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汤显祖与明代文学:《娇红记》的爱情描写和神秘主义述评

汤显祖与明代文学:《娇红记》的爱情描写和神秘主义述评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称舜作于明末的《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是娇、红题材中后来居上的最佳之作,也是明清传奇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汤、金的作品已佚,仅刘兑的《金童玉女娇红记》今存。其《娇红记》仅存残出,难窥全貌。

汤显祖与明代文学:《娇红记》的爱情描写和神秘主义述评

孟称舜(约1599—1684),字子塞,又作子若或子适,号小蓬莱卧云子、花屿仙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孟称舜热心于戏曲事业,编撰元明杂剧的重要选集《古今名剧合选》,收录元明杂剧五十六种(包括他自己的《眼儿媚》《桃源三访》《花前一笑》与《残唐再创》四种),按照婉丽、豪放两种风格,分为《柳枝集》《酹江集》。并详加评点,有眉批六百零二条,旁批四十七条,内容精湛,见解深刻,是古典曲论的重要成果。

孟称舜被倪元璐称为“我朝填辞第一手”,是“临川派”继汤显祖之后最重要的戏曲作家。著有杂剧和传奇有十种(现存八种),有杂剧《眼儿媚》《桃源三访》(亦名《桃花人面》)《花前一笑》《英雄成败》《死里逃生》《残唐再创》六种及传奇《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二胥记》《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等。

孟称舜作于明末的《节义鸳鸯冢娇红记》(简称《娇红记》),是娇、红题材中后来居上的最佳之作,也是明清传奇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一、《娇红记》的高度思想成就

《娇红记》所叙的申纯、娇娘、飞红的爱情故事是宋代宣和年间的真人实事,于元代进入文学创作领域,产生宋梅洞的小说,李翊的传奇文和王德信的杂剧。到明代成为戏曲的热门题材,元末明初的邾(一作朱)经、刘兑、汤式、金文质等皆有杂剧,后沈受先又写成南戏。盂称舜至少已是这个题材的第九位作者了。

王德信即《西厢记》杂剧的作者,其《娇红记》早已失佚,仅见曹寅本《录鬼簿》著录,连正名也无考。明初的四位杂剧作者竟都是浙江人。邾经字仲谊,号观梦道人,仁和(今杭州)人。元至正间进士,元末为浙江省考试官。有《玩斋观梦》等集。善操琴,与钟继先、贾仲明相交甚深,日相游于苏堤、林墓间,吟咏不辍。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著录其杂剧三种,今皆不传。其中《玉娇春》《死葬鸳鸯塚》两种都写娇红故事,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沉》分别辑得佚曲一支和套曲两首。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疑此两目实为一剧。汤、金的作品已佚,仅刘兑的《金童玉女娇红记》今存。刘兑,绍兴人,生平事迹无考。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评其曲词如“海峤云霞”,“镕意铸词,纤无尘气,可与王实甫辈并驱”。刘兑此剧与李翊传奇文不同,剧中说申纯为金童,娇娘为玉女,以思凡降谪,后复还仙界,两人又吉庆团圆,与小说的悲剧结局截然不同。沈受之约成化年间在世,为明代著名南戏作家,有《冯京三元记》等作品。吕天成《曲品》评曰:“蔚以名流,雄乎老学,语或嫌于凑插,事每近于迂拘,然吴优多肯演行,吾辈亦不厌弃。”其《娇红记》仅存残出,难窥全貌。吕天成评介说:“此传卢伯生作,而沈翁传以曲,词意俱可观。以申、娇之不终合也而合之,诚快人意。第传中有娇之妬红,红之汙娇,生之感鬼,娇之远别,种种情态,未经描写,亦堪恨恨。”可见此剧也以申纯、娇娘吉庆团圆为收束。

孟称舜与前人不同,他借用这个宋代的爱情悲剧,注入自己对所处的明代现实的认识和痛恨,在原来故事框架的这个“旧瓶”中装入了时代意识的“新酒”。他对晚明社会持全面的否定和攻击的态度,在剧中见缝插针地给予强烈表现。全剧开场不久,豪门衙内帅公子的两个帮闲马小三、戈小十上场时自报家门,自诩善于赖吹牛拍马而“惯依豪门使声势,常走富家骗衣食”,又自我解嘲说:“胁肩谄哭不须羞,世上而今都一律。”作者假这两个无赖之口,将恶浊的世态一笔骂倒。当帅公子(丑角)命令他俩(净角)物色标致女子为妻时,双方的对话很有趣:

(丑) 狗才胡说,你闻有标致的女子快讲来。

(二净)想世间佳人都要配才子,大爷你娶来,到老不和睦。不如只拣富贵人物女儿娶一个罢。

(丑) 胡说,如今世上是公子便要充才子了。[做意介]难道我这样一位俊俏公子,倒弱似那吃黄菜的酸丁,你只拣绝样标致的说来我听,我娶他,不怕他不肯。

(二净)大爷真要标致的么?有,有,有一个西施,一个文君,一个杨贵妃,一个崔莺莺

(丑) 这都是死的。

(二净)如今世上那有活的人?孟夫子、孔夫子,只好把几个死的说说罢了。(第五出“访丽”)

