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禹治水成功的贡献及其在先周历史文化中的探索

大禹治水成功的贡献及其在先周历史文化中的探索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治水9年,采取“堵”水办法,没有成功。禹能担任治水大任,说明禹在父亲被“中央”罢免之后,继任了夏族首领之职,否则不会担当治水重任的。客观地说,在禹治水的10年中,弃功不可没,他从技术上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可以说弃也是治水功臣之一。

大禹治水成功的贡献及其在先周历史文化中的探索

第四节 弃对大禹治水成功做出的贡献

在弃的时代,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大事件——大禹治水。《尚书·虞书·益稷》中大禹是这样说的:“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img4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事实:第一,弃曾参与了大禹治水的过程;第二,大禹治水时采用的疏导之法与弃的农田开沟排水之法相一致。这不但使我们知道了弃曾为古代治水做过重大贡献,还能弄明白鲧治水失败被舜帝流放后,舜帝何以还起用有罪之臣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的问题。

鲧治水失败是败在治水方法上,失败之责不能完全归结于鲧一人。他治水采取的方法是“堵”,而且在此之前,可能人类对付洪水的方法就是“堵”。“兵来将挡,水来土堙”,是现在还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一句俗语。这个推断我们在《尚书·尧典》中找到证据:“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fú,违背)哉,方命圯(pǐ,毁坏)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洪水如此之大,危害如此之深,全国无人可治洪水,尧向大臣征询治水之人,四岳推举鲧,说明鲧这个夏部落首长还是有相当能力的,否则在尧指出了鲧的缺点后,大家怎能仍会一致推举他。他治水9年,采取“堵”水办法,没有成功。鲧这个大家公认的能人未能治好水患,而又无其他人对他的治水方法提出质疑,只是在其失败后来追究责任,说明在此之前人们治水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堵塞,还不知道用疏导的办法。(www.xing528.com)

禹在其父治水失败后还敢站出来继续治水,联系当时情形看问题,他是受了弃在农田挖渠导水的启发后才敢担当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的,因为《虞书》已言弃与禹一起同朝共事。弃作为全国农官能使饥民饱腹,必然采用他在关中所推行的农业种植之法,进而就有开渠疏导的治水理念。因为在广大的华北平原地区,洪水对农田的危害与关中一样剧烈,他不得不使用疏导排水之法以保证庄稼正常生长。疏导之法小范围能成功,用在大规模治理水患上也就能成功。弃的疏导之法给禹以启示,也助就了禹的王霸之业。尧在谈话中说明了鲧是夏族首领。禹能担任治水大任,说明禹在父亲被“中央”罢免之后,继任了夏族首领之职,否则不会担当治水重任的。鲧、禹父子二人同担一个治水任务,但父败子胜,使我们可以推断其中一个已被历史尘埃湮没了的情节:在鲧率族治水过程中,禹可能作为鲧的重要助手,参与了先期治水。在他看到父亲之法不能成功时,很可能建议父亲采纳弃开渠之法治水,鲧未采纳而失败。在父亲失败被惩罚之后,他继任了夏族首领,向舜帝建议再次治水。由于他采取了与其父不同的治水方法,“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又有弃与益等人的大力支持,终于取得了成功。

禹的成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的成功,这个方法就来自于弃。弃不但提供了方法,而且参与其中。客观地说,在禹治水的10年中,弃功不可没,他从技术上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可以说弃也是治水功臣之一。由于弃与禹长期合作,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弃的子孙在夏族家天下时还能继续任农官后稷。夏族家天下得以成功,弃与其子孙是其可靠的同盟者应是无疑的,否则周族后人不会任夏朝后稷之职直到夏末。周、夏二族兵戎相见乃是历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