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第重为轻根

老子注读:第重为轻根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旨讲“静、重为本”,处理事务要以“静、重”为根本。静为趮(躁)君。不离开辎重之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以自己为重而轻躁以治天下。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国家即是君主的辎重。“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开宗明义,点出主题。第三个层次回到主题,讲“轻重”“躁静”本末倒置的危害: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注读:第重为轻根

本章主旨讲“静、重为本”,处理事务要以“静、重”为根本。世者重“轻”失“重”、急于“躁”而失于“静”者,多矣。“轻”“重”不分,“躁”“静”相左,皆失于自然,失于“道”。

《第四十五章》云: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重为轻根, 重是轻的根本,

帛书乙本、王弼本如此。甲本残“重”。

轻:甲本作“巠”,“轻”“巠”通假。

河上公: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之华轻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也。

静为趮(躁)君。 静是躁的主宰。

帛书乙本如此。

趮:同“躁”。静:甲本作“清”。

河上公:人君不静则失神,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王弼: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是以君子冬(终)日行, 所以圣人整日行动,

冬:通“终”。帛书乙本如此,甲本作“众”,王弼本作“终”。

不远(离)其甾(辎)重。 不离开(载有重要物质的)辎重之车。

远:帛书乙本如此,甲本、王弼本作“离”,“远”“离”义同。

甾:“甾”“辎”通假,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作“辎”。

辎重:帛书甲乙本等如此。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一说“辎”为“静”。如河上公:辎,静也。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重也。“辎重”为“轻重”,且“重、轻、静、躁”为对文。王弼:以重为本,不离。

“辎重”,他本作“轻重”亦合此章上下文

虽有环(荣)观, 虽然有华丽的宫阙,

虽:高亨:虽当读为唯,发语词。或解为“为”字。

环观: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作“荣观”。荣观:河上公:荣观谓宫阙。

燕处则昭(超)若(然)。 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

帛书乙本如此,甲本作“燕处囗囗若”,王弼本作“燕处超然”。(www.xing528.com)

燕处:安居。河上公:燕处,后妃所居也。

若(奈)何万乘之王(主), 无奈万乘之主、一国之君们,

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作“奈何万乘之主”。高明认为,“此当从甲、乙本作‘王’字为是,今本作‘主’字者,乃由后人误改”。

若何:如何,无可奈何。高亨、任继愈、陈鼓应等均作“奈何”,为什么。

河上公:如何者,疾时主伤痛之辞。万乘之主,谓王者。任继愈、陈鼓应:为什么。

万乘之主:万乘车辆大国君主。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而以身轻于天下。 以自己为重而轻躁以治天下。

河上公: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轻躁乎?疾时王奢恣轻淫也。

轻则失本, 轻则失其根本,

帛书甲乙本、王弼本如此。河上公本、韩非《喻老》作“臣”。

河上公:王者轻淫,则失其臣,治身而淫,则失其精。

趮(躁)则失君。 躁动则失其主宰。

君:主宰,亦指君位。王弼:失君谓失君位也。

河上公:王者行躁疾则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则失其精神也。王弼:轻不真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谓失君位也。

韩非子·喻老》: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于其子惠文王,自号主父。见《史记·赵世家》)生传其邦,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主父之谓也。

译文: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叫作重,不离开君位叫作静。重就能役使轻,静就能驾驭躁。所以《老子》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说:“君子整天走路,不离开辎重。”国家即是君主的辎重。赵武灵王活着就传位给儿子,这就是离开了他的“辎重”,所以虽然有代和云中之地的乐事,飘飘然已失去赵国了。武灵王是大国君主,却让自己被天下人所轻视。失去权势叫作轻,离开君位叫作躁,因此被活活囚禁而饿死了。所以《老子》说:“轻,就会失去臣下;躁,就会丢掉君位。”说的就是赵武灵王这类情况。

这一章老子讲“静、重为本”,治国之道也好、君子之道也好,都应该以“静、重”为根本。这里面讲到君子之行,要关乎轻重;而万乘之主,更应该要以己为轻,以天下为重。“轻”“重”倒置,则失去根本;“躁”“静”相左,则失去主宰。这些都是失于自然,失于“道”的表现。急功近利者如此,好大喜功者亦如此。

本章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讲“静、重为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开宗明义,点出主题。

第二个层次讲“君子之行”与“万乘之主之行”,形成对比。“君子之行”,不离之“重”,虽有荣华,却以之为轻,超然处之;“万乘之主之行”则不然,以己为重,以天下为轻。

第三个层次回到主题,讲“轻重”“躁静”本末倒置的危害: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个人修德的主题,更是社会政治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