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动画概论》精要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动画概论》精要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使用赛璐珞片制作动画的流程被称为传统动画制作流程。一部动画片的制作完成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它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本教材将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划分为下述几个步骤:1.企划企划可以理解为策划。因为在现代动画制作业中,通过使用扫描仪、数码相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动画概论》精要

2.1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动画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长的时间,其制作的方式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以赛璐珞片的发明、电脑图形图像技术运用作为各个时期更换的转折点。最古老的动画制作方式——每一帧的画面都必须要完全重新绘制,即若需要完成一部10分钟的动画短片,就得画出14400张原画,非常耗时耗力耗金钱,而赛璐珞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省掉了重复绘制一些固定的背景或画面细节的步骤,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动画制作的速度,也使得动画制作实现产业化成为可能。一般来说,使用赛璐珞片制作动画的流程被称为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下面介绍一下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在基本的制作步骤上,传统动画与现代动画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存在一些差异。一部动画片的制作完成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它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本教材将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划分为下述几个步骤:

1.企划

企划可以理解为策划。动画制作公司、发行商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商共同策划、开发何种动画片,对其市场预测、开发的周期、资金的筹措等多个问题作周全的考虑和研究,达成共识,为成功的制作动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美国的动画制作公司来说,他们会先制作作品的精华短片( Pilot Film ),这是说服赞助商投资时的主要利器;但是在日本,动画公司通常没有制作Pilot Film的经费,往往是以纸张形式的企划书或脚本呈交给赞助商,因此在投入正式制作之前,有可能脚本就已经是比较完整的了。因为动画公司普遍认为:越让赞助商了解原案作品的“有趣之处”就越能够打动赞助商的心,从而得到制作经费。

2.文字剧本

开发计划制订以后,需要有合适的文字剧本,这个任务一般由编剧来完成。编剧可以自己创作剧本,也可借鉴、改编他人的作品。编剧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感受,才能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不管是创作,还是改编,剧本不等同于小说,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但总体上要求人物出场时的环境、动作、对白等需要通过文字叙述清晰。

3.故事脚本

剧本确定以后,要将其改成故事脚本,也就是用图形语言来描述剧本,进行再创作。故事脚本是以图像、文字、标记说明为组成元素,用来表达具体的场景,即以图像呈现的脚本——分镜图(见图2-1 )。在故事脚本中,每一幅图中的人物、背景、摄影角度、动作可以通过简洁的图画形式绘出,不需要像真正的动画稿那么详细,但是对白、音效需要标记清楚,计算出相应的时间,标记好要应用的镜头、特效,比如推特写、逆光等。日本的分镜图多为竖向,欧美多为横向的表格( storyboard) (见图2-2和图2-3 )。

img87

图2-1 分镜头剧本

img88

图2-2 storyboard

img89

图2-3 欧美风格的分镜头

4.造型与美术设定

要求动画家根据故事的情节以及前期策划,创作出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见图2-4 )。可以使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进行人物造型的塑造,但要求具备一定的特点,又不能太过于复杂,而且各个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造型都要交待清楚,以便为表现人物运动时作参照。

5.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见图2-5 )侧重于人物所处的环境,是高山还是平原,屋内还是屋外,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一般而言,剧本中提到的场景基本上都是需要设计出来的。

img90

图2-4 人物造型设计

img91

图2-5 场景设计

img92

图2-6 彩色背景

6.构图(www.xing528.com)

有了故事脚本、场景设计、人物造型之后,是不是可以画动画了呢?当然不行。在此之前还有个构图的过程,它的目的是生产作业图。在作业图中需要比较详细地说明人物是如何活动的,比如人物的位置、动作、表情,还需要标明各个阶段要运用的镜头。概括而言,在这个阶段,是需要分工合作的:一部分工作者画出人物和角色的姿态;一部分工作者画出背景图,让故事人物可以在背景中运动;一部分工作者标示出所要运用的镜头。

7.绘制背景

动画的每一帧基本上都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分是背景,上部分是角色。背景是根据构图中的背景部分绘制成的彩色画稿(见图2-6 )。

8.原画

构图中所涉及的人物或动物、道具需要交给原画师来处理,原画师将这些人物、动物等的关键动作绘制出来,注意在这里指的是关键动作,而不是每一个动作。同时,也要求原画师将动画角色刻画得富有生命感,活灵活现。

9.动画

动画师是原画师的助手,其任务是使角色的动作连贯。原画师的原画表现的只是角色的关键动作,因此角色的动作是不连贯的,所以在这些关键动作之间,需要动画师将角色的中间动作插入补齐,形成连续运动的画面(见图2-7 )。

img93

图2-7 连续动作

绘制背景、原画和动画这三个过程可概括为一个阶段。通常在这三个过程中,都需要人手工绘画,因此可以称其为手绘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因为此阶段是纯粹的手工作业,而且对于一部电视动画片而言,拍摄一集每周需要完成几千张画稿。

10.品质管理

也就是进行质量把关,任何产品都有质量要求,动画片也不例外。生产一部动画片有诸多的工序,如果某一道工序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势必会影响以后的生产工作,因此在每个阶段都应有负责质量把关的人员。

11.影印描线

影印描线是将动画纸上的线条影印在透明的赛璐珞片上。动画的每一帧基本是由人物和背景组成。人物是可以叠加在背景上的,因此需要将人物转移到一种透明的介质上,它就是赛璐珞片。赛璐珞片是一种透明的胶片,将动画纸上的线条影印在赛璐珞上,如果某些线条是彩色的,还需要手工加上色线。

12.定色与着色

描好线的赛璐珞片要交与上色部门,先定好颜色,在每个部位写上颜色代表号码,再由专门的人员涂上颜色。在这里应注意的是,涂上颜色的部位是在赛璐珞片的背部。如果涂在正面的话,所上的颜料有可能将动画线条覆盖掉。

13.总检

准备好的彩色背景与上色的赛璐珞片叠加在一起,检查有无错误。比如某一张赛璐珞片上人物的某一个部位是否忘记上色,画面是否干净等。

14.摄影与冲印

摄影师将不同层的上色赛璐珞片叠加好,进行每个画面的拍摄,拍好的底片要送到冲印公司冲洗。此时的画面没有声音,而且还需要剪辑。在此说明一点,从影印描线到摄影冲印这几个步骤,在现代动画制作业中已经消失了。因为在现代动画制作业中,通过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背景和原画稿、动画稿导入计算机中,然后在计算机中对原画稿、动画稿上色,再将其与背景相混合。

15.剪接与套片

将冲印过的拷贝剪接成一套标准的版本,此时可称它为“套片” 。

16.配音、配乐与音效

一部影片的声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白、音效和背景音乐等。比如《宝莲灯》中给孙悟空配音的陈佩斯, 《玩具总动员》中给主人公配音的汤姆·汉克斯,都是人们熟悉的影视明星,在为动画片效果增色的同时,还为动画片的推广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好的配乐也可以提升动画片的品质,有时若干年之后,再听到主题音乐,又会勾起人们的回忆。

17.试映与发行

试片就是请各大传播媒体、文化圈、娱乐圈、评论圈的人士来欣赏与评价,不过最重要的是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其中电视动画需要按照严格的宽高比例,以及电视信号频率来进行格式的转换和调试。

传统动画制作的整体流程见图2-8。

img94

图2-8 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