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文学史: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歌成果

隋唐五代文学史: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歌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的三篇《天论》是继柳宗元《天论》之后,进一步宣传无神论的著作。刘禹锡既是古文高手,也是中唐的重要诗人。刘禹锡的诗,可按题材分为政治诗、咏史诗、乐府诗三类。刘禹锡经历过重大政治斗争,对历史上的兴衰变化和各种政治事件有独到见解。传说元稹、白居易、韦楚客与刘禹锡作诗酒会,各赋金陵怀古诗。

隋唐五代文学史: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歌成果

一、刘禹锡诗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出生在嘉兴县,十九岁以前都在江南生活。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第,同年登博学宏辞科,两年后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为淮南节度使杜佑从事,调渭南主簿,入为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革新失败,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召回长安,因作诗讽刺新贵,再贬为连州刺史,又徙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在外过了二十三年迁谪生活。后入朝作主客郎中、集贤殿直学士。裴度罢相,刘禹锡出为苏州刺史,又曾为汝州、同州刺史。后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洛阳,他与白居易、裴度常有唱和。晚年退居洛阳,朝廷曾加给他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虚衔。

刘禹锡不但是著名的政治革新家,还是个具有唯物思想的思想家。他的三篇《天论》是继柳宗元《天论》之后,进一步宣传无神论的著作。他的政治斗争精神很强,不但被贬后不屈服,还写诗嘲讽靠镇压革新人物起家的人。到了晚年,他在《子刘子自传》中对自己早年参加革新活动进行辩护,替王叔文恢复名誉,说“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刘禹锡既是古文高手,也是中唐的重要诗人。当新乐府运动开展时,他正谪居巴山楚水一带。他在那里学习当地民歌,写了许多清新明朗的歌词。刘禹锡的诗歌创作自走其路,既不同于元、白,也不同于韩、孟,但他又同元、白、韩、张籍、李益、杨嗣复等人是诗友。其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白居易言其“诗称国手”(《赠刘二八使君》),又推之为“诗豪”(《刘白唱和集解》)。

刘禹锡的诗,可按题材分为政治诗、咏史诗、乐府诗三类。

政治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坚持政治理想,表现作者对保守的当权人物的不妥协态度。他贬官十年后回京,作《戏赠看花诸君子》,云: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在诗中以千树桃花比喻得势的芸芸新贵,结果再度遭到贬谪。十四年后回京,又写《再游玄都观》,云: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辛辣嘲讽那些昙花一现的显赫人物。他的《聚蚊谣》以蚊蚋叮人形容保守的政治人物对革新派的迫害: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得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诗把那些专在阴暗地方伺机伤人的小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他和柳宗元一样,爱在诗文中用一些讨人嫌的小动物来隐喻政敌,作者认真描摹它们的生活习性,涉及的是政治斗争。刘禹锡《吊张曲江序》说张九龄贬在外地,“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其实这也是他的夫子自道。此外,他还用诗记述当时重大的政治事件,比如《平蔡州》热烈欢呼平淮西的胜利,即以时事为诗。

刘禹锡经历过重大政治斗争,对历史上的兴衰变化和各种政治事件有独到见解。他结合自身遭遇,联系中唐社会现实,写了许多优秀的咏史诗。这些诗多用近体诗形式,如云: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诗以景作结,含义深长。有对国家统一的歌颂,也有对人世兴亡的感慨。诗的前半气势雄放,语言豪迈,后半伤感,情绪低沉,末尾落到西塞山本地风光,十分切题。传说元稹、白居易、韦楚客与刘禹锡作诗酒会,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饮一杯即成此诗,“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珠,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唐诗纪事》卷三十九)。刘禹锡咏史诗中流传很广的还有: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卷》

他的咏史诗常把历史上的故迹和现实景况联系起来,通过描叙其事寄托感慨,少有议论或不作议论。

刘禹锡也用诗写其悲愁无奈之心,名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即云: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诗人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回赠之作,“沉舟侧畔千帆过”二句,针对白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而发,“沉舟”、“病树”指久贬的自己,“千帆”、“万木”指得意之人。若剔除诗人的本来用意,人们还可赋予二句诗以更深的含义。

