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笛书法二十讲. 3期: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

启笛书法二十讲. 3期: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三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曾有抗美援朝战争,但一般的,在中华大地上结束了多年的战争,开始进入了和平的经济建设时期。随着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启笛书法二十讲. 3期: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

(四)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三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曾有抗美援朝战争,但一般的,在中华大地上结束了多年的战争,开始进入了和平经济建设时期。随着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书法艺术的作品上,则是以1951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大字开始的。这幅作品几乎完全摆脱了斜取势的笔法,同时,多数字体去掉了向右倾斜的形质,其中只有“齐”字尚带有40年代的遗绪,尚向右侧倾斜,字体的重心向左下部移去。这说明从50年代起,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始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这是个过渡的时期,犹如登山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山麓一样。登上顶峰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在书法艺术上,书家称之为“复归平整”的阶段,这段过渡时期路程,毛泽东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走完。

毛泽东手书《艰苦朴素》

1960年10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题词“艰苦朴素”四个大字,此四个字楷书的成分极大,几乎没有改变楷书的形质,只是带钩、游丝较多作为点画间的连接,而简笔的连笔很少,只是“朴”字的“木”旁,第三四笔连为一笔,也可称为符号,被我们定为行楷,这四字是毛主席书法艺术达到最高水平的转折标志,但我们把它算在了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第三期作品。“艰苦朴素”四字与毛泽东40年代所书“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相比,已经是“人字俱老”了,此幅作品是第三期终末的代表作,按书论家所评,应为神品,它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书法大家,当然也包括王羲之的行楷在内,相抗衡或谓过之了。

“艰苦朴素”四个大字为行楷书体,除“朴”字外,“艰”“苦”“素”三字亦可称为行楷,或称楷带草意了,因“朴”字、“木”旁的第三四笔连写成符号式样,从整幅作品看便定为行楷了。“艰苦朴素”四字,似用兼毫笔书就,用笔迅疾而苍劲,有的笔画可明显地看到涩笔,行笔流畅而不轻滑,字体形质端庄而不板滞,用笔肥瘦兼施,肥不厌粗,瘦不厌细;圆笔方笔并用,藏锋露锋并行,润墨枯墨兼洒,润而不腻,枯而不燥……如此丰富的笔墨技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少见。此幅作品也是毛泽东行楷大字中的最高成就,王羲之的行楷与此相比,顿觉失色。如将王的字放大,即与“艰苦朴素”同样大小的字体时,便感觉其单薄而无力了。因书页面太小,显不出笔者所述,如投影放大则知。

毛泽东手书《实事求是》

这篇书法作品,毛泽东完成了书法风格的重大转变,也是毛主席书法艺术中的第二块丰碑,这幅作品标志着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进入到最高境界的分水岭。从此,毛泽东的书法艺术风格进入到平淡、典雅、闲远的境地,步入了书法艺术最高的层次,把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家大师,抛在了身后。

此篇如与“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比较,便可看出其中的明显区别。同是行楷书体,但“实事求是”四字用笔的轻重,笔画的粗细变化较小,用墨也显得单调;最主要的变化是“艰苦朴素”四字,于平淡、闲远中见功夫,减少了横画向右上的倾斜,去掉了字体斜取势的风格,显得笔墨丰富自然,如扬帆荡舟,尽随人意;似大海冲浪,进退裕如;若御驰骏骥,不烦鞭策;宛如鱼儿得水,奋尾潜游。

小卡片

观赏和临摹, 毛泽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对保健医生徐涛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 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 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 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啊!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笔流畅, 看了使人舒服。我对草书开始感兴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产生的。他的草书有《十七帖》,记住了王羲之的行笔你再看郑板桥的帖, 就又感到苍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 把一串字连起看有震地之威, 就像要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 好一派威武之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分量, 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啊!(www.xing528.com)

“艰”字右肩顿笔外拓而又将竖笔内收,浑厚强健,“艮”上部的二横,其一为横点状与第二横笔成笔断意连之呼应,两横并形成对目式内抱。“艮”的长长竖弩带有战笔的意趣,直贯而下,达到底部时顿笔展锋形成一个极强的长挑,这一长挑是整幅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枯笔,减少了润泽,加强了苍劲感,笔者感到,这一枯笔使字意和笔意吻合了起来,如用肥润之笔写此“艰”字,则会减少“艰苦朴素”的艺术内涵,如用过细之笔,则又显得无力,这种分析,自然是字外之意,笔外之情了。

“苦”字第一笔藏头护尾,用笔圆润,并形成弧形,增强了笔力,筋骨内涵,取篆书笔法;第二笔藏头仰面,露锋收笔,与第三笔相呼应,成一呼之笔,此笔动感极强,如“飞鸟出林”之状,第三笔与第四笔由带钩(粗的)相连,第四笔向左下斜插而下,形成很强的露锋。这样“苦”字的草头,一左一右各不相同,左轻,两笔间以顾盼之情相连,虚连;右重,两笔由粗的带钩相连,实连;左竖藏头护尾,右竖露锋形成异趣。

“朴”字,右伴侧的横笔均以“游丝”相连,但其长短粗细有别,形成游丝和横笔“袅空”之姿,“朴”字最后一点,可见顿、挫、转衄三笔之功。正如书论家所说,此点如“狮狻蹲地”之态。

“素”字,第四笔为长横,略带露锋起笔,运笔之中似在顿挫之后,又形成了第三个更小的露锋,然后勒笔右上方,并渐渐提笔,形成起重运和渐轻的变化,在横勒之中的墨痕,似由不同大小的小片鳞状墨迹相连,如鳞状秋云,似书家从天际截取了一条,补在了“素”字之中,此笔正好印证卫茂漪夫人所描述的“每作一横,如千里阵云”。

小卡片

毛泽东十分推崇以“狂草” 闻名的唐代书法家怀素, 在学草书方面受其《自叙帖》影响最大。但是毛泽东又不囿于怀素的《自叙帖》, 而是取其神韵, 在书法上大胆创新, 加进了不少自己的东西, 这在笔画上、结字上与怀素的《自叙帖》又有所不同。怀素《自叙帖》的笔画细圆遒劲, 毛泽东的笔画细圆柔韧;怀素《自叙帖》的结字较长, 毛泽东的结字长中多欹侧。如果说怀素的书法风格是“超迈”, 那么毛泽东的书法风格则是“飘逸”。

毛泽东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释文]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