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中心到相对的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

从中心到相对的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个以事实上的等级制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社会里,尽管也存在某些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如前文中所说,“忠”、“孝”、“礼”、“义”、“仁”等价值观念,曾长期作为中国许多民族和阶层共同信奉与遵守的行为规范,但由于各个社会阶层或人群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各异,因此其需要和利益也存在程度不等的差异。

从中心到相对的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

二、价值观概念的划分

价值观概念的划分,可以从三个层面予以把握:

从形式角度来看,价值观是特定文化体系中的所有成员,对事物的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情感、意志等观念因素的集合,因此关于价值的思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判断或评价思维的时候,遵循的就是不同的价值思维形式,所依据的就是不同的价值标准。譬如,当我们斟酌是否参与某项政治活动时,所依据的主要是我们的政治信仰或信念标准;在判断是否应该喜欢某个异性时,所依据的主要是我们的审美和情感标准;在决定一件困难的事情是否做下去时,所依据的主要是我们的理想和意志标准;等等。(www.xing528.com)

从内容角度来看,价值观是特定文化体系中个体和群体所追求的不同精神目标的集合。价值观反映了特定社会中不同个体与群体的地位、需要和利益特征,以及人们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在一个以事实上的等级制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社会里,尽管也存在某些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如前文中所说,“忠”、“孝”、“礼”、“义”、“仁”等价值观念,曾长期作为中国许多民族和阶层共同信奉与遵守的行为规范,但由于各个社会阶层或人群(如按照职业、党派、社团、年龄、性别等标准划分的人群)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各异,因此其需要和利益也存在程度不等的差异。譬如,在中国大陆电视艺术的传播中,传播者群体的利益取向可能聚焦于收视率(其实质是广告收益率),投资商群体的利益取向可能聚焦于商品品牌宣传效果(其实质是商品销售利润率),节目受众群体的利益取向可能聚焦于娱乐或认知效益(其实质是实现文化的习得、交流与认同),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利益取向则可能聚焦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效果(其实质是促进社会组织的有序和稳定)。由于这些利益取向的差异,各个人群为实现自己利益而采取的行为途径与方式,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传播者与投资商群体可能采用利益交换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电视受众群体只能通过舆论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行政管理者群体则可能通过行政权力干预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此等等。

从功能角度来看,价值观是特定文化体系中,个体与群体对各种事物及其关系进行评价的多样化标准的集合,是人们心目中权衡事物轻重得失的天平和尺子。如前所述,由于一个文化群体中不同个体与亚群体的地位、需要和利益各不相同,因此其价值标准也一定是多元化的;这些标准的有机结合即构成特定文化体系的价值标准系统,这个系统决定着其所在文化体系的总体类型特征。譬如,由于中国在其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实体,在这个实体中,无论属于何种(狭义的)民族、阶层或地域人群的国民,大多持有“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因而在历史上,中国人的“国家”(country)观念表现得犹为鲜明而强烈;相对而言,作为民族国家的西欧各国形成历史比较晚近,其文化的一致性较强,因而西欧居民的“国家”概念相对淡漠——有人指出,欧洲经济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属于这个共同体的各国货币之所以能够统一,属于这个共同体的各国边界之所以能够彼此开放,民族国家形成较晚因而国家观念较为淡漠,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