最后一段答话骂尽当世的假道学先生,调侃世情不少。尽管当时一班认真读书知识分子,地位很低,生活贫苦,因此被帅公子讥讽为“吃黄菜的酸丁”,而假道学、假正经也大批充斥其间,知识分子能考上功名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只能终老乡间。可是社会上的普遍舆论对知识和人才是非常尊重的,于是众多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也附庸风雅,总想以书生面目出现,以避他人鄙视,并进而骗取别人的尊敬,所以帅公子也感慨“如今世上是公子便要充才子了”。由此可见,当时冒充人才的骗子也颇不少。晚明的戏曲、小说如吴炳的《绿牡丹》、沈自晋的《望湖亭》(另有取自同一题材的白话小说,《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等,也都曾给予有力的艺术揭露。

主人公申纯与哥哥申纶和一班考生在上京赶考途中感叹考场黑暗,考试不公时,一位考生发牢骚说:

自来戴纱帽的,不晓文章,只晓势利。依小弟看来,势又不如利。有了利,势也有了。如今父兄要子弟做官,不消教他读书,只自家挣银子。银子挣得多,举人进士也好世袭了。

【前腔】昭文馆闭门,便长沙哭倒。谁愀谁问?凤凰池上,立着一队不识字猢狲,奶腥胎发犹尚任,说地谈天胡论文!(合)登高第,居要津,几曾都是读书人?钱财少,才学真,到头终老做刘)。

另一考生批判从考场中混进官场中的诸般人物:

如今世上那有圣贤,举人便是贤者,进士便是圣人。做到大官,也只造些房儿,占些田儿,娶些妾儿,写些大字帖儿,装些假道学腔儿,父兄子弟们使些势儿罢了!

(众) 此论倒也真的。(第三十六出“赴试”)

用淋漓尽致,辛辣尖锐的语调,将考场官场一笔扫倒。

这班贪官污吏在得势后,对下依靠地痞,帮闲欺压百姓。帅公子的这两个帮闲得意地唱道:

【字字双】我做帮闲职业高,休笑。轻衫小帽会妆么,热套。豪奴恶少尽相交,同调。捧脬呵卵不辞劳,身靠。(第三十四出“客请”)

地痞流氓与官僚豪绅引为“同调”,互相勾结,一起作威作福。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有恃无恐地多端作恶,亦由此可见。

对上呢,他们又欺骗和愚弄昏聩的皇上和执政的权奸。帅公子口称其父“现为西川节镇,势焰熏天”(第五出“访丽”)。其父帅太尉也自称:

某久制西边,威权素著。前番兵犯境,饱掠而去,内外大臣,皆欲借名升赏。为此加某太尉职衔,兼赐势剑铜荆,有事先斩后闻。文武官寮,尽出吾下。吾生威福,可为盛矣。但我膝下,单有一子,年过弱冠,每与议婚,屡推不就,不知何意?今又卧病不起,使我好生犹疑。有马小三戈小十,专一跟他走动,定知病起根原,左右可唤来问他。(第三十四“客请”)

这个朝廷委予守边重任,权高势大的帅太尉畏敌如虎,任凭敌寇入侵,饱掠百姓。不仅没有御敌的胆气和才能,更可恶的是,他根本不将国事和边患放在心上,满脑子考虑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儿子谋福利。他的“威权”不是用来抗敌守边的,而是专用来欺压人民、敛财置产和为儿子服务的。而这样的混账官员,失职兵败,国家和人民蒙受了重大损失,竟还可以“借名升赏”。李玉的《一捧雪》传奇也揭露过这样的事实。

剧中又以帅公子为代表,揭露高官子弟不读诗书,不求上进,没有正业,整日宿娼聚赌,花天酒地,为非作歹,“自少无分菽与麦,富贵全凭父祖力”(第五出“访丽”)的普遍的丑恶现象。他们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祸害。此剧让他扮演破坏申纯和王娇娘美满婚姻的脚色,是良有深意的。

从以上引文和分析看,孟称舜对晚明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深恶痛绝,他的满腔悲愤通过作品喷薄而出,一吐为快。可贵的是他的揭露和批判不是口号式的、游离于作品之外的,而是结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的描绘,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的,做到思想的倾向性于形象和场面中自然流出。但其批判性言论的大胆和激烈,在明清文学作品中极为罕见,且又屡屡正面提出,无疑厉害地触痛了统治阶级的神经。此戏问世不久即清兵入关,剧中对入侵者的批判又触犯了善于制造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之忌讳。所以,尽管《娇红记》情节曲折生动,语言优美自然,人物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案头场上两擅之曲,却长年以来未见翻印和演出,甚至在学术界也湮没无闻,其个中原因即显乎在此矣。

