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企者不立-老子注读

老子注读-企者不立-老子注读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面上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皆为(短暂)超出能力范围,皆不能保持长久,其实是告诫执政者,要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贪大妄为。两者皆为老子辩证法观点;最后,《第二十二章》落脚点是“圣人执一”,本章落脚点是“有道者弗居”。本章分三个层次:第一层讲“企者不立”,直接点明主旨“企而不久”。第二层讲“四告诫”:“自视(是)者不章(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注读-企者不立-老子注读

本章又是老子“道法自然观”的体现,以“企而不久”为例,言执政者好大喜功,或急功近利、执意妄为是不能长久的。表面上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皆为(短暂)超出能力范围,皆不能保持长久,其实是告诫执政者,要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贪大妄为。

本章又与《第二十二章》“不自视(是)故明(彰);不自见故章(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联系密切,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四不”原则:“自视(是)者不章(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炊(企)者不立; 踮起脚跟,反而站立不住(久);

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炊”作“企”。高明:“炊”“企”二字古音同通假。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炊”“企”音近借字。企:《说文》:举踵也。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河上公作“跂”(音qǐ)。陈鼓应:“企”同“跂”。罗尚贤:“炊”通“吹”。“炊者不立”,可译:自吹的人不会有建立。

河上公:跂,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也,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王弼: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跨起大步,反而不能远行;]

帛书甲乙本无此句,王弼本等如此。

河上公: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自视(是)者不章(彰); 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名声彰显;

参见《第二十二章》。

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作“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两句前后有变。章:通“彰”,彰明。

河上公: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自见者不明; 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能显明;

河上公: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丑操行之鄙。

自伐者无功; 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见功;

伐:夸。河上公:所为而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于人也。

自矜者不长。 矜持自负的人,反而不能长久。

矜:矜持自负。

长:长久。河曰: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长久。任继愈:长(zhǎng):领导。自高自大,就不能领导。(www.xing528.com)

其在道也, 以“道”的角度来看,

曰: 可以说是:

余食赘行。 (这些自我炫耀的行为,)只能说像剩饭和赘瘤一样。

余食:剩饭。赘行:赘,音zhuì。赘瘤。行,形。身上的赘疣。高亨:“行”当作“衣”。陈鼓应:“形”与“行”古字相通。但作“赘行”易生误解,仍应改为“赘形”。

河上公:赘,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国之道,曰赋敛余禄食为贪行。王弼:其唯于道而论之,若邻至之行盛撰之余也。本虽美,更可秽也。本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疣赘者也。世多从王弼说,此字可理解为“多余的”。

物或恶之, 谁都厌恶它,

物:人。河上公: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也。

故有欲(道)者弗居。 所以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做。

帛书甲乙本如此,甲本缺“弗”。重见于帛书甲乙本《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王弼本作“故有道者不处”。“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重见于王弼本《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欲:高明:从经文分析,此当从今本作“有道者”为是。

河上公: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

本章之所以是讲“企而不久”,是针对执政者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执意违背规律、违反自然之道,强力强为推行其统治之道,以至于好大喜功、执意妄为、贪得无厌、索求无度,不能长久,且危害国家、社会、人民。如此,可以预见历史的悲剧将不断重复上演。

也许有人问,《第二十二章》讲:“不自视(是)故明(彰);不自见故章(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本章讲“自视(是)者不章(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有什么区别,老子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从本义来讲,没什么区别,不过表述不同而已,都是告诫“不自视(是)”“不自见”“不自伐”“弗自矜”;其次,联系两章上下文,语境不同,要强调的重点不同。《第二十二章》强调的是要“知常”“知柔弱”“知善下”“知不争”“知进退”,辩证分析、处理事物的两个方面,阐明“曲全枉直”思想;本章强调的虽然也是“知常”,但重点强调的是“企而不久”思想。两者皆为老子辩证法观点;最后,《第二十二章》落脚点是“圣人执一”,本章落脚点是“有道者弗居”。

本章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讲“企者不立”,直接点明主旨“企而不久”。违背自然、违背规律不会长久。踮起脚跟,其实是个形象的比喻,实指执政者往往逞一己、一时之力,贪一时之功,这种违背规律的事不会持久,事实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历朝历代,那一朝不是逞一时之力,好大喜功、为所欲为、贪得无厌、索求无度,且上下效仿、投其说好、媚上欺下、欺上瞒下呢?只不过执政者从不承认罢了。

第二层讲“四告诫”(也可说“四不”):“自视(是)者不章(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告诫执政者不要自以为是。为什么说执政者“自以为是”呢?因为他们“自是、自见、自伐、自矜”,“企者”就是如此。

第三层讲“有道”,“弗居”。从“有道”角度讲,就是不自居。这个“有道”很关键,这个“不自居”内涵很丰富,囊括了:“不自是、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是落脚点,也是根本。不仅执政者要引以为戒,平常人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