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成果发布

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成果发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宋代的文学和西夏的文化必然涉及到宋夏的关系问题。两次国际岩画会议在宁夏召开,原因就是在贺兰山上集中了极其丰富的游牧民族的岩画这一文化遗产。在经济上,一个游牧民族尽快接受了农耕先进文明。在文化上大力推行佛教,又统一了在它境内的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随着学校的发展,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学校现在面向区外招生,生源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成果发布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会名单

顾  问:傅璇琮 吴熊和 曾枣庄

会  长:王水

副 会 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兆鹏 刘扬忠 杨海明 肖锐锋 周裕楷 钟振振

    莫励锋 陶文鹏

秘 书 长:王兆鹏(兼)

副秘书长:朱 刚

理  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步高 邓乔彬 孙克强 杨庆存 刘尊明 陈尚君

     沈松勤 沈家庄 张 晶 张 鸣 张宏生 张海鸥

     张福勋 张 毅 林继中 房开江 郭 齐 洪本键

     胡 明 费君清 黄宝华 崔海正 程 杰 韩经太

增补理事:文项华 王友胜 王 昊 巩本栋 张廷杰 赵晓兰(www.xing528.com)

(2003年9月银川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理事会研究增补以上六位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

在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育宁

各位尊敬的专家、学者,朋友们、同志们:

宋代文学学会能够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样一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国际研讨会,能够由我们宁夏大学来主办,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荣幸。我代表宁夏大学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我听说很多专家、很多朋友是第一次到银川来。我接待过一些外地来的朋友,也是第一次到宁夏来,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四个字:“没有想到”。说没有想到这个地方是很美丽的平原。大家都知道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唐诗中就有了“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塞北江南”就是指我们银川平原。银川是个很好的地方,很美的地方。宁夏在国内省市自治区中是一个小兄弟,1958年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的总面积51800多平方公里,现在的人口有570多万,其中回族人口占1/3,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从宁夏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体是一个二元结构。北部是以银川为中心的平原地区,黄河流经12个县区,400公里,是可以自流灌溉的平原地区;宁夏的南部地区是六盘山丘陵沟壑,黄土高原的延伸地区,这个地区历来干旱、贫困,其中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即所谓贫困的西海固地区,是我们西北历来生态条件恶劣、比较贫困的地区。南北的反差比较大。就整个宁夏来讲,主要的资源集中在北部银川平原这一带,农业煤炭加上现在的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农业加工、煤化加工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的支柱产业。

各位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专家,来到这里开会交流,我看是有一些缘分的。因为宋代和西夏关系非常密切。不管是打是和,总之是分不开的。研究宋代的文学和西夏的文化必然涉及到宋夏的关系问题。银川市现有人口13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70多万,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但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这个城市从唐朝怀远镇开始算起有1300多年的历史,往前推,这个地方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建立36郡最早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的组成部分。这里有黄河的自流灌溉,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的精耕农业区。银川平原有秦渠、汉渠、唐徕渠,这些渠名可以看出从那个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灌溉。银川又是我国9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边靠着贺兰山,有世界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两次国际岩画会议在宁夏召开,原因就是在贺兰山上集中了极其丰富的游牧民族的岩画这一文化遗产。在贺兰山,这样一个一两平方公里的山口,集中了几千个岩画个体。游牧民族的生活战争、信仰在岩画中有丰富的反映,说明远古时期我们这个地区就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互相交往和互相来往的地区。东边黄河岸边,有著名河套人的发源地之一——水洞沟遗址。80年前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人类遗址,大约距现在有3.5万年,这是沿着黄河而存在的我国北方最早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汉时期又作为精耕农业的一个基地,逐步发展起来,多民族在这里进行交往。

特别是在1038年到1227年将近200年的时间里,银川曾经是西夏国的首府。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雄踞西北地区的民族政权。当李元昊建国的时候,这个西夏政权已经占领了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包括现在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和陕北、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过去大家都说西夏很神秘,因为历史记载比较少。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发现党项这个民族很了不起,能够在西部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统一,而且建立了牢固的政权,在政治上和宋朝长期对峙,几次著名的战争都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经济上,一个游牧民族尽快接受了农耕先进文明。在文化上大力推行佛教,又统一了在它境内的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这次会议期间安排大家看一看西夏的皇家陵园,这是在贺兰山东麓50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立的规模宏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家陵园。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残破的遗址,但也不减当年那种气势。大家研究宋代文学,肯定会涉及到边塞地区,而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西夏。我想很多第一次来银川的人,能够直接感受西夏和宋代相互对峙,以及他们之间文化交流的情况,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大多是来自各地的大学,这对我们宁夏大学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相互联络的机会。我们希望兄弟院校的各位老师到宁夏大学去看一看。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步建立起来的一所地方大学,经过45年的发展,为宁夏和国内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5万多人。这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1999年扩招以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科教作为重点,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支持很大。现在的宁夏大学是由原来宁夏的五所高等院校重新整合组建起来的,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0人,在职教职员工2800多人。作为一所地方的综合大学,现有9大学科门类,60多个本科专业;有43个硕士研究生点,1个博士点;1个国家正在培育的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这几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支持帮助下,宁夏大学的基本建设规模比合校以前扩大了一倍多,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学校的发展,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学校现在面向区外招生,生源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我们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得到“良好”的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我们西部学校所共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结构还没有完全达标。这些年来,西部在人才上大大支援了东部,从西部流失的人才不少到了东部而且成了骨干。目前,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好转。队伍基本稳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现在我们提出:负重拼搏,再爬四年坡,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们的第二次评估,通过第二次评估的全面达标,使我们宁夏大学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准,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

欢迎来自兄弟院校、老大哥学校的老师到我校参观指导,建立联系。加强校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和相互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衷心希望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银川期间生活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