刘禹锡居朗州九年,夔州二年,当地渔歌、山歌流行,对他的创作产生过好的影响。他在《竹枝词序》中说:“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章,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他酷爱民歌,甚至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由于他学写民歌能得民歌之真髓,故其所作流传甚广。

他的民歌体的诗,主要是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生活。比如《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二云: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竹枝词九首》其二云: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第一首写一位初恋女子在听到情郎唱歌时心理上产生的微妙变化,听歌前她似乎和情人有过小小的误会,心中有些惆怅和失望之感,听了情歌,顿时满心欢喜。诗用了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语,以天晴的“晴”谐男女爱情的“情”。第二首写一少妇托便船给在成都经商的丈夫捎信,言语中流露出她既埋怨丈夫久久不归,又渴望他早早归来的心情。第三首则用比兴手法写一失恋女子的愁怨,诗用“花红易衰”比喻男子容易变心,用“水流无限”比喻女子情意绵绵,形象生动而又切合明媚的自然景色。如《浪淘沙九首》其五,云: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其六云: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五写女工在江边濯锦定色,只是如实道来;其六写女工淘金,稍作议论。《竹枝词九首》其九也写到山区男男女女的生产劳动场面,如其九云: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歌以女人的饰物代指妇女,以生产工具和短笠代指男子,两个画面展现出农事繁忙的劳动景象。另有描绘出夔州一带的风俗人情的,如《竹枝词九首》其三: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词九首》其五云: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总之,刘禹锡的诗给人俊爽、朴质的感觉,它们明朗、晓畅而又含思宛转,饶有诗意,看似平易却耐人体味。其《秋词》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但引诗情到碧霄。(www.xing528.com)

他的诗真如排云而上的孤鹤,超群拔俗而有自己的风姿。就诗体言,数绝句成就最高,次为七律、乐府。无论何种诗体,所作都有气骨,有滋味,豪放、爽朗,词意高妙。

二、柳宗元的诗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二十一岁中进士第,二十六岁中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正字。曾为蓝田尉,不久任监察御史里行。柳宗元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顺宗即位,擢为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召还,复出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是古文家,也是中唐著名诗人,今存诗一百余首,多写在贬官之后。诗的内容、风格与他散文的某些特点相近。

他的诗,反映了谪居远地的思想感受。柳宗元同刘禹锡一样,是个有气节的政治革新家。他对那些同因参加“二王”革新受贬的战友怀着很深的感情。他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就是怀念挚友韩泰、韩晔、陈谏和刘禹锡的。诗写得凄凉激楚,愁苦无限,云: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本来大家都来到这边远地区做了远州刺史,就是令人生愁的事,谁知到了这里彼此还音讯难通,这正是诗人的“愁思”所在。其愁极海弥天,充溢辽阔荒凉的空间,也反映在诗人所见的种种物象上。第二联,实际上写芙蓉、薜荔在暴风雨中的遭遇引起了诗人心灵的悸颤。他由眼前景想到自己和好友们受压制的处境,因而在描写时,称风而曰“惊”,称雨而曰“密”,以写恶势力的强大;写风飐而曰“乱”,写雨侵而曰“斜”,足见恶势力对美好事物——芙蓉、薜荔的迫害在在处处无孔不入。诗人托景寓意,如水中着盐,了无痕迹。他的思乡名作《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则是直言思乡之愁: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宋朝陆游梅花绝句》云:“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化得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其构思与柳诗有相似处,不过陆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梅花的酷爱,柳诗抒发的是希望回到长安的迫切愿望。相比之下,陆诗开朗,柳诗沉痛得多。柳宗元的《行路难》之一写逐日渴死途中的夸父,《笼鹰词》写平日勇猛无比而秋天羽毛脱落遭到狐鼠伤害的苍鹰,都意在赞颂失败了的英雄,借题发挥,以写革新人士志向的远大、奋斗精神的可佳和作者因革新派遭到迫害而引起的愤慨。

