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工业的变迁:1912~1936

民国工业的变迁:1912~1936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工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可分为三个时期。此外,这个阶段还留下了许多研究民国工业发展的宝贵的统计资料。这些研究为正确认识民国工业发展中的市场因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商会、商事裁判及其他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也大大扩宽了工业史研究的范围。通过对当代民国经济史及其相关研究文献的简单回顾,可以说,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已经为近代工业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坚实的支撑性成果,例如上述四个方面的进展。

民国工业的变迁:1912~1936

民国工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解放以前,在这个时期,老一辈学者对民国工业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写作了许多针对民国工业发展的理论性和实证的论著。比较有名的有龚骏撰写的《中国都市工业化程度之统计分析》,1944年由刘大均撰写的《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何廉、方显庭撰写的《中国工业化的程度及其影响》,1945年简贯三撰写的《工业化与社会建设》以及孙中山发表的一些关于民国工业发展的谈话和演讲。此外,这个阶段还留下了许多研究民国工业发展的宝贵的统计资料。除了前述的龚骏以外,刘大均在1937年发表的《调查中国实业报告》以及巫宝三对国民所得的调查都为民国工业史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这个阶段的工业化研究做得很实,往往和实证相连,和实践相连,毕竟刘大均等人本身就是工业化的设计者和推进者之一。

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以前,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与近代工业史相关的数据清理工作,例如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以及其他人的一些经济史资料汇编,这为其后的近代工业史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转变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时期,还开展了针对一些工业行业、一些著名的工业企业的资料整理工作,也为从局部和个案认识民国工业状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材料。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点逐渐从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中国经验的支持,转向以现代化为指向的重新诠释史料,以期能通过对近代经济史的不断发掘、整理与抽象,客观地勾勒出150年来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足迹,析出其中的某些经验和教训,以供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进行反思,求得实现某种现实超越或者创造性转化的可能。这种学科思路的转换,使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近代工业史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其中也包括不断引进的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个时期,对民国工业史的研究相比以前有了很大转变,这些转变体现在:

首先,工业史的研究逐渐转向以市场研究为中心。在这方面许多新老专家都写作了大量出色的论著,代表性的有吴承明、刘佛丁、杜惟诚、王玉茹、张东刚和赵德馨等。同时,近代市场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对近代各个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这些研究为正确认识民国工业发展中的市场因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经济理论和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结合日趋紧密。发展经济学、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在近代工业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www.xing528.com)

再次,经济史的研究也在向微观化拓展,在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学界越来越关注对近代企业组织的研究,或通过个案考察,或对局部、阶段企业组织进行分析。这些研究为工业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微观基础。

最后,对近代经济制度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关于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出现,代表性的有徐建生、虞和平、朱英等人的文章和著作。此外,对于商会、商事裁判及其他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也大大扩宽了工业史研究的范围。

通过对当代民国经济史及其相关研究文献的简单回顾,可以说,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已经为近代工业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坚实的支撑性成果,例如上述四个方面的进展。但是,在这些相关文献中,直接以民国工业发展为主题的并不多,从近期出版的学术著作来看,只有少数的几本,例如王玉茹、刘佛丁、张东刚编著的《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以政府的行为分析为中心》,杨德才编著的《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此外,还有少量以此为主题的论文

总体来说,这个领域的间接性成果很多,这是研究本论题的一个优势;但直接以此为主题的又较少,这又是本书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此外,由于近代中国统计技术不发达,以致相关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或者缺失,或者精准度不够,不同专家的估值有时差距又较大,因而,数据资料的收集、比对和取舍也是该论题研究的一个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