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利权保护:如何阻止和应对侵犯专利权行为

专利权保护:如何阻止和应对侵犯专利权行为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专利产品。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行为。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或专利权人的意愿,选择适用其中的一种。专利行政机关可以对侵权人做出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的行政处罚。

专利权保护:如何阻止和应对侵犯专利权行为

(一)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二)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实施专利的行为。专利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专利产品。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而使用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以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构成专利侵权行为,使用人不知道是侵权产品的,同样构成侵权行为,但使用人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已知或有充分理由应知是侵权产品时仍继续使用的,则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3)构成侵权。但是使用者或销售者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可免赔偿责任。

4)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进口商未经许可,将专利权人已在中国取得专利的产品或者依其在中国已取得专利的方法生产的产品输入境内,这种进口行为即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5)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www.xing528.com)

(三)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有:当事人协商;行政机关处理;司法途径解决。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行为。

(四)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有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主要有:①停止侵权;②赔偿损失。根据《专利法》60规定,赔偿数额可按以下方式计算: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作为赔偿额;或者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作为赔偿额;或者按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合理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或专利权人的意愿,选择适用其中的一种。

2)行政责任。专利行政机关可以对侵权人做出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的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依照我国《刑法》第216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