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瓦当数字保护的研究成果

陕西瓦当数字保护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陕西瓦当的数字保护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尊重文化遗产的本源形态,借助数字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和再提升。2010年的“十五规划”则明确指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文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重要的是抢占文化遗产“数字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普遍应用意义。

陕西瓦当数字保护的研究成果

(二)陕西瓦当的数字保护

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尊重文化遗产的本源形态,借助数字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和再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摄影、三维信息截取、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在这个意义上说,采用数字技术保存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建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数字技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不仅使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冲破了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空间,为它们创造了相互进行深入了解和借鉴的机遇。不论是瓦当的图像文字、影像等各种内容,都借助于数字化媒介在互通、互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国或全球共享的文化资源,进而推动了人类文化成果在全国或全球的广泛传播。目前,全世界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实现人类文化史上又一次空前的“媒介转移”,向人们展示了新的重大机遇。数字技术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www.xing528.com)

文化遗产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我国早在2000年的“十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建议,并特别要求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2006年的“十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好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的“十五规划”则明确指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文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过数字媒体转移,许多以往不被认为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资源将进入经济学家和投资人的视野,以往被处于市场经济边缘的文化产业,将可能进入经济市场和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我国的文化生态可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此,文化遗产向数字媒体转移,在保存(古代瓦当)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持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抢占文化遗产“数字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普遍应用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