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三国戏的显著成就和经典之作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三国戏的显著成就和经典之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三国故事戏。各地乱弹中的三国戏都不少,如京剧的三国戏据统计便有150多种。在以舞台手段刻画人物方面,三国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后来演出这部作品的各代京剧艺人又对其表演艺术千锤百炼,使这部《赤壁鏖兵》成为京剧三国戏的经典之作。

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 三国戏的显著成就和经典之作

三、将相林立三国

除了表现忠奸斗争外,乱弹戏在大量的政治军事题材的作品中,也塑造了众多大智大勇的将相形象。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三国故事戏。清代乱弹在继承前代三国戏的基础上,又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出大量作品,把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更大规模、更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舞台上。各地乱弹中的三国戏都不少,如京剧的三国戏据统计便有150多种。诸葛亮张飞赵云关羽刘备吕布周瑜鲁肃孙权曹操司马懿等三国时代的众多风云人物,都是戏场上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乱弹的三国戏不拘于历史事实,也不拘于小说的描写,把民众的道德准则和爱憎感情鲜明地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中。“忠义”观念也贯穿在三国戏中,故“尊刘抑曹”倾向有明显的体现。但在此同时,各方首领人物的性格和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更被给予浓墨重彩的表现。楚曲《祭风台》便是其中一部重要作品(楚曲为后来汉调的前身)。该剧演述赤壁大战的经过,主要情节有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祭东风吴军火攻曹军、关羽华容挡曹等。但这部“战争剧”并非一味打打杀杀,而是将主要笔墨倾注在参战各方的统帅身上,通过描写他们的逐谋斗智而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心态。各方英豪的运筹帷幄也展现出波诡云谲的战机变化,从这样的角度烘托一场大战的宏阔气势,显得既简练,又有力。诸葛亮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只身在盟友营中襄赞军务,却被周瑜视为潜在敌手,故始终处于杀机四伏的环境中。但他以超凡的智慧从容应付,一再化险为夷,并在若干关键时刻给周瑜以重要帮助,促使孙、刘联军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周瑜的形象也可谓英姿勃发、光彩照人,但作品也揭示了他忌贤妒能的狭隘心理。曹操这位“奸雄”既老谋深算,又过于自负,以致一再陷入敌方圈套,最终一败涂地。他的谋士——书呆子蒋干(丑脚扮演)是一位尽帮倒忙,且从不醒悟的角色,形象生动而别具一格,成为曹操形象的最好陪衬。(www.xing528.com)

在以舞台手段刻画人物方面,三国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小说《三国演义》以文言文为主,事件叙述和人物描摹都很精简。乱弹戏则充分发挥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现功能,不仅对重点情节铺叙更舒展、更多曲折变化,而且刻画人物的笔触更细致,也更多绘声绘色的渲染。同光时期北京的皮黄戏艺人卢胜奎(1822—1890),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和已有的三国戏改编出用皮黄腔演唱的连台本戏《三国志》,卢本人和当时其他几位著名艺人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黄润甫等,也以在《三国志》中的精彩表演而分别享有“活孔明”、“活鲁肃”、“活周瑜”、“活赵云”、“活曹操”等称誉。这部洋洋大观的《三国志》共有40本之多,其中《舌战群儒》、《激权激瑜》、《临江会》、《群英会》、《横槊赋诗》、《借东风》、《烧战船》、《华容道》等8本合称《赤壁鏖兵》,与楚曲《祭风台》既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后来演出这部作品的各代京剧艺人又对其表演艺术千锤百炼,使这部《赤壁鏖兵》成为京剧三国戏的经典之作。另外,京剧宗师谭鑫培在《失·空·斩》(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戏中扮演的诸葛亮也可谓神完气足,也被誉为“活孔明”。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常有“神”的气息,谭鑫培塑造的诸葛亮,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也有“火气”的活人。由此而言,乱弹舞台上的三国人物塑造(指在场上而不是在案头文本中),已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有了很突出的创造和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