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与文化:董说与《西游补》的研究成果

明代文学与文化:董说与《西游补》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董说及其《西游补》此外,较为著名的神魔小说,还有董说撰《西游补》16回,插入《西游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之后,其实并不是为补《西游记》而作,主要是借孙悟空被鲭鱼精所迷、在梦境所见古今之事、变幻各种形象,虚构离奇恍惚的情节,以抒发作者胸中垒块。著作很多,除《西游补》外,尚有《董若雨诗文集》等。但此书于崇祯年间即出版,从他所作《漫兴》诗,亦可见其写作《西游补》在明亡之前,年仅21岁。

明代文学与文化:董说与《西游补》的研究成果

(四)董说及其《西游补》

此外,较为著名的神魔小说,还有董说撰《西游补》16回,插入《西游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之后,其实并不是为补《西游记》而作,主要是借孙悟空被鲭鱼精所迷、在梦境所见古今之事、变幻各种形象,虚构离奇恍惚的情节,以抒发作者胸中垒块。

董说(1620—1686),字若雨,生当明末清初之际,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别号静啸斋主人。著作很多,除《西游补》外,尚有《董若雨诗文集》等。关于《西游补》的创作背景及其主旨,有人因书中有“杀青大将军”、“倒置历日”诸语,又有“秦桧百身难自赎,大圣一心皈穆王”,严惩秦桧、师事岳飞等情节,认为是明亡之后表现反清爱国之作。但此书于崇祯年间即出版,从他所作《漫兴》诗,亦可见其写作《西游补》在明亡之前,年仅21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说:“然全书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于宗社之痛之迹少,因疑成书之日,尚当在明亡以前,故但有边事之忧,亦未入释家之奥,主眼所在,仅如时流,谓行者有三个师父,一是祖师,二是唐僧,三是穆王(岳飞):凑成三教全身,而已。”所论精当,其艺术构思尤为奇特,文辞亦通畅生动,想象丰富,善于描写梦幻恍惚变化之意境,诙谐之趣,可谓俊绝奇妙,其浪漫主义艺术的成就,实在同时其他小说之上。佚名《续西游补杂记》对续书的艺术表现手法,颇为赞赏:“此于《三调芭蕉扇后》补出十六回之文,离奇惝恍,不可方物;未来世界入勘泰一段,尤非思议所及。至其行文:有起有讫,有伏案,有缴应,有映带,有穿插,有提挈,有过峡,有铺排,有消纳,有反笔,有侧笔。有顿折,有含蓄,有平衍,有突兀,有疏落,有绵密。且帙不盈寸,而诗、歌、文、辞、时文、尺牍平话、盲词、佛偈、戏曲无不具体,亦可谓能文者矣。”

【注释】

[1]本文载于郑著《疴偻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也收在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册,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2]陈新《〈西游记〉版本源流的一个假设》一文,载《西游记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见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变》,见《中国文学研究》,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www.xing528.com)

[5]陈新:《〈西游记〉版本源流的一个假设》,载《西游记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罗懋登:《叙西洋记通俗演义》,见《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向达:《论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载1929年1月10日《小说月报》。

[9]钱曾:《读书敏求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赵景深《三宝太监西洋记》一文,列举《西洋记》情节与《瀛涯胜览》所写作比对,文见该书附录三。

[11]赵景深先生,亦曾详举事例说明。文章见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亦见《西洋记》附录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