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蚊类滋生地处理方法

蚊类滋生地处理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疏通城市的排污河,包括清理污泥、将河底硬化处理保持河流的畅通,使其不因堵塞成为蚊虫的滋生地。隔离和封闭滋生场所:在贮水容器、水井等可能的蚊虫滋生场所,可制作各类合适的盖子,防止蚊虫滋生。这类处理需要重复进行。间歇灌溉,定期对稻田进行灌水和排水,以减少蚊虫的滋生。蚊虫生物防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增加蚊虫天敌的数量或种类,打破这种相对平衡,使其不利于蚊虫种群的增长,从而减少和防止蚊虫的危害。

蚊类滋生地处理方法

1.环境改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学和防治专家组定义,“环境改造是环境治理的形式之一,包括为了防止、清除或减少媒介的栖生地而对土地、水体或植被进行的,对人类环境条件无不良影响的各种实质性和永久性改变。”主要包括:

(1)清除和破坏滋生点:各类容器积水是蚊虫主要的滋生场所,如罐头盒、瓶子、轮胎、盆、缸和罐等。提倡翻缸倒罐,防止雨天积水;清除废弃器具,特别是各种可能积水的废弃器具,例如快餐盒、饮料瓶等等;加强轮胎的管理,减少旧轮胎在露天的堆放,在轮胎上打孔防止积雨水。家庭、机关单位、学校要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如饮水缸、储水池严密加盖;种养水生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的花瓶花盆托盘等,每5~7天换水1次,换水时要冲洗掉植物根部黏附的蚊幼,并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对于房前屋后闲置的瓶、盆、罐、缸等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逐一翻转倒放。

(2)填塞:用泥土、石头、橡胶等物填塞或填充水坑、洼地、废弃的池塘和沟渠,防止积水生蚊。在城市中要特别注意建筑工地的临时坑洼积水;填塞植物容器,如公园中的树木上的树洞就有可能积水。机关、学校、公园及绿化景点的竹筒、树洞要用灰沙堵塞,对砍伐留下的竹筒桩,要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

(3)排水:在开挖水渠和修建堤防时应注意同时建设排水系统农业上的排水系统和城市中的污水排放系统是蚊虫的重要滋生场所。疏通城市的排污河,包括清理污泥、将河底硬化处理保持河流的畅通,使其不因堵塞成为蚊虫的滋生地。

(4)隔离和封闭滋生场所:在贮水容器、水井等可能的蚊虫滋生场所,可制作各类合适的盖子,防止蚊虫滋生。我国一些城市应用防蚊闸安装在沙井处,平时是关闭的,当有水流入时才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减少了蚊虫进入产卵的机会。

2.环境处理

环境处理是环境治理的形式之一,包括为了防控媒介,造成暂时利于它们滋生的条件的各种有计划的定期处理。这类处理需要重复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位波动,在水库或饮水和灌溉系统中,可以利用水位的波动,减少蚊虫的滋生,一般而言,水位波动的操作间隔时间应小于蚊虫幼虫的生长期。

间歇灌溉,定期对稻田进行灌水和排水,以减少蚊虫的滋生。我国进行的湿润灌溉也有类似的作用。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和杀灭蚊虫。生物防治的原则和方法在自然界蚊虫和它们的天敌是一对矛盾,在无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天敌增多则蚊虫减少,反之亦然,彼此消长,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两者数量保持一定动态的平衡状态。

蚊虫生物防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增加蚊虫天敌的数量或种类,打破这种相对平衡,使其不利于蚊虫种群的增长,从而减少和防止蚊虫的危害。为达到这个目的,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加自然界原有天敌的数量,最有效的是将人工繁殖的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大量释放或散布到自然界,相对地大大增加一个生境中的天敌数量的比例。二是从国外引入新的天敌,改变一个生境中的群落结构。

无论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包括复杂的群落结构和相关问题,生物防治需要以蚊虫生态学为基础,了解天敌的生物学特点、释放或放养天敌的数量,以及它们对防治对象和非对象生物的影响等。(www.xing528.com)