二、《娇红记》的爱情描写

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的批判,还仅仅是《娇红记》的副产品,《娇红记》是一个爱情悲剧,它的正题是表达作者的进步爱情婚姻观,而这种爱情婚姻观是对封建思想有力的批判。

封建社会中将婚姻问题看得极重要。当时流行的格言是“成家立业”,成家放在立业之前,成为头等大事。儒家宣扬孝道,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儒家婚姻观以有“后”为中心,作为传宗接代的手段,这个观点已深入人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古代社会的时代局限,盛行没有爱情的婚姻。对此,两千多年中有许多动人心弦的爱情文学作品,表现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和有一定自由色彩的婚姻的努力。虽多数以失败告终,但因此而对人们固有的婚姻观念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孟称舜的《娇红记》通过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和塑造,艺术地表现了代表时代高度的爱情婚姻观。

孟称舜此剧以王娇娘和飞红的芳名作为剧名,这两个旦角不仅是剧中的主要人物,而且也是明清文学史上有独特成就的两个人物形象。

娇娘年方十六,对封建社会中少女们面临的婚姻难题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她在春夜的庭园中边绣花边沉思遐想:

……独坐空庭,悄悄无言,手拈花枝,枝头杜宇送斜晖,幽怨谁知?奴家每想,古来才子佳人共谐姻眷,人生大幸,无过于斯。若乃红颜失配,抱恨难言。所以聪俊女子,宁为卓文君之自求良偶,无学李易安之终托匪材。(按应为朱淑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同,且非常恩爱。)至或两情既惬,虽若吴紫玉赵素馨,身葬荒丘,情种来世,亦所不恨。吾今年已及笄,未获良缘,光阴荏苒,如同过隙。每每对花浩叹,不能自已。昨于堂上瞥遇申生,相其才貌,良可托以终身。为此日来,心上眷眷若有所系。今春寒昼冷,独倚绣床,情怀寂寞,畅好可怜人也!(第四出“晚绣”)

妇女无权自主地选择丈夫,是封建伦理道德套在她们身上的最大绳索,也是她们心中最大的烦恼。娇娘是个觉醒者,她要推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套社会陈规,自择良偶。于是她成了封建制度下大胆的叛逆者。她心目中的良偶也有明确的标准,才貌固要,更要对方对爱情的执著、专一的同心。她认为“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大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认识。联系上文中“人生大幸,无过于斯”的观点,说明她与她的“前辈”崔莺莺、杜丽娘等少女一样,都是中国式的爱情至上主义者。青年照理应有两大人生内容:事业和爱情。可是封建社会中的女性被剥夺了为社会、国家服务的权利,所以并无“事业”可言,于是爱情成了她们人生中唯一重大的追求目标。所以她们的爱情至上观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孟称舜笔下的娇娘的上述认识,尤其是提出“自求良偶”的口号,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觉醒较早的进步妇女对爱情的强烈要求和正确观点,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凡是此类进步妇女也必是聪慧的和坚定的。聪明表现在娇娘和莺莺等一样,既有识人的慧眼,能迅速瞄准可意的目标,更表现在她们虽在开始时表现为一见钟情的形式,接着她们又着意对情人进行反复的、一系列的考验,在深入了解并达到知心的程度后才许心许身,下决心和他结合。因此,莺莺有赖简、“做假”等行动,娇娘也曾三次拒绝申纯的求爱。作为男女双方,知人识人是爱情成功的根本保证。只要知人识人,心地坚贞,即使因黑暗势力的强大,良缘最终落空,婚姻乃至生命都失去了,但爱情是成功的。因为天下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心心相印的两颗心拆开。娇娘和申纯即如此。他们虽然未成婚配,还赔掉了性命,但保住了高尚的爱情。他们的爱情长存。剧终时封建顽固、贪财摹势的娇娘的父亲也只好承认她和申纯的爱情,他将他们合葬在一起,证实了真正爱情的不可战胜。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娇娘在面临逆境之时,并非单纯考虑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时也联想到众多同命运的姐妹,她也为世间女子担忧:

……我想世间女子,似我这样愁的呵,可也尽多。

【金络索】婚姻儿怎自由,好事常差谬。多少佳人,错配了鸳鸯偶。夫妻命里排,强难求,有几个美满恩情永到头,有几个鸾凤搭上鸾凤配,有几个紫燕黄鹂误唤俦?……

将自己摆进妇女大众共同的悲惨遭遇中,产生一种有历史感的忧患意识,显出这位身处初露近代文明曙光时代的新女性所具有的博大胸怀。同时,借剧中人之口,公开地正面提出婚姻自由问题,显出孟称舜尖锐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他看准当代妇女的最大困扰和最大追求,又极其大胆地为她们大声疾呼。孟称舜塑造出王娇娘这位思想水平高于崔莺莺、杜丽娘的当代新女性的光辉形象,是他为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作出的杰出贡献。