他的诗,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就比较关注农村情况,他在永州、柳州写过一些反映农民疾苦的诗,可以《田家三首》为代表。“其一”、“其二”云: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舍眠。

子孙日以长,世世还复然。

——《田家三首》其一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厉。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田家三首》其二

“其一”用概括描写的手法写农民世世代代起早贪黑地劳作,结果是屋内空空,劳动所获都抵了租税。“其二”通过农家四邻晚上的谈话,诉说赋税沉重、官吏残暴。后二句言“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写农民恐惧心理,尤为深刻。二诗写法及其风格,有与其文《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相通处。

柳宗元描写山水的诗,更能代表他诗作的成就。他在永州写有不少山水游记,寓情于景,借山水以写性情,且描写精细、语言平实。这些也反映在山水诗中,《南涧中题》云: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此诗与游记《石涧记》相表里,写出诗人南涧漫游时貌是自适实乃索寞、悲伤的心情。苏轼称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是对的。诗从乐说到忧,实是感触无端,悲喜不定。起语二句清峭,结语二句意味深长,皆于平淡中有纡徐之致。读此诗,当思作者所说“嘻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庸讵知吾之浩浩,非戚戚之尤者乎”(《对贺者》)。

柳宗元有些诗常借助山水景象来衬写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襟怀,往往描绘出富有幽意奇趣的画面。比如《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烟销”二句不单写景生动,令人生想,还流露出诗人对渔翁潇然自得“有趋景慕”(周敬等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吴山民语)之意。末二句,苏轼以为当删,以求余情不尽。其实二句所写景、意、境界,并非读前四句即可领会者,不删亦妙。又如《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前二句写雪景而不沾雪字,可谓空灵。末二句诗中有画,直如一幅寒江独钓图。从钓翁形象,似可看出诗人在世态寒冷、宦情孤冷环境中无所畏惧的孤傲精神。

柳宗元还有一首著名的七绝《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微婉、曲折地抒发了他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alt花不自由。

诗以比兴手法写作者欲见友人而不能的怅惘心情。作者《与李翰林建书》说他在永州“譬如囚拘圜土”,《与萧翰林俛书》说他被贬以后竟“谤语转侈,嚣嚣嗷嗷,渐成怪民。饰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生,不知其端”。明白这些,我们当会深入了解到他“欲采alt花不自由”的悲愤。

柳宗元诗备众体,五古最为出色。苏轼说:“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东坡题跋》)又说李、杜以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书黄子思诗集后》)魏庆之亦云:“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诗人玉屑》)就语言平淡而意味深长而言,柳诗和陶诗确有相近之处。《田家》诗“鸡鸣村巷白”等句,又“里胥夜经过”诸句即深具渊明风味。而《觉衰》、《读书》二诗,“萧散简远,纤秾合度,置之渊明集中,不复可辨”(曾季貍《艇斋诗话》)。

除简古、淡泊以外,柳诗还有凄清、冷峭的特点。诗人胸藏幽怨,思含凄怆,悯己伤志,发而为诗,诗即情景悲凉,意境凄清,但也时露不平之气,寓冷峭于平和之中。如云: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重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别舍弟宗一》

前诗末联用李陵《与苏武诗》其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典故,言垂泪千行,如河之水可以濯缨,真是字字呜咽,凄凉无限。而首联慨叹,颈联叮嘱对方,实语含怨愤。后诗颔联是叙事,也是抒愤,寓不平于“真悲真痛”(《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陈彝语)之中。大抵柳诗中的凄清、冷峭之作,多为七言抒情诗。此类诗写景偏于选择清幽、凄冷、黯淡、萧飒的物象、场面、境界,所叙之事必为生平痛心疾首之事或终生难忘的痛苦经历,用语则平实者居多而时作比兴之词。《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谓“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即情景凄迷,“不言远谪之苦而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于二十八字中见之”(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像《岭南江行》颈联“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既写出谗讥之徒的嚣张,也写出诗人忧谗畏讥的心态和对谗讥之徒的愤恨,可谓出语冷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