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时期的动力问题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时期的动力问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洋务派认为,国家外御强敌的“自强”就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政府的需要是工业化的动力,所以洋务时期的工业发展路线是政府主导的机船路矿路线。对于工业发展动力的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多种面相,面对今天的选择,这些多面相的历史经验或许能启示我们应当更加审慎对待这些选择。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时期的动力问题

工业发展动力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间接关系到工业发展的模式。洋务派认为,国家外御强敌的“自强”就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政府的需要是工业化的动力,所以洋务时期的工业发展路线是政府主导的机船路矿路线。北京政府时期,市场需求成为工业发展动力,所以这个时期的工业发展路线是市场推动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路线。南京政府时期,基于政府建构民族国家的信念以及时局的约束,混合型的需求成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在工业化中贯彻以国家资本为主、民营资本为辅的工业发展路线。

那么,工业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市场需求和政府需求。[7]由此工业发展路线也有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市场主导的工业发展动力来自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有效需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凯恩斯所谓的三个心理因素外,还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等,而对这些问题的调节显然超出了市场的范围。以本段史实为例,中国近代市场对工业品有效需求不足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甚至自然资源的根源,而市场的自我均衡能力面对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往往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也是工业发展的动力,由此推动的工业发展是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路线。其往往体现着主权者的需要,大多情况下并不响应社会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这种工业发展路径迟早会面临可持续性的困难,当然,可持续性困难具体到来的早晚还取决于政府的控制能力。例如洋务派兴办的官办工业在清末财政日益恶化的条件下最终难以为继,而1950年代后新中国的工业化则采取取消市场,由政府统一划拨的方式把大量的社会剩余(尤其是农业剩余)投入到重工业领域,同时辅之以广泛的社会、政治控制,最终建立了一个可观的重工业体系。

至于工业发展的动力究竟应当来源于市场的有效需求还是政府需求,从经济性角度看,市场需求推动的工业发展提供的是有效供给,效率较高;而政府需求推动的工业发展则可能提供无效供给,甚至产生与之相关的浪费、短缺和政府的道德风险,成本可能昂贵。但政府需求推动的工业发展的优点同样明显,即可以实现跨越式工业结构的调整。(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抗战以前的南京政府秉承孙中山的经济思想采取了一种混合型动力机制,即市场需求和政府需求的组合,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组合;但可惜被战争打断,在战争中又被扭曲为官僚资本对经济的统治。

对于工业发展动力的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多种面相,面对今天的选择,这些多面相的历史经验或许能启示我们应当更加审慎对待这些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