飞红与娇娘同庚,她“颇饶姿色,兼通文翰”,“自顾才貌,不下于人,寄身侍妾,不得配个年少才郎,长自闷怀”。她不仅未实现嫁个少年才郎的愿望,而且受命运的簸弄,而落到身为侍妾的悲惨境地,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去陪伴一个脑袋僵化、性格骄横、生性势利的老头儿过活,心中有多窝囊!当她沦为侍妾之后,她倒又遇到她心目中所向往的少年才郎申纯了!她面对残酷的现实,敢于抗争。她没有自认为不自量力的怯懦心理和自卑心理,更没有“恨不相逢未嫁时”的作茧自缚思想。机会在前,就大胆争取。她可能认为娇娘与申纯的爱情是不会成功的吧,就自己也去试试。她竟以有夫之妇的身份,背着老爷兼“丈夫”和王府中睽睽之众目,主动接近并追求“外甥”辈的申纯,其大胆与热情,值得尊敬。因为她也有爱的权利!她的这种追求精神,是一种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肯定。飞红这个形象也是一个新的女性,一个有光彩的人物。飞红在封建社会中虽然身为下贱,但在有新思想的公道的人们心目中,她与千金小姐、豆蔻处女在情场上是平等的。作家们看来也作如是观,所以小说和戏剧都取名为《娇红记》,娇、红并列,良有深意焉。

飞红在反驳娇娘指责她不该在花园内“闲耍”,并宣称只有男子才有资格“游春”时,她愤怒地抗议,“难道女人家不是人那!”这句话吐露了她的心声,说明她对男女不平等的心怀不满。在古代不少老顽固鄙视女人不是人的封建社会中,刚强的飞红喊出这句话来是震撼人心的。

虽然娇娘对飞红与申纯的亲昵怀恨在心,充满妒意,还有报复性的辱骂、威胁言行,然而善良、正直的飞红对她和申纯的爱情则始终寄以深切的同情,并力尽所能地给予帮助和支持。作者生动地写出了这位女性丰富的性格和性格的力量,并将这一切有机地、有力地为爱情主题服务,反过来则又增强了主题的表现力。

除了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中有力地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外,在次要人物身上和次要情节中也有一定体现。剧中第七出“和诗”中有一段通过小慧(老旦)、湘娥(丑)与飞红(贴)三人之间的对白和唱词,用调笑的口气写出丫环们性的饥渴,盼望得到异性的温存,想过正常人的爱情生活而得不到的沉重事实,非常深刻。一般的戏曲小说都注目于公子、小姐的爱情生活,有的作品也写到市民阶层青年男女的恋爱愿望和经历,像这样正面用同情、肯定的笔调描写身处奴隶地位的丫环们的情欲,是罕见的。这再次证明孟称舜宽广的观察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此外,第三十出“玩图”中,帅公子向妓女丁怜怜了解王娇娘的情况时,丁怜怜告诉他:娇娘“容貌虽美,闻他已有外遇,恐非全身。不若就这美人中另拣一个。”她本想成全申纯娇娘的良缘,所以据实相告,以此吓退帅公子。不想帅公子回答得很干脆:“这也何妨。只要标致呵,就如你妓馆红楼,也都搭上鸾交凤俦。”丁怜怜吃惊说:“这等公子做龟子了!”他答道:“如今这等的尽多,我明日央人和老爷说,就去求亲便了。”帅公子的时代“龟子”尽多,是因为一方面个性解放思想已经蔓延,传统的封建思想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受到压抑的人性开始复苏,青年男女大胆采食、尝试“禁果”的渐多,不少沦于侍妾地位的女子寻找情夫作为对一夫多妻制度的反抗;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人欲横流,惟薄不修,于是造成社会上性关系的混乱。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而前者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与《牡丹亭》一样,此剧继承《西厢记》,描写申纯和娇娘通过诗词往还,建立了知音互赏式的爱情。

此戏第七出“和诗”,娇娘在飞红的陪伴下来到申纯的书房,他正好外出,飞红发现“窗上有诗一绝在此”,娇娘读诗:“日影萦;睡正醒,篆烟如缕午风平。玉箫吹彻霓裳调,谁识鸾声与凤声。”禁不住马上赞“好诗也”,接着唱【簇袍莺】:“胸如锦,情似魔。剪春光,绣绮罗。才华高占风流座,敢赛得相如过。云亭水榭,伤心事多。花辰月夕,伤情意多。笔尖写出愁千个。”飞红建议她和他一首儿,娇娘接唱【摊破簇御林】:“酬诗句,两意和。也当做好处相逢语话多。(旦)想他对<窗顾影伶仃,花月下泪渍层罗。(背介)相思病染都因我,我被他害得愁天大。两如何,春衫湿尽,一样泪痕多。”于是她立即和诗一首:“春愁压梦苦难醒,日=风高漏正平。魂断不堪初起处,落花枝上晓莺声。”飞红称赞:“和得好诗。姐姐,你和申家哥哥正是一对儿。”娇娘唱【簇御林】:“题红怨,血泪多。把衷肠,诉与他。新诗字字同声和。恰一样愁无那,两情合。那生归来见了呵,也则道今宵织女,空自渡银河。”她有意和诗,表达爱情不能自由追求的痛苦。

