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意涵茹——王国维:民国书法鉴藏录

古意涵茹——王国维:民国书法鉴藏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意涵茹——王国维王国维,浙江海宁人。王国维系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治生人产业,几十年如一日,勤勉不怠,唯以读书做学问为性命。王国维于同代前辈学者中,服膺遗老沈曾植。王国维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国戏曲史、古文字学等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如其《行楷录山谷句》,评家认为此书乃学苏轼取扁横之势,意近钟繇,故古意涵茹,书趣弥漫。

古意涵茹——王国维:民国书法鉴藏录

古意涵茹——王国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初号观礼,后号观堂。早年在上海就读于东文学社。其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南通、苏州等地师范学校。后至北京,治宋词元曲辛亥革命爆发后去日本,归国后又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4年后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及北大教授。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王国维系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治生人产业,几十年如一日,勤勉不怠,唯以读书做学问为性命。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废除溥仪皇帝称号,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溥仪迁入日本驻华使馆,1925年2月移居天津。这几个月,使得入值南书房的王国维“忧惶忙迫”,很少休息,更谈不上安心读书、做学问了。在他看来,失去的时间比金子更加宝贵。尽管他在此期间仍抓紧时间,完成著作“共六种”,这在外人看来已经是很不错了,但他还是感到这是他一生中耽搁时间最长的一次。事后回想,十分惋惜。他在致蒋汝藻信中坦言:“数月不亲书卷,直觉心思散漫。”于是,他痛下决心,“收召魂魄,重理旧业”。靠这种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他顶住种种干扰,最终取得了学术上的辉煌。有人分析,王国维“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杰出的学者,原因大致有二:一,广博地读书,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二,高度的事业心”。

王国维于同代前辈学者中,服膺遗老沈曾植。1919年,他在为沈氏70岁寿诞撰写的寿序中,详述清代三百年学术演起之大势,称沈氏上承集清学之大成,下启后世新学之途辙,他说:“先生少年,固已尽通国初及乾嘉诸家之说,中年治辽、金、元三史,治四裔地理,又为道、咸以降之学,然一本先正成法,无或逾越。其于人心世道之污隆,政事之利病,必穷其委原,似国初诸老;其视经史为独立之学,而益探其奥窔,拓其区宇,不让乾嘉诸先生。至于综览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经史之法治之,则又为自来学者所未及……使后之学术变而不失其正鹄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仔细品读这篇寿序,王国维既是赞扬沈氏,其实亦在抒发个人的学术精神与旨趣,隐含着“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王国维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国戏曲史、古文字学等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又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工书法,擅长行楷书。他是以学者而工书法,于苏轼用力颇深,其特点是在长其意气,归于严谨的法度之中,字字分明,无一笔苟且。如其《行楷录山谷句》,评家认为此书乃学苏轼取扁横之势,意近钟繇,故古意涵茹,书趣弥漫。王氏取苏字之长,内敛、丰实、求静,故点画、结构、章法均不以放纵为意,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静谧意境。2010年5月天津文物拍卖会推出其临石鼓文立轴(103.5厘米×31.5厘米),古朴老到,金石气息浓郁,不仅可看出其书法功底之厚,更体现出他对古代文学的精通、对古代碑刻的深入的考释。此作底价6万元,高于其相同尺幅的行楷作品价格。(www.xing528.com)

王国维楷书镜心

王国维临石鼓文

王国维书金文

王国维行楷镜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