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者的淡定与执著:实现印象

智者的淡定与执著:实现印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制片人聂丛丛却说阎崇年为栏目做出了奠基性、里程碑意义的贡献。采访约定在6月6日下午。人世间是确有智者在的。智者,给人精神的照耀,如醍醐灌顶,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百家讲坛》让阎崇年走近大众,成为家喻户晓的学者明星。他首次向记者披露了走上《百家讲坛》的前因后果……他把自己定力十足的执著归结为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农耕文化铸就了他勤劳的骨骼;海洋文化成就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精神。

智者的淡定与执著:实现印象

很早就想采访阎崇年。不仅因为在电视上听过他的许多讲座,还因为他被称为“百家讲坛第一人”的身份。其实,《百家讲坛》并非自阎崇年始。在此之前,2001年节目就开播了,杨振宁、比尔·盖茨、霍金等大牌科学家都讲过。但是,制片人聂丛丛却说阎崇年为栏目做出了奠基性、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因为从他开始,《百家讲坛》摸索出一条由一位主讲人用通俗活泼的方式按照电视规律讲述历史文化专题的路径——主讲人制度。

可是,联系阎崇年颇费周折。因为纪连海跟他是朋友,难题在忽然间就迎刃而解了。采访约定在6月6日下午。上午他还有讲座。地点的选择也颇具“阎氏风格”,在京城唯一的“国石馆”里,有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大国石相伴,与古色古香的古典红木家具亲密接触,在喧嚣的大都市里,竟还有这般宁静的处所,恍若置身桃花源中。走下“讲坛”的阎崇年,笑得还是那么儒雅、那么亲切。

我说,网上关于您的东西太多了,咱不聊那些。聊生活、聊人生,我们想探究您为什么能“所以然”?他笑了,说你想挖独家的东西?那就聊着看吧。

人世间是确有智者在的。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有时,这可能是一句客套话。但对于那天的我,确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智者,给人精神的照耀,如醍醐灌顶,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

我们是从一日生活聊起的。阎崇年每天4点钟起床,干到7点,工作3个小时。吃完早点,从8点到12点,又干4个小时。下午2点到6点,又干4个小时,这就11个小时了。晚上,至少还得干两个多小时。他一天工作4个单元,十几个小时。他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大年初一还要工作!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震惊!这是一位80岁学者的作息时间?这分明是“工作狂”,是“超人”么。谁受得了呀?

我问他,这么干,您能顶得住?您就没有疲倦的时候?

他说,习惯了。疲倦还真没有。如果有,我会调整的。

难怪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到《大故宫》,几十部专著,像泉水一样咕咚咕咚往外冒。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位耄耋学者,像钢铁机器一样地高速运转呢?

阎崇年到祖国宝岛台湾讲学,他与星云大师纵论“人生三百年”,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星云大师主张“人生三百年”。犹如倡导“禅茶一道”,大师是不点破禅机的,只是让你“吃茶去”,“吃茶去”,还是“吃茶去”,全靠你自己去“悟”。阎崇年对星云大师说,我冒昧地给您的“人生三百年”做个注。大师说您请讲。他说,别人一天工作2个单元,8小时,你一天工作4个单元,十五六个小时,多出一倍。这就把别人的100年变成了200年。别人一周工作5天,你工作7天,一年52周,还有法定节假日,你也用来工作,不就变成300年了吗?星云大师会心一笑,说你也这样啊!

人,生而平等。似乎是天赋人权。来这个世界报到,你就领了人生的单程票,一去而不复返。只要你还活着,就每年派发你365天,每天给你24小时,分秒不差,绝对平等。但是,如何利用这一天一年?那就差老鼻子啦!为什么说人生有境界?超然才是境界。(www.xing528.com)

阎崇年说,人生百年,100年能活出300年的质量,活得就值了。

有人说《百家讲坛》火了一个阎崇年。这话得分两头说,《百家讲坛》成全了阎崇年,阎崇年也成全了《百家讲坛》。因为,在上《百家讲坛》之前,阎崇年已经是著名学者了。在全国清史界、在世界满学界,没有不知道阎崇年的。《百家讲坛》让阎崇年走近大众,成为家喻户晓的学者明星。

阎崇年说,一切都讲机缘。我又特意查了“机缘”这个词儿。机是时机,缘是因缘

他首次向记者披露了走上《百家讲坛》的前因后果……他的人生实践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机缘来了,你推都推不掉!

因为,50年,阎崇年只凿了清史研究这一口井。他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当然了,选错了,你可以再选。嫁错了,也能再嫁。但是,你在一个点上凿50年,与在5个点上各凿10年,它不一样啊!影响你人生方向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有的孩子工作以后,不停地跳槽,成了“跳槽控”,这不好。一旦选准了,关键在坚持!哪个职业、哪个方向都会有重重困难,一遇到困难就“跳”,你很难成事。

阎崇年选择了清史研究,他遇到爬不过去的坡,多了。仅大的冲击就有3次:1963年,因为走“白专道路”被“下放劳动”3年。1966年,“文革”10年动乱。上个世纪80年代全民经商,领导找他谈话,让他“下海”办公司。

他呢,顺应天时巧应付,“下放”读了3年线装书。“文革”他当“逍遥派”,读书10年,写出《努尔哈赤传》。面对“办公司”的压力,他说干这行就准备受穷,做个学者没想发财。就是不凑那个热闹。

性格决定命运。他把自己定力十足的执著归结为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农耕文化铸就了他勤劳的骨骼;海洋文化成就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精神。

阎崇年的书房名曰:“四合书屋”,他解释说,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是谓“四合”。我主要研究清史,因为明清史不分家,所以就看了很多明清的人物传记。感悟了那么多历史人物的成败悲喜,最后总结成两个字就是“四合”。一个人要做成事情,必须四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