第十五出“盟别”,申纯和娇娘临别互相赠诗。娇娘对申纯说:“别后离情,妾亦同之。妾有诗一首,赠兄为别:绿叶阴浓花正稀,声声杜宇劝春归。相如千里悠悠去,不道文君泪湿衣。”申纯回答:“感谢厚意,小生谨和诗一首:密叶重帏舞蝶稀,相如只恐燕先归。文君为我坚心守,且莫轻抛金缕衣。”

第三十二出“红>”,两人再次重逢后,有一天在花园中并肩漫步,花前牵手,笑语同行。一面两人一起吟诗、联句:你觑“名园寂寂悄无踪”,(旦)“堕;萦藓舞愁红”。(生)“腻粉牛拈金靥子”,(旦)“煖香犹满绣薰笼。”

第三十三出“愧别”,第三次分别,也是他们被逼诀别,王娇娘在申纯临走时谴责“俺娘好狠心也”,赠词:妾有一辞送郎,郎见之如见妾也。(出词。生读介)“豆蔻梢头春意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别时容易见时难。怕唱阳关,莫唱阳关。”(生泪介)姐姐此词,小生当日存襟臆也。他们四次以诗词表达情感。(www.xing528.com)

此剧第四十四出“演喜”还写到“跪老婆”的趣事:

【扑灯蛾】金花双插鬓,妆成做新婿。大爷这番去轿里抱出新人来。画烛锦屏前,捧出那多娇丽也。(丑捧贴出立介,二净)双双立地。大爷让新娘立在东边。列东西,金鼓喧吹。这番喝拜堂了。(丑拜。二净喝介)拜高堂,拜高堂,新妇直立新郎拜,分明教是怕新娘。日问拜了夜又拜,双膝跪在席中央。往时大率新郎教新妇,如今倒都是新妇教新郎。(丑)怎么新妇教新郎?(二净)新郎不惯新人惯,你夜间仔细去参详。这番牵红进房了。两下高堂拜毕,喜孜孜共牵红锦入罗帏。房里的事,不是我们教道的,须怜娘和大爷说。

【前腔】(贴)酒阑入洞房,大爷,你用斯文些,休教露村势。百般样温存,请他入到销金帐内也。大爷那时节呵,替他摘除宝髻,再替他脱掉绣衣。他肯便肯了,不肯时须用双膝跪地。(丑)这怎使得?(贴)你道世间那个不跪老婆的?谅大爷也不消我教道。搂得他上床时,还怕他百样做娇痴。

这是仆人与帅公子打趣时,假设帅公子娶到王娇娘,新婚之夜,洞房之中的情景。古代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这也是真相之一。

三、爱情的高明的艺术手段

孟称舜《娇红记》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原刻本的王文浩序文说:“少时读《娇红传》而悲之,然阿娇誓死不二,申生以死继之,示现鸳鸯,脱然存殁之外,子塞谱为传奇,令娇声活现,而儿女子之私,顿成斩钉截铁,正觉正法,为情史中第一佳案!”此序高度评价此剧对娇、红等女性形象的出色描绘,对申、娇爱情的有力刻画。我认为除此以外,此剧另一特出艺术成就是作者精心设计戏剧冲突,构思了错综复杂、互相交叉的六组三角恋爱或三角关系,使剧情曲折激宕,引人入胜,极具匠心。

