的妈妈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核心是身体好,其次是人际关系好,再次才是学习好。

考前一个月他就偷懒不上早自习了。他还会学几天放松一下,放松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睡觉、上网、看电视或书、杂志。李依伦不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他说这是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应考状态,只有状态保持住了,才能有好的发挥。

2011年宁夏文科状元乔良也说:“学习的确需要刻苦,但还要学会劳逸结合。”乔良说,从小到现在,自己一直都很喜欢体育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都是他的强项。即便是到了冲刺阶段,乔良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爱好,“书看累了,出去跑上一圈,就感觉又有精力了。”

从上面两位状元的陈述中可以发现,学习时,当你的大脑疲倦时,就不要再给自己压力,即使你强迫自己继续学习,那么,也是很难产生高效率的。(www.xing528.com)

那么,人的大脑活动究竟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任何神经活动都是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兴奋过程表现为使神经所支配的器官从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使原有活动状态增强;抑制过程则表现为该神经所支配的器官活动状态的减弱或终止。在一定范围内,条件刺激越强,它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量越大;但是,当刺激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反应量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就是说超过一定限度的刺激不再引起皮质的兴奋,反而会引起抑制,这就是超限抑制。超限抑制具有生物学保护意义,因为兴奋过程超过一定限度,如果不能转化为抑制,就会导致神经组织的损毁。

可见,抑制并不是不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它能调节兴奋过程,减弱或压抑兴奋过程,使兴奋过程按照正常轨道运动。它是兴奋过程的调节者,与兴奋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两种神经过程的对立统一,是大脑皮层正常活动的基础;两者失去平衡,人就会出现病理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的学习材料难度过大、时间过长,都会使大脑皮层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会使你产生疲劳或疲劳感。因为学习活动既包括身体的活动,也包括精神的活动,因此,过量的教育活动既能引起生理的疲劳,又能引起心理的疲劳。生理的疲劳表现为肌肉失调、姿态不正、痉挛、无感觉、无能力等,极度的生理疲劳可使脑部受损、神经崩溃、心理活动遭受破坏或停止。心理的疲劳表现为怠倦、精神涣散、厌恶、反应迟钝、情绪不安、效率下降等。严重的也可能使工作完全不能进行。

因此,当学习出现疲倦时,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休息措施,以恢复大脑功能。当然,是真要好好休息。有些学生虽然停止了学习,但是并没有从学习的疲劳感中解脱出来,他们总是在担心单词没有背诵完、题目的答案没有解答出来,换言之,他们的疲劳不只是劳动强度带来的疲劳,还有心理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疲劳。其实,关于如何休息,怎样才能让大脑高效休息,是大有科学的,它直接影响了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心态。你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高效的休息方式,除了“课间十分钟”,你一定还有很多更好的方式让自己科学休息,更好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