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展概述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展概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发展被公认为是近代工业化中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所取得的工业成就得到了不论是史学界还是经济学界,国内学界还是国外中国史学界的充分肯定,这也说明该阶段工业增长是显著的,有目共睹并且有据可查的。通过观察章长基对15种重要工业品的估值情况,我们发现经过战争中间和战后的高速增长后,在1922年间有一个短暂的调整期。此外,该时期工业的利润丰厚。

民国工业变迁:1912~1936,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展概述

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发展被公认为是近代工业化中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所取得的工业成就得到了不论是史学界还是经济学界,国内学界还是国外中国史学界的充分肯定,这也说明该阶段工业增长是显著的,有目共睹并且有据可查的。在此,不妨简短回顾一下这个阶段取得的工业成就。

首先,工业增长迅速。以雇佣30人以上的工厂数为例(不包括天津的工厂数),1913年共有279家,到1925年增加到1457家,而到1929年更增加到了2532家。[1]1929年的工厂数目比1913年增加了8倍有余。另据赵德馨先生估计,1912—1920年间,棉纺、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矿冶等8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22.8%、3.5%、36.7%、12.3%、11.9%、8.0%、9.0%。而按8个行业投资额加权,年增长率为13.8%,若除去矿冶业,则年增长率为15.3%。

过去有许多学者认为,近代工业的高速增长随着战争的结束也就结束了。但根据一些数据显示,这其中只是有一个小的停滞期,大约在1923年左右,之后工业增长复又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以下是潘君祥对1921—1927、1927—1931和1931—1936年三个时段7种工业品的年均增长率的一个估算,见表3—1。

表3—1

棉纱、棉布、缫丝、面粉和水泥是产量指数;机纸是产值指数;电力是发电容量数。
资料来源:潘君祥:《近代中国国情透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从以上的估算中,不难看出1921—1927年间7项工业品中有6项增长快于1927—1931年,而全部7项都快于1931—1936年的增长速度。从这些数据的绝对增长率和纵向比较的相对增长率都难以得出,战争之后快速增长马上停止的判断。(www.xing528.com)

如果从章长基(又经常译为张约翰)的估计来看,这一点则更清楚。章长基对1912—1927年的15项重要工业品进行了逐年的估算,见表3—2。

表3—2 中国15种重要工业品的生产(1912—1927)

15种工业品指煤、铁砂、生铁、钢、锑、铜、黄金、汞、锡、钨、棉纱、棉布、泥、原油和电力。
资料来源:章长基《1912—1949年中国的工业生产》,载于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310页。

通过观察章长基对15种重要工业品的估值情况,我们发现经过战争中间和战后的高速增长后,在1922年间有一个短暂的调整期。而调整期结束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因此,可以认为在1912—1926年间工业增长始终保持了一个较快的速度。

其次,民营工业表现出色。1913年到1920年间,民营工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90%,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官营工业资本和外国工业资本的增长速度。1911—1920年间,官营工业资本年均增长率只有3.44%,在1913—1920年间外国工业资本年增长率也只有4.82%。而且民营工业资本在工业总资本中的比例在此期间不断上升,由一战开始时的30%多增至1920年时的42.3%,[2]几可与外国工业资本分庭抗礼。

此外,该时期工业的利润丰厚。吴承明先生认为该时期之所以称之为黄金时代,更主要是因为其利润大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