最重要的一组三角恋爱当然是申纯和娇娘中间插入了飞红的求爱行动,飞红的插足使申、娇几次发生误会和波折,增加了申、娇爱情悲剧的喜剧性和曲折性。申纯曾爱过妓女丁怜怜,这个艳遇,使申纯和娇娘的恋爱在受帅公子的冲击时,产生了意外的效果。帅公子单恋娇娘,甘愿当龟儿也要拆散她与申生之恋情,构成第三组三角恋爱。帅公子一面和丁怜怜相好,一面积极追求娇娘,飞红暗中踢开王文瑞老头,追求申生,这又是两组特殊的三角关系。另外,剧本写王夫人吃飞红的醋,不准丈夫与飞红接近。飞红和王文瑞夫妇组成第六组三角异性关系。作家将这六组三角关系自然而生动地组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激烈而复杂多变的戏剧冲突,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在世界戏剧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现实主义作家,孟称舜善于刻画人物丰富的性格。如前已论及的外,另如丁怜怜这位妓女,一方面来者都是客,不管申纯、帅公子,她都热情接纳,以谋衣食;另一方面当她获悉申纯与娇娘热恋时,她那善良的性格支使她暗中热情相助,尽管她与娇娘从未谋面、素昧平生。王娇娘这位追求自由婚姻的先进妇女,在性格上既有刚强的一面,她誓死捍卫爱情,绝不屈服;但她毕竟是千金小姐,也有软弱的一面。当父亲拒绝申家的求亲时,连媒婆也动员她自己出面争取一下,她不仅不敢主动争取,当媒婆动员她:“老爷坚执不从,小姐自家说一声也好。”她只能窝囊地怯语:“媒婆,我是女孩家呵,提起那婚姻事,欲言待怎生。我和他花前曾把深盟订,指望百年谐欢庆,谁知一朝打散鸳鸯颈!这都是咱红颜薄命,要结婚姻,则除向碧纱厨等。”消极、软弱得连媒婆也丧失了信心。但她的性格中竟还有骄横的一面:她看到飞红在庭院内“捉蝶儿耍子”,竟怒斥不休,恶声教训道:“你丫环们呵,止不过房中刺绣添针黹”,“妆台拂镜除香腻”,如果“笑星前,看花底,春情一片闲挑起,将渔郎赚入在桃源里。则怕奶奶知道呵,把粗棍儿,敲杀你丫环辈!”还一再威胁飞红:“我去告知奶奶打你下半截来!”(第二十八出“诟红”)摆出一副奴隶主子的凶恶嘴脸,十分可憎。小姐总归是小姐,奴才终究是奴才,主奴分明,阶级地位的不同,人物的言行不得不受其制约。孟称舜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是高明的。

孟称舜对申纯性格中的弱点,暴露得更为充分。一方面他真纯地爱着娇娘,他也有杰出的才华,情诗也写得好;另一方面他为人轻薄,不仅嫖妓,还与飞红及其他丫环恶谑调笑,虽是戏语,情景极其不堪;而且他刚与娇娘幽栖,说这样的笑话,就亵渎了娇娘的圣洁的真情。孟称舜栩栩如生地刻画这个人物,达到不与张珙、柳梦梅雷同,有自己独特性格的“这一个”的高度,为我们文学画廊中增添了一个新的动人形象,这也是孟称舜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一个胜利。但作为形象本身来说,申纯无疑及不上他的“前辈”张珙和柳梦梅等人。张、柳都是虽阅历群芳而不动心,一贯守身如玉,在见到自己的情人时才全身心地相爱,是为了情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硬汉。申纯两次劝说娇娘顺遂父亲的意愿,嫁给帅公子,这固然有体贴、爱惜娇娘,为她着想的美意在内,但也有未能真正了解到娇娘坚贞的意志和没有充分尊重娇娘的意愿的思想成分,所以引起娇娘生气并遭到她的严斥。

四、《娇红记》的神秘主义描写

《娇红记》中的人物都相信鬼神和妖魅。

舅父母问病情和病况,申纯自诉:“多惊恐,梦中恍惚鬼神逢。”(第十六出《三谒》【不是路】第二曲)

王娇娘母亲撞见女儿在花园“独自”(与她同游的申纯,刚匆忙逃走)漫步,怕她撞着鬼魅:“冷澹园林,云迷雾凝,四下悄无人。鼪鼯满庭,花妖魅,柳精灵。倘若触着些儿,教娘怎生。(旦)孩儿以后再不敢了。(外、旦)要行也须丫鬟们为为伴。便做是春光恼情,看花过草亭。小女孩家,小女孩家,怎少的梅香伴行?”(第三十二出“红>”【斗黑嘛】)

王娇娘母亲和杜丽娘母亲的观点完全一致,她们都反对女儿独自游览花园,反对的理由都是恐怕撞着鬼魅。

也都相信天数和命运。

王娇娘被飞红揭发她私游花园,疑与申纯结有私情,申纯被迫离去,王娇娘哀叹:“硬劈开,连枝树,生分比目鱼。娇花朵几番儿被却狂风妬,零落阶前,半成尘土。这都是前生怨,即世冤,厮相遇。鸳鸯簿上、簿上把孤辰。今后凄凉,正当天数。”(第三十三出“愧别”)

孤辰,是算命术语,意为命中没有美满婚姻,只能孤单生活。

当时的书香门第和地主、官僚的女儿,如果嫁寒士,生活穷苦;而嫁给老富翁,也要顺应命运。剧中飞红对娇娘说:“侯门富贵,那更青春貌美。现则是乌纱压鬓,宝带腰垂。小姐到他家,便是夫人、县君也。受的那金冠与霞帔,荣华无比。煞强似一个酸女*,寒士妻,糟糠匹配,枉受着些黄齑况味。”下场诗:“自古婚姻系夙缘,何须苦苦强忧煎。(贴)碧桃树上枯藤缠,(合)也用安心守自然。”(第四十六出“询红”)

