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国近现代史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国近现代史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开始,它宣告了以革命武装推翻中国的反动统治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开始。会议指出,作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执行了很严重的机会主义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国近现代史论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征服和杀绝。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顶着反革命的逆流,继续投入战斗。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当时,共产党所控制的军队都集中在江西的九江、南昌一带,其中有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周士第领导的第四军二十五师,他们都属于第二方面军。另外,在南昌还有朱德指挥的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的两个保安队。就当时的军事形势来说,南昌的敌军比较薄弱,起义队伍在南昌的兵力超过敌人将近两倍,这种局势有利于武装起义取得成功。

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正式爆发。起义部队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消灭了反动军队3000余人,占领了南昌。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共产党人为主体、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革命委员会,它宣布继承北伐革命未完成的事业,反对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并且通缉蒋介石汪精卫。南昌起义震动了全中国,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派兵前来镇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广东,以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10月初,起义部队在广东湖汕地区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遭到严重损失。保留下来的小部分起义部队已无力进军广州,便在广东省三河坝地方分兵,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与当地起义农民结合,一部分由朱德和陈毅率领,转向湘南,进行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国人民中树起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鼓舞了在黑暗中痛苦挣扎的人民大众。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开始,它宣告了以革命武装推翻中国的反动统治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开始。

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中共中央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确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瞿秋白代表临时常委在会上作报告,指出国民党已与共产党分裂,中共再也不能以退让来争得民权,而应发动土地革命,共产党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斗争。具体方针有三点:第一,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揭穿汪精卫假民主主义的面具;第二,由下而上地争取群众;第三,在革命暴动中组织临时革命政府。这三点强调了领导权、依靠群众和武装斗争建立政权等重大问题,是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的结果。八七会议虽然只开了一天,但它解决了中共党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会议指出,作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执行了很严重的机会主义的错误。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指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会议确立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认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建立革命的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八七会议在革命失败的时刻扭转了党内的混乱局面,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领导,制定了新的战略策略,有利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会议的不足之处,是对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缺乏认识,因而使党内的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滋长,为以后“左”倾错误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要求各地发动农民暴动,夺取乡村政权,实行抗税、抗捐、分配土地。8月18日和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召开会议,根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和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最后决定在湘赣边界起事,然后进攻长沙毛泽东是以中共特派员身份回到长沙领导秋收起义的,被任命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起义,组成中国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下设四个团,约5000人。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分三路发动进攻:第一路从安源出发,进攻醴陵浏阳,但在浏阳受到强敌围攻,人员损失了三分之一。第二路从江西修水出发,进攻平江县的龙门厂,但在攻打金坪时受挫。第三路从铜鼓出发,进攻浏阳等地,也在敌军反攻下受挫。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文家市集中。(www.xing528.com)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他主张放弃进攻长沙,把剩下的部队转移到山区和农村,以保存革命力量。总指挥卢德铭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会议最后决定向山区和农村转移。20日,部队离开文家市,沿罗霄山脉向南进军。在江西萍乡县芦溪,起义部队遭到敌人伏击,总指挥、共产党员卢德铭牺牲。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这时部队已不足千人。前委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连队建立党支部,班排设党小组;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内民主制。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提高了部队素质,为开辟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10月初,起义部队在江西宁冈县的古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提出建立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争。虽然当时还未意识到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但实际上迈出了走向这一道路的关键一步。随后,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将革命旗帜插上了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再次在广州发动起义。南昌起义后,国民党粤系和桂系军阀为争夺地盘,爆发了粤桂战争。张发奎的粤军主力调往肇庆梧州一带,广州市内兵力空虚。中共广东省委决定12月13日举事,以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为总指挥,叶挺为军事总指挥。起义前,广东军阀张发奎得知消息,急调部队返回广州,于是张太雷等紧急应变,提前两天举行了起义。

12月11日凌晨,叶剑英所部教导团首先发动起义,接着,工人赤卫队抢占了公安局。张发奎的警卫团也调转枪头,投入到起义行列。经过两个小时战斗,起义军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广州苏维埃诞生,发布政纲,规定提高工人、农民、士兵和一般劳动贫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

广州暴动的成功,惊动了中外反动势力,他们联合起来镇压起义。英、美和日等国陆战队急忙登陆镇压起义工人。张发奎和李福林等军阀急调三个师的陆军,外加海军警察和民团武装,从西、北和南三面围攻广州。起义部队在市区与敌人展开巷战,经三天三夜奋战,起义部队损失巨大,张太雷在战斗中牺牲,起义领导者决定退出广州。13日,敌人包围了被分割在市区的各起义部队,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广州起义失败了。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又一次尝试。但是,这次起义再一次证明,当革命低潮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夺取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是行不通的。

在广州起义的同时,湘赣边界井冈山地区的革命游击战争不断发展,工农革命军吸收了袁文才和王佐的地方武装。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组织为了总结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回答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在茅坪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批判了右倾悲观思想,提出了发展党组织、加强军队建设、深入土地革命、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等项任务。当时,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来犯,红军依托根据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术,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基本原则。1928年6月,经过龙源口战役,红军打败了江西敌军杨池生和杨如轩的进攻,根据地扩大到宁冈、永新和莲花3个县,以及吉安和安福等地的部分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