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中孚:清儒学者与文化贡献

周中孚:清儒学者与文化贡献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儒学案》卷一二三《仪征学案·仪征弟子下·周先生中孚》:周中孚,字信之,别字郑堂,乌程人。《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二》:周中孚,字信之,浙江乌程人。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十:乌程周郑堂中孚受知阮文达公,与修《经籍纂诂》。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赠周信之中孚》:寒冬十二月,雨雪方雰雰。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题周中孚亭林先生年谱后》:甲子曾题古岁名,遗民风节挹还清。

周中孚:清儒学者与文化贡献

《清儒学案》卷一二三《仪征学案·仪征弟子下·周先生中孚》:周中孚,字信之,别字郑堂,乌程人。嘉庆辛酉拔贡,受知于阮文达,拔入诂经精舍,佐辑《经籍纂诂》。同舍生后多贵显,先生至道光癸酉犹应乡试。同考官钱君,为辛楣少詹族子,得卷叹绝,力荐于主者。将列名,而对策用少詹答问,主者疑有私,置副榜第一,揭晓乃大悔,谢过。先生自是无进取意。客上海李旦,为定《藏书志》。复游岭南,主学使。归卒于家,年六十四。著有《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郑堂读书记》、《金石识小录》、《郑堂札记》诸书。殁后无子,藏书稿本多散佚。《读书记》凡百余册,体仿《提要》,意在为《四库》之辅稿,为朱茮堂侍郎所得。今刊行七十一卷,于四部编次,分类不全,盖传抄脱误,非足本也。(参戴望撰《传》、刘承干《郑堂读书记跋》)

《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二》:周中孚,字信之,浙江乌程人。嘉庆十八年副贡生。博闻强识,邃于考证,以纪事纂言为己任。阮元修《经籍纂诂》,中孚与焉。著《郑堂读书记》,凡经十四卷、史二十二卷、子二十三卷、集二卷。又有《孝经集解》、《逸周书补注》、《金石识小录》等书,皆佚不传,惟存《读书记》五卷。

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二《外王父周先生述》:先生周氏讳中孚,字信之,别字郑堂,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曾祖某。祖某。父某,为县吏,有隐德,生子二人,长先生,次聚之先生,仕至奉化县学教谕。先生幼有孝行,力于学。稍长,见《四库书提要》,谓为学之途径在是,于是遍求诸史艺文志,考自汉迄唐存佚各书,以备搜辑古籍。而教谕君治词赋,亦度其侪辈。阮文达公督浙江学政,先生兄弟并受知,以嘉庆元年选拔贡生。文达巡抚浙江,筑学舍西湖以处浙中文学士,使修《经籍纂诂》,先生与焉。曾游京师,识宋先生翔凤,为刊正其著书十许事,宋大叹服。其后十数年,同舍生多贵显,而先生屡应乡试不中式。当道光初元,犹入试,同考官嘉定钱君,为少詹事族子,得先生卷,叹绝,力荐于主者,将列名,而先生策多用少詹事《答问》语,主者疑其有私,遂黜之,而置副榜第一。揭晓,始大悔,谢过。先生自是无仕进意矣。旋以龚兵备荐客上海李氏,为定其《藏书志》。复游岭南,主学使徐公,三载归,卒于家,年六十有四,道光十一年某月日也。……先生著撰甚侈,有《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郑堂读书记》、《金石识小录》、《郑堂札记》诸书。没时,教谕君客山东,其次子不肖,以先生藏书及草本鬻诸他氏。朱比部为弼得其《读书记》,云其体仿《提要》,有百余册。其《札记》未亡,后归诸望。余书无可问者。兵乱后,望母党俱尽,故于先生三世名讳及妣氏族弗可详,且失其葬处。冯教授登府为先生传。望尝录其文,而今亦亡,大惧名氏湮郁,使九原悼痛,无以慰吾先妣,乃摭所闻,为述如右。时同治己巳秋也。

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乌程周中孚博闻强记,而文笔甚拙;其弟联奎能诗文,而疏于经术。然亦可谓“二难”矣。

《两浙轩续录》卷二十七: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乌程人。嘉庆癸酉副贡。著《山茨诗录》。《县志》:中孚与弟联奎同肄业诂经精舍,编纂《经籍纂诂》,著述甚多,身后皆佚。王昶《湖海诗传》录其诗。《缉雅堂诗话》:郑堂有《亭林年谱》,未刻,不审较张本详略如何。此书无传,甚可惜也。(www.xing528.com)

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十:乌程周郑堂中孚受知阮文达公,与修《经籍纂诂》。著有《孝经集解》、《逸周书注》、《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等书。与宋虞廷最契,尝为刊正其著书十许事,宋大叹服。戴子高《哭宋大令诗》有云:“专门惭太傅,宅相愧周期。”子高从宋问《公羊春秋家法,而郑堂其外大父也。

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赠周信之中孚》:寒冬十二月,雨雪方雰雰。衣单肤生粟,袖缩手易皴。京华故人少,闭户无车轮。文章有深契,望衡得交君。君是东南儒,胸中罗典坟。亦抱经世术,一顾当空群。前年试拔萃,奇志郁不申。遂客长安中,著书度萧晨。我从西南来,乍扫衣上尘。逢君抵平素,自尔情弥亲。旧诗互相示,各各露性真。我词本粗放,君作殊清新。皆非偶然出,奚必分畦畛。更披他述作,卷弟何纷纶。修经事笔札,所获皆奇珍(所著《修经堂札记》四卷,议论皆精)。竹垞考经义,纂录良苦辛。君能三往复,疏通益龂龂。要求椟中珠,不拾烧后薪。本朝儒林盛,特立推宁人。读书论其世,纪年一编陈(又著《顾亭林年谱》)。我思亭林叟,述作多精醇。烦君集其要,从可知迷津。近时考据家,坠叶同纷纷。饾饤适足厌,绝学谁则臻。今来得同志,斯道诚有因。我家慎交社,寂寞过百春。风流犹未沫,叹息怀先民。相期结时彦,友道从可振。可怜共贫贱,漂泊天涯身。儒冠顾悲唶,朱门望逡巡。但坚岁寒意,莫使磨而磷。短歌期君和,朔风满郊

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题周中孚亭林先生年谱后》:甲子曾题古岁名,遗民风节挹还清。翻君一卷旁行谱,增我高山仰止情。(亭林先生一代遗民,旧君故国之思,溢于文词,故其书古甲子及古地名,可以知其苦心,非好奇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