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充分可能

中国近现代史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充分可能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保证。无产阶级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奠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它有半社会主义性质。这三条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充分可能

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有了充分的可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铺垫了通往社会主义的大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和条件,而且也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基础和条件,它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条件。

1.在理论上,有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毛泽东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反复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共产党的总任务是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为此,他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再次强调,“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由此可见,在全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为我们进到社会主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还指出了中国革命在全国基本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一理论清楚地指明: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这是经济上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限制政策,必然要受到资产阶级在各种制度和各种方式上的反抗,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大资本家。因此,限制与反限制,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解决。

2.在政治上,有着使中国迈进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

(1)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的领导权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威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不仅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保证。

(2)无产阶级建立的国家政权,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后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虽然当时的国家政权性质,按照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还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性质,但是,这时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承担着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因此,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实质上又起着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保证。

3.在经济上,有着建立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就在发展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就有了兵工、纺织、炼铁等数十种国营小型企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大生产运动根据地的国营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而不断占领和接管大中城市,陆续没收了一些官僚资本,使高度集中、垄断的官僚资本直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来源。到全国解放前夕,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资本约占中国全部资本的三分之二,占全部工业、交通、金融和贸易等近代企业资本的80%,财富积累达200亿美元,对如此庞大的官僚资本,按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的将其没收,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到1949年底,已没收官僚资本企业达2858个,拥有产业工人15万余人。同时,对1000多家外国在华企业也作了有区别的处理。无产阶级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奠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www.xing528.com)

(2)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这种对私人资本主义实行利用和限制的政策,一方面有利于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限制了私营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倾向。其结果是加强了私人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为把它们逐步地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创造了条件。

(3)引导个体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中的主要一项,在农民获得土地以后,“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和中央、省、市、县(区)的合作社的领导机关”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这种合作社虽然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但是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它有半社会主义性质。这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必将向着完全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形式发展。

这三条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4.在组织上,有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了一套组织领导系统,并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的、立场坚定的、经验丰富的和德才兼备的骨干,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5.从国际环境看,当时,美帝国主义对在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只有苏联援助我们。

面对这种国际形势,如果我们国家不建立自己强大的经济,就难以打破美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因此,我们必须振兴自己的经济,而振兴经济,只能以苏联为榜样,走社会主义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