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画概论:定义与观赏性

动画概论:定义与观赏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动画片里面,你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工具而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毫发无损地从高处坠下,就像亚特·巴比特所说:“动画的每项规则都是为了打破而存在。 ”图1-3三维动画1.1.2动画之“观赏性”在诸多的动画定义中,对于“运动”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动画的观赏特质。

动画概论:定义与观赏性

1.1 动画的定义

1.1.1 动画之“动”

img2

图1-2  《变形金刚

对于动画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世界各地的动画机构以及动画大师对动画的理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本书分析、综合了一些关于动画的定义,总结出大致有下述几种观点:

例如动画大师布莱尔曾说:“动画是绘画和拍摄一个形象的过程,该过程让一个人、一只动物或者一个非生命体处在连续的姿势上,以创作好似生命般的运动。 ”此种定义偏向于强调动画是一个运动过程。

世界动画组织在1980年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会议上,关于动画曾作出这样的定义:动画艺术是指除使用真实之人或事物造成动作的方法之外,使用各种技术所创作出的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所创造出的动态影像。由此可见该种定义偏向于强调动画是一种动态影像。

类似的动画定义还很多,被广泛引用的动画艺术家诺曼·麦克拉伦对动画的著名论述,也正是表达了这一观点。“动画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每帧之间发生的事情比发生在每帧上的东西更重要。 ”这个定义较为明确地表达了动画的核心意义和内涵。但无论属于哪一类型侧重点的定义,其实均指向同一个共性,即动画的运动本质,离不开“运动”这一核心。

当然,动画之“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动”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动画中所创造的运动虽然超乎寻常,但又是合情合理的。它是以我们的生活经验作为蓝本,将人类的运动进行提炼、夸张、想象等创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和模式。因此,在动画片里面,你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工具而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毫发无损地从高处坠下,就像亚特·巴比特所说:“动画的每项规则都是为了打破而存在。 ”

img3

图1-3 三维动画

1.1.2 动画之“观赏性”

在诸多的动画定义中,对于“运动”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动画的观赏特质。所谓观赏性,不是指单纯的追求唯美的画面,而是指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更好地借鉴影视艺术表现手法,让动画更有看头。

动画片的最小单位——帧,即以一定速度连续播出的静止画面,由于视觉暂留的现象,使我们看到了运动的画面。那么作为一幅幅静帧画面的时候,首先是美术层面上的一种创作,因此动画必须具备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美感。无论是当今流行的电脑三维动画(见图1-3 ),还是让人惊艳的油画动画、剪影剪纸动画(见图1-4 )、水墨动画(见图1-5 )等,类别繁杂的优秀动画片,都无一例外地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美感。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动画的发展过程当中,或多或少地借鉴了一些绘画创作的手法。例如在由我国自主创作的动画当中,有许多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绘画特色,其中水墨动画就是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山水,其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可以说每一幅静帧画面都堪称佳作。早在1960年7月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见图1-6 )就是取材于齐白石的水墨鱼虾,动画片一经推出,立即震惊世界,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学派”的地位。

img4

图1-4 剪纸动画

img5

图1-5 水墨动画

img6(www.xing528.com)

图1-6  《小蝌蚪找妈妈》

img7

图1-7 手冢治虫

对于动画美学体系的发展,日本则作出了另一个卓有成效的贡献——把影视艺术中的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在动画当中,灵活地运用蒙太奇语言和各种叙事方式,使得动画的表现更加直观、具体、有趣和活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能迎合受众的观赏心理。一般认为,自1947年,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见图1-7 )的《新宝岛》 (见图1-8 )首次把影视视听语言应用在动画当中,其基本特点为:引入电影视听语言中的特写、全景、广角等电影分镜手法,并且具有页内分格的形式以及拟声词等特有符号体系,并随着时代的推移,其手法愈显多元和成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的这一动画创作传统,也是造就当今名动世界的动画大师宫崎骏(见图1-9 )的动画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img8

图1-8  《新宝岛》

1.1.3 动画之“生命与性格”

img9

图1-9 宫崎骏

长久以来处于动画垄断地位的迪斯尼王国,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优秀动画片,同时我们也记住了数不胜数的经典动画角色。有趣的是,时至今日,已81岁高龄的老鼠米奇(见图1-10 )依然为世界各地的人民所喜爱,并且每年都为迪斯尼公司创造着惊人的财富,号称世界上“最富有的老鼠” 。被众多动画明星包围着的迪斯尼王国将在现实中演绎一个让世人惊叹的不灭神话。正如迪斯尼王国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先生自己所说的一样:“动画只有获得生命力与性格时,它才能被观众认同,并为之感动。 ”这恰恰是迪斯尼王国不败的秘诀。世界人们需要的动画明星,不仅仅要有一个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种魅力四射的性格,让不同时代的观众在同一角色面前,依然能开怀大笑,依然能有所共鸣(见图1-11 )。而这种生命力的获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孤立的赋予,它其实是整个创作体系中的灵魂,在创造之前就已经融入创作的每个细节,生命就在每个细节的完善中渐渐地丰满,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站的旅行,生命力顽强的动画始终会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漫长的岁月中让自己的性格得到一点一点的改变,能够陪伴着不同时代的人走向成长。

以上是从三个方面由外到内地阐述了关于动画的一些本质属性,其实动画的定义是很宽泛的,其内涵也可以有多层面的延伸和拓展。随着动画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的领域和关注的焦点,必然会有更多的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定义被概括、总结出来。

img10

图1-10 米老鼠

img11

图1-11 加菲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