虽然在世界范围,人们对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物的物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很多研究都局限在实验室阶段,真正应用到实际并得到比较大范围推广的还是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和鱼类。

(1)鱼类治蚊:

①家鱼治蚊:在我国利用家鱼防治蚊虫中,稻田养鱼占首要地位,主要以鲤鱼为主,其次为草鱼,或两者混合放养;近来也有放养罗非鱼。据部分省的监测结果,放养稻田按蚊幼虫密度和伊蚊幼虫密度,比对照稻田均有明显下降,最高可达80%。

食蚊鱼治蚊:包括柳条鱼、斗鱼青鱼等。在福州城市建筑工地的地基和地下层积水中放养鲶鱼发现:在放养1周后蚊虫幼虫的密度迅速下降,养鱼区在观察期间幼虫和成蚊密度平均为4.6条和12.3只/人工小时,平均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8.7%和90.5%。大型莲花缸、池,可放养食蚊鱼,也可投放双硫磷等有机磷缓释剂。

(2)病原微生物治蚊:根据营养细胞的鞭毛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他特性,苏云金芽孢杆菌可划分为40个血清种和54个血清型亚种。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伴孢晶体蛋白至少对脊椎动物中4个门和节肢动物门中9个目的有害生物有活性。1977年从以色列分离到血清型H-14,对蚊、蚋、白蛉幼虫有速效,无残效,但对蠓类和家蝇幼虫无作用;少数苏云金杆菌产生外毒素血清,对家蝇亦有毒性。

①苏芸金杆菌血清型14:是比较广泛的细菌杀虫剂,它的杀虫原理是蚊虫的幼虫取食了苏芸金杆菌,其伴孢晶体对蚊虫的中肠上皮细胞具有毒性,从而发挥毒杀作用。国内外有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的研究和应用报告表明,苏芸金杆菌血清型14对伊蚊幼虫的毒效最高。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次之,对按蚊幼虫的毒效比较差。

②球形芽孢菌对蚊虫幼虫的作用原理类似苏芸金杆菌血清型14,但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蚊谱比较窄。对库蚊和按蚊的幼虫有较好的毒杀作用,但对伊蚊幼虫的作用就比较差。

③病原真菌:大链壶菌对蚊虫幼虫的感染性高、不污染环境、对水中非靶标生物一般无害,能在水体中自然循环,也容易培养,因而是有前途的生物防治物,但大规模应用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3)昆虫治蚊:有些水生昆虫是蚊幼虫最普通的天敌,如巨蚊、龙虱、松藻虫、划蝽、负子虫等。

(4)中剑水蚤治蚊:中剑水蚤是一种桡足类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捕食1~2龄的蚊虫幼虫。

(5)转基因昆虫的研究现状:利用转基因昆虫防治害虫,是害虫基因防治的方法之一,它是用遗传工程方法,体外连接昆虫转座子、对昆虫有害基因和启动子,构建一个复合转座子(TAC)。在昆虫转座子的引导下,TAC插入昆虫基因组,形成转基因昆虫。转基因昆虫与野生昆虫交配,TAC随着昆虫转座子的自然扩散传递到子代,并在后代中迅速扩散,经过几个世代,TAC扩散到靶昆虫种群的所有个体。TAC中的对昆虫有害基因在启动子的调控下表达,使害虫种群/自毁。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利用转基因昆虫防治害虫成为害虫基因防治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能够实际用于害虫防治的转基因昆虫还没有一种构建成功,但在昆虫转座子、对昆虫有害基因和专一启动子研究方面已取得迅速进展。

(6)蓝藻:浮于水面,是一类光合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水体,有利于蚊幼特别是按蚊幼虫吞食。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WHO/TDR)把这方面的研究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他们在试验室构建转入含有球形芽孢杆菌蛋白基因穿梭质粒的鱼腥藻A.subtropic(pDc26),在9.41×105cells/mL浓度以上时,48小时可杀死99%~100%蚊幼虫;9.13×104cells/mL浓度时,4天可杀死99%以上蚊幼虫。连续观察2个多月,该基因工程藻仍有明显杀蚊效果,比单独使用球形芽孢杆菌杀灭蚊蚴有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延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