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子学习:听进心中,体现在行动上

君子学习:听进心中,体现在行动上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①乎心,布②乎四体,形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⑦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上,表现在举止上,体现在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君子的言行,即使极细微的言行,也可以当作法则。文章把君子和小人的学习进行对比,君子学习之后,能够记在心里,学以致用,体现在言谈举止上。

君子学习:听进心中,体现在行动上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本文出自《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其文章说理绵密,结构严整,笔力浑厚。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又称荀卿,也作孙卿,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①箸:同“著”,明。②布:表现。③形:体现。④端:同“喘”,微言。⑤蝡:今作“蠕”,微动。⑥一:皆,都。⑦曷:怎么。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上,表现在举止上,体现在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君子的言行,即使极细微的言行,也可以当作法则。小人学习,从耳朵听,从嘴巴出。嘴巴和耳朵之间仅仅四寸的距离,怎么能够用来使他的七尺之躯完美呢?

本篇节选自《荀子》的第一篇《劝学》,系统论述了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文章把君子和小人的学习进行对比,君子学习之后,能够记在心里,学以致用,体现在言谈举止上。小人学习则不同,道听途说,夸夸其谈,没有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这样是不能使自己受益的。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儒家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反。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是有缺陷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去恶扬善,才能弥补缺陷,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因此他特别强调勤学、专一、良师益友的作用。(www.xing528.com)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足以七尺之躯哉!

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

(1)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