总之,婚姻受命运的安排,人不得不认命。

孟称舜喜欢运用神秘现实主义和神秘浪漫主义的手法构思情节、描写人物,剧中有四出专门予以着力表现。

第二十五出“病禳”,记叙申生父母托媒婆李婆婆说亲不遂,申生要去成都娇娘处重聚。他悄悄唤媒婆李婆婆商议,意待再去见小姐。怕老员外不允,就托李婆婆对员外说,自己有鬼缠身,因而成病,需唤个师婆禳解。假称“那时只云中鬼,到外方躲避才好”。李婆婆请张师婆母子设道场禳解。张师婆施展法力,祛除鬼魂:

(外、旦)我乃异人传授九天玄女娘娘正法,须要备办三牲酒礼,祭请神将,烧符一道,上达天庭。烧符二道,神将来临,附在俺孩儿身上。有鬼捉鬼,有怪捉怪,无不灵验。(外)牲礼已备,便可烧符请将。(外、旦)员外请拈香,待我烧符请将。(作法介)道香、德香、宝惠香、通三界香,吾奉九天玄女娘娘敕令:三界直符使者,十方从驾威灵,当境土地龙神,诸处城隍社庙,幽冥列圣,远近至真,以此真香,普同供养。伏以神灭至赫,祛百魅以迎群;法力无边,扫群妖而育物。今有本府本县本坊申庆,为因孩儿申纯,梦境随邪,病魔为祟,特于今年今月今日今时,敬谛神官,奉行摄勘,有鬼捉鬼,有怪捉怪。稽首拈香,万祈鸿鉴。(外拜,拈香介)(外、旦击牌介)一击天清,二击地灵,三击五雷,连变真形。赫赫扬扬,日出东方,金牌一响,神将来降。(净扮神将,仗剑立坛前。外、旦书符口巽水介)吾持此水非凡水,九龙喷出净天地,太一池中千万年,吾今将来净妖气。谨请年值月值日值时值神将,速降坛前,摄勘邪魔,弗使有违。吾奉九天玄女娘娘念急如律令,敕!(净倒介,外、旦再口巽水介。净起,跳舞介)

【北寄生草】咒符的咒的威光显,拈香的拈的情意虔。俺则见青嫋嫋法坛前几缕香烟转,烈腾腾半空中几道灵符旋,勿律律醮堂边几阵阴风展。猛听的那金牌响处鬼神降,则我这剑光影裹邪魔颤。

她虽然“成功”驱鬼,但是她对申员外说:“那鬼躲过二五三七四六之日重来,天神特教官人远避。教官人后日起身,到西南方数百里外躲避,方保平安。若待恶鬼重来,再驱遣他便难了。”(外)“神人之言虽是,但西南方何处可以躲避?”(小生)“只有舅家在西南方数百里外。”(外)“前日求婚不遂,怎好又去?”(老)“这也不妨,只要孩儿病好。”(丑)“正是:新亲不成,旧亲还在,便去也无妨。”(老)“当初孩儿有病,一到舅家便好了,如今毕竟去的是。”(外)“如此可先着人去说,随后起身罢了。且将白金二两,谢了张师婆。”

这一出戏是利用申员外相信鬼神、鬼魂,欺骗他,让他同意申纯再次去成都舅家,给了申纯与娇娘重逢的机会。

第三十九出“妖迷”记叙“翠竹亭前鬼魂,年少殀亡,殡居此地。一点幽情不散,每夜魂游月下,见亭西轩内,有一书生,常倚床对竹而坐,吁嗟长叹。其意乃为想念室内小姐,以至于此。色心所感,使奴不能忘情。今夜假充小姐,遂其幽怀”。那女鬼自诉“花落残红罢,孤魂自潇洒。地老天荒际,一点情难化”。寂静的黑夜,她的孤魂“伴着个俊脸儿书生幽凄煞。惹的俺心魂不住、不住把他牵挂。鬼病新来,较我生前还大”。她见申生深夜在书舍独坐,“他那里朝思暮想,也只为他(指娇娘)。我这里魂劳意攘,也只为他”。就冒充娇娘弹窗召唤申纯,申纯开门接纳,两人“凤鸾同跨”,“人鬼无差”。良夜苦短,晨曦中两人依依惜别,约定女鬼每夜必至,欢情长聚。

这一出戏与《牡丹亭》的《叫画》情节相当,都是女鬼之魂与情人幽会,此出描写女鬼冒充书生的情人,写出了新意。

申纯被女鬼缠身一事,经娇娘识破,于是,第四十一出“明妖”描写丫鬟们不信,已亲去瞧见来。飞红告诉娇红之父王员外等,王员外与飞红等第二夜也去识别真假。那天深夜申纯正在静候:

【月云高】【月儿高】绿阶幽旷,四壁野蛩响。甫见的日影低低落,又早见月色胧胧上。鬼火灯青,闪闪的摇书幌。是和非,真和假,没揣的使我心中想。(内风起介。生惊介)树头叶剌剌,墙边土碌碌,兀的不是鬼来也。【驻云飞】则见一阵阴风冷透窗,吹得森森肌骨凉。

【前腔】幽居泉壤,盼不的月儿上。奴家鬼魂,假充小姐,与申生幽期,又早一月有余了。依托如花面,是假非真相。则俺不灭幽魂,一样情非诳。今夜偌早晚,傍亭阴,转荒阶,(惊介)何处里丁当响?呀,却是风吹玉马之声。我且径过去。趁着这月影云移过矮墙,还向人间魅阮郎。

(见生介)申郎,你独坐在此,奴家盼不的到晚来相伴也。(生惊起,背云)这分明是小姐,怎说是鬼?

