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第46章:满足常足

《老子注读》第46章:满足常足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旨讲“知足常足”,不过分的企求才会长久。《老子》中,“知足”出现四次,《第三十三章》:“知人者知(智)也,自知者明也。朕(胜)人者有力也,自朕(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河上公:守真根也。帛书甲本残“故知足之足”,乙本残“故知足之足,恒”,据王弼本补。

《老子注读》第46章:满足常足

本章主旨讲“知足常足”,不过分的企求才会长久。开篇即言战争带来的危害,所以,诸家多以为该章反映了老子的“战争论”或“反战”思想,角度不同而已。

老子实际上讲得比较清楚,“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有道”,战马退而归田;天下“无道”,则战马生驹。以战马或归田或生驹于道为例,来强调天下“遵道”“守道”的重要性。当然,其中也反映了老子反对统治者“无道”而发动战争的危害性。

接着,为什么发动战争呢?老子尖锐指出:是因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可欲”“不知足”“欲得”是战争、祸乱之首。

最后落脚点是,要“遵道”“守道”:“知足之足,恒足”,不追求贪欲、不过分企求才会长久。“知足”,就是“有道”,是“遵道”“守道”的表现。

《老子》中,“知足”出现四次,《第三十三章》:“知人者知(智)也,自知者明也。朕(胜)人者有力也,自朕(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本章出现两次:“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太平(政治安定)时,

河上公:谓人主有道也。

却走马以粪。 战马退以耕田。

帛书甲本残“道,却”,乙本残“天下有”“以”。残缺部分可据甲乙本相互补正。

却:屏去,退回。

粪:粪,耕种。河上公:粪者,粪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以治农田。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

韩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夫外无怨仇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外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治民事务本,则淫奢止。凡马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内禁淫奢。上不事马于战斗逐北,而民不以马远通淫物,所积力唯田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故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

天下无道, 天下无道(政治混乱)战乱时,

帛书乙本作“无道”。

河上公:谓人主无道也。

戎马生于郊。 战马生于城郊。

生:指产下马驹。郊:城郊。

河上公:战伐不止,戎马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王弼: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也。

《韩非子·解老》:人君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内暴虐,则民产绝;外侵欺,则兵数起。民产绝,则畜生少;兵数起,则士卒尽。畜生少,则戎马乏;士卒尽,则军危殆。戎马乏则将马出;军危殆,则近臣役。马者,军之大用;郊者,言其近也。今所以给军之具于谞(音xū,谋划)马近臣。故曰:“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矣。”

《韩非子·喻老》: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 罪孽没有贪婪多欲更大,

罪:帛书甲乙本如此,王弼本无此句。

可欲:欲,《说文》:贪欲也。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

河上公:好淫色也。

《韩非子·解老》:人有欲,则计会乱;计会乱,而有欲甚;有欲甚,则邪心胜;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由是观之,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奸起,则上侵弱君;祸至,则民人多伤。然则可欲之类,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故曰:“莫大于可欲。”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于声乐;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

祸莫大于不知足,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

祸:祸害。《说文》:“祸,害也。”

《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韩非子·喻老》: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赵不已,韩、魏反之,军败晋阳,身死高梁之东,遂卒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溺器、便器。一说“饮器”)。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www.xing528.com)

咎莫憯于欲得。 过失莫惨于欲望追求。

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残“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王弼本作“咎莫大于欲得”,意为: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韩非子·解老》:“祸莫大于可欲。”魏源本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咎:过失,罪过。本义“灾祸”,《说文》:灾也。

憯:古同“惨”。《说文》:痛也。

河上公:欲得人物,利且责也。

《韩非子·解老》: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惨。惨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惨于欲利。”

《韩非子·喻老》: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不听宫之奇,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惨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

河上公:守真根也。

恒足矣。 是永远的满足。

帛书甲本残“故知足之足”,乙本残“故知足之足,恒”,据王弼本补。

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恒:长久。

河上公:无欲心也。

《韩非子·喻老》: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以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

老子“知足”“知止”的思想在《老子》中出现过多次,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也强调“知足”“知止”,《庄子·让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庄子·逍遥游》又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老子本章讲:“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第九章》讲“植(持)而盈之,不若其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第三十二章》讲“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洛(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第四十四章》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然而,都强调“知足、知止”,但各自出发点、重点不一样。至于有论者言此观点为“唯心史观”,尚可商榷。

《第九章》从“权力观”“财富观”的角度出发:知进退、知盈亏、知钝锐,强调“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三十二章》从“道”的本质出发:“道恒无名、朴”,要“守道”“知止”。

《第四十四章》从“名与身”“身与货”“得与失”三个角度,得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结论,强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则从天下“有道”“无道”,即“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角度,得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的结论,因此强调要“遵道”“守道”:“知足之足,恒足”。不追求贪欲、不过分企求才会长久。

由此可见,老子的“知足、知止观”也是其“权力观”“财富观”,是“道”的本质体现之一,在道家思想中占有突出位置。

至于说诸家多以为本章反映了老子的“战争论”或“反战”思想,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或以老子的“知足、知止观”为是。

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讲天下“有道”“无道”的表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天下有道的时候,战马从战场上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反之,天下无道的时候,连母马都来不及回到马厩,迫于形势所逼,只好在城郊野外就地产下马驹。说明什么?《韩非子·解老》说得好: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夫外无怨仇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外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治民事务本,则淫奢止。凡马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内禁淫奢。上不事马于战斗逐北,而民不以马远通淫物,所积力唯田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故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

第二层讲“罪、祸”之首为“可欲、不知足、欲得”:“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老子多处讲“可欲”“欲得”,包括《第三章》也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可见,“可欲”是贪婪成性、欲壑难填,招致“罪恶”之因。统治者如此,奢靡无度、贪得无厌;历朝历代社会上上下下亦如此,攀比靡费、荒淫无度。现代社会亦有之,或借鉴宝之名,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挟一己之私;或为小利,出卖良知,“弄”假成“真”,造成国家巨大经济损失。

第三层讲“知足常足”,说自知其足,不求奢望,不过分企求才会长久,这是本章主题。所谓“知足”就是不求奢望,而“知止”,这么做就是符合恒常之“道”。《曾文正公家训》云: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