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与文化:金戈铁马与抒情描写

明代文学与文化:金戈铁马与抒情描写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坚定了孙权集团主战派联刘抗曹的意志。既有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战斗场面,也有宴会观赏、谈笑风生、吟诗起舞等抒情性的穿插,例如对“群英会”的描写,张中有弛,富于节奏感,引人入胜。

明代文学与文化:金戈铁马与抒情描写

五、金戈铁马诗意盎然

三国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三国演义》则基本上是一部描写各个政治集团之间战争的历史小说,是“全景军事文学”;就是恋爱婚姻、朋友兄弟情谊,也都紧紧围绕着军事斗争的需要而展开。它以庞大的结构和雄伟壮丽、惊心动魄的场面,全方位地描写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次重要战争,塑造了各方统帅、谋士战将等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施展各自的才能,呈现不同的个性,异彩缤纷,给读者以高度的美感享受。它描写战争有其显著的特色,除风格上的阳刚之美以外,最主要的是它能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斗勇与斗智相交错,从各种活动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塑造典型形象,从情节和人物形象中表现作品的思想倾向。

古代一些描写战争的演义小说,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把战争只作为一种互相砍杀的表面现象,而掩盖了战争的政治实质,《三国演义》则避免了这个缺点,它不单纯地叙述战争的故事情节和描写战争场面的表象,而善于从政治角度去看待战争现象,不自觉地写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客观的社会本质。它着重表现战争过程中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关系,力量的对比和消长,以及矛盾的转化,重视客观条件的各种因素,又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就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特色。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都高度表现了统帅的指挥艺术,肯定人的智谋在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赤壁之战”而论,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至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整整花了八回篇幅来描写这场战役,而直接写刀刃相见的战斗场面并不多。作者所着重描写的,是在这一战役发展过程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政治集团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及其斗争,从而突出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各方胜败的原因。

在写这一战役之前,先写了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又穷追猛打刘备,乘势吞并了荆州,百万大军屯驻江汉,气势凌厉,踌蹰满志,以为消灭刘备、降服孙权,已经指日可待,胜利在握,于是传檄江南,邀孙权“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实际上是政治讹诈,命令孙权投降,因而引起孙权集团内部主战派与主降派的尖锐矛盾和斗争,而孙权则处在矛盾的漩涡之中,思想非常矛盾;听了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的意见,“沉吟不语”,大失所望;但想要主战,又恐曹操势大难以抵敌。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来到江南,他从本集团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当时客观形势,利用复杂的矛盾关系进行联吴抗曹的工作,首先通过“舌战群儒”,从思想上压倒主降派的气焰;然后智激孙权和周瑜,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孙、刘联合,共同抵抗曹操,才可能维护他们个人的切身利益。并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坚定了孙权集团主战派联刘抗曹的意志。而在孙刘联盟内部,又存在着矛盾,周瑜从本集团利益考虑,三番五次想杀诸葛亮,甚至骗刘备过江,想斩草除根。而诸葛亮和刘备又想方设法,不给周瑜以可乘之机。鲁肃则双方周旋,认为大敌当前,暂时还不能谋害自己的盟友。就这样,把孙刘联盟内部又联合又斗争的微妙复杂的矛盾关系,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对曹操集团与孙刘联盟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斗争,也描写得相当深刻。它们之间的吞并与反吞并的矛盾斗争,就其性质而言,属于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争夺战。它们的战争,很难以“正义”与“非正义”的概念加以判断。从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曹操想消灭刘备、降服孙权,统一中国的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而人民却同情刘备,作者也从“拥刘反曹”的立场出发,孙刘联盟反抗曹操吞并的战争,就成了“正义”的战争,读者的心理也希望孙刘联盟的胜利。原来双方力量的对比很悬殊。曹操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也有不利因素,北方战士,不惯水战;长途跋涉,疲于奔命,势如强弩之末;曹操及其文武官僚,在一连串胜利之后,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麻痹大意,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敌人。孙刘方面虽居劣势,但能深谋远虑、周密布置,以逸待劳,在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大敌人的不利因素,削弱对方的优势,而加强了自己,使力量的对比不断地起变化。例如利用曹操对荆州降将的怀疑心理和北方战士不习水战的弱点,通过两次“蒋干中计”,使曹操杀掉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又把战船用铁环锁住,为火烧战船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用黄盖的“苦肉计”,巧妙地献了假降书,打进了敌人的心脏;又利用蔡中、蔡和的假投降,将计就计。通过这一系列的斗争和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了诸葛亮的精明机智,孙权的犹豫疑虑,周瑜的才高善谋而胸襟褊狭,以及曹操在特殊环境下骄傲麻痹的性格特征,从而也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刘备、孙权、曹操三大政治集团的思想倾向。

对战斗场面的描写,非常精练生动: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第四十九回(www.xing528.com)

大江之上这场战火纷飞、冲锋陷阵,以火攻为特色的决战场面,写得有声有色。

对整个战役的过程,也写得紧凑而富于变化,情节的发展曲折有致而又合情合理。既有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战斗场面,也有宴会观赏、谈笑风生、吟诗起舞等抒情性的穿插,例如对“群英会”的描写,张中有弛,富于节奏感,引人入胜。

文学创作是需要想象虚构的,即便是历史小说,也必须有虚构的成分。“赤壁之战”在《三国志演义》中是写得最精彩的,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虚构的创造力,文学性特强,故能吸引读者。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特色,还在于它写每个战役,无论战略部署、战术计划,都能因势而异,毫无雷同;即使用同一战术,也变化无穷。如“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等,都各有特色。几次大规模的战役,如官渡之战、当阳会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街亭之战,从战前的部署,决战场面,扫荡追击或败退,以至战役间的联系,都写得相当生动,力量对比的强弱,矛盾的转化,胜败的原因,写得合乎情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战争发展的规律。

《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可能受史传体制的影响,把战争只限于将对将,胜负完全取决于将帅,而忽视了士兵群众和人心向背的作用。其次,对某些现象的描写有神秘化的倾向,封建迷信和宿命论色彩较浓。例如诸葛亮祭风、祭泸水、上方谷、五丈原禳星等情节。

《三国演义》在传播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又能给读者高度的美感享受,也更便于广泛流传。据黄摩西《小说小话》载:“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众皆乌合,毫无纪律,其攻城掠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闻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军事教科书。创立演义体通俗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不断出现。

《三国演义》在世界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受到各国文学艺术界乃至政治、军事、外交、企业界人士的重视,从中汲取有益的滋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