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杜随笔》存在疑问,进一步比较《读杜诗说》的异同

《读杜随笔》存在疑问,进一步比较《读杜诗说》的异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者因未见《读杜随笔》,无可对证,姑且存疑。然据周采泉著《杜集书录》知中山大学尚有《读杜随笔》卷4至卷26,卷4前有缺页,似可取与《读杜诗说》比较异同。1962年12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由张慧剑点校的《读杜诗说》,书前有著者手稿二帧、校者的点校说明、各卷目录、著者同治九年序。

《读杜随笔》存在疑问,进一步比较《读杜诗说》的异同

张慧剑 点校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编辑

《读杜诗说》原为手稿,毛订五册,书首题“钱塘施鸿保稿”,有清同治庚午(1870年)著者自序,由张慧剑在杭州发现。著者施鸿保(一作宝)(1804—1871),字可斋,浙江钱塘人(事迹见陈寿祺撰《施可斋先生传》),曾著《读杜随笔》26卷(又作8卷),或曰其与《读杜诗说》为同书异名。校者因未见《读杜随笔》,无可对证,姑且存疑。然据周采泉著《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知中山大学尚有《读杜随笔》卷4至卷26,卷4前有缺页,似可取与《读杜诗说》比较异同。

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在杜诗旧注中以详博著称。施著是专对仇著纠误辨正的书,实际上也是著者记录自己多年研究杜诗心得的一部札记。著者认为仇著虽“援引繁博,考证详晰”,所引杜诗注“凡及百家”,但也不免有“穿凿、附会、冗赘处”和训释笼统不清、立论亦未尽允之处。施氏将自己对仇注及诸家注的不同意见整理编次,遂成兹编。全书立论平实,力求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注解杜诗,反对穿凿附会,颇多可采之言。该书以订正仇著误失为主,故其诗目、卷次悉依仇著:前23卷为分诗评论,不抄原诗,只列有关仇注文字与评论笺释文字,共论及杜诗673首:第24卷为总说,计有《五律拗句》等19条。据著者在末卷的小引里说,“总说”分上下二卷,因旧稿受水霉烂,不易辨识,只录出上卷,惜著者死前未及补出,故今手稿本仍缺第24卷下卷,但下卷的部分篇目约略可知,包括“诗句误倒”“诗设问答”等十余条。书中凡辨正仇注者,则但曰“注”;其余各仍原标名或字,统称为“说”;惟赵次公、朱鹤龄、王嗣奭、钱谦益等四家,独标以“赵说”“朱说”“杜臆”“钱笺”;凡作者自己辨正者,则标以“今按”区别之。(www.xing528.com)

1962年12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由张慧剑点校的《读杜诗说》,书前有著者手稿二帧、校者的点校说明、各卷目录、著者同治九年(1870)序。著者生前未及对该书多做校订,故多讹误,校者皆一一校补;又手稿本误字很多,又多杜诗异文,校者皆一依仇书校改。该书除第24卷“总说”外,原无题,今题皆校者所加,目文则是校者从手稿本的本文中摘出的。1983 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时,改正了一些标点和错字。

(中华书局1962年12月出版 17万字,2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