【太师垂绣带】【太师引】自徊徨,这话儿如何讲?我则见他入门来幽辉满堂。道是鬼行无影衣无缝,(觑介)我觑他灯影下*儿无恙,身穿着翠冷霓裳。怎见是鬼?只一件呵,

【绣带儿】斟量,他夜来朝去一月上,怎没个梅香相傍。待我且问他。姐姐,这荒台榭风清露凉,你孤影儿怎不害些儿惊恍?

(旦叹介)我为你,

【醉太师】【醉太平】情郎,恨不早盼的黄昏月上。待晚妆初罢,瞒过梅香。受怕担忙,甫能得捱到书窗。衷肠,瞒神吓鬼休待讲。夜深也,闲话休提。(扯生介)【太师引】趁着这月暗花香,眉儿向把欢娱早偿。休辜负良宵,等的那更残鸡唱。

(生惊倒退介)姐姐靠后。(内风起介,生)怕也,怕也。

【太师垂绣带】【太师引】冷风凉,(遮灯介)窣把残灯扬。影凄凄云偷月光,细看了如花模样。便是鬼也使人爱煞,果然是旧日娇娘。【绣带儿】端详,是真是假心暗想。还敢是玉天仙降,拖逗我魂迷意狂。(欲近又退介)怕果然是鬼怎了?待相倚又怎禁心儿惊恍。

(旦)申郎,你见我,且前且却,是怎的?

【醉太师】休慌。我和你做夫妻,千情万况。怎佯偢不+,等时抛漾?(生)姐姐,你敢不是人?(旦)胡说,难道我不是人是鬼?无情楚王,硬将人猜做梦里高唐。申郎,你敢则心变也?堪伤,书生行自古多劣相,全不念去日风光。(外、旦、贴悄上,窥介。旦扯生,生躲介。旦)我和你相亲傍,山高水长。便死也,少不得一灵儿两坟相向。

【醉太平】休讶,我为你相思夜夜,孤魂独趁,淡月残霞。(生)姐姐今夜何以得来?(旦)今夜个梅香睡着,偷来共倚窗纱。无涯,万千心事付琵琶,待和你临风消假。夜香台下,端详细语,两意无加。

(生)小生想念姐姐,无刻放下也。

【白练序】这眼儿下,似隔断巫山巴水涯。朝和夜衷肠为伊牵挂。拥寒衾泪似麻。不道今夜呵,一点残灯重结花,香肩亚,把新愁旧恨,直说到晓鸡啼罢。

众人亲眼看到女鬼蛊惑申纯,飞红(贴)建议:“此地幽僻,所以有鬼,必须搬入有人处方好。”王员外和娇娘让他移入中堂,暂住几时。

娇娘和申纯双双殉情,又合冢“仙圆”之后,化作鸳鸯,双双飞舞。这是神秘浪漫主义的浓艳一笔,堪与《梁祝》的化蝶媲美。

《娇红记》的唱词优美,如女鬼冒充娇娘在静夜来到申纯书房的描写:

(申纯唱)【月上五更】【月上海棠】第二曲:独照寒檠下,泪点坠残蜡。闷倚牙床坐,梦里人真假。有影无形,心、魂两相迓。几番坐待长更煞。翠衾生凉,孤眠如乍。蓦听得窗外厢声儿飒,敢则是步苍苔踏响凌波袜。(听介)呀,却是一阵寒风,把纸条轻刮。

(魂旦上)来此是那生书舍呵,

【醉罗歌】【醉扶归】夜凉月色低低下,草虫唧唧傍窗纱。寂寞幽魂自嗟呀,又把那人牵挂。奴与那小姐,此心原则相同也。【皂罗袍】他那里朝思暮想,也只为他。我这里魂劳意攘,也只为他。虽然是依花附草形儿假,【排歌】人和鬼,两女娃,真情一点不争差。

(扣窗介。生惊介)适闻户外步履之声,今又弹响窗棂,是有谁来也。

【白练序】听听更沉罢,看竹影横窗漏月华。(魂旦急扣介,生)夜深更静,谁扣咱门也?知他是人耶鬼耶堪诧,我开门试觑咱。(见旦介)呀,小姐怎得到此?露冷风清独自家,窗儿下,潜潜等等,玉肩并亚。

美丽的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情景交融,与汤显祖《牡丹亭》是一种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