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案例:基于物理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案例:基于物理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其中的“质量”概念教学为例,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具体阐释。质量作为物质的重要属性,概念的建立和实验测量为后续学习密度、能量等概念做了铺垫。

教学设计案例:基于物理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下面以其中的“质量”概念教学为例,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具体阐释。《质量》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质量”概念教学一节内容在学生物质观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具体的实物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物质认识的第一步,为后面建立质点概念打下基础;也是学生从关注宏观物体过渡到关注组成物体的物质,将来进一步过渡到物质结构和微观组成的重要环节。质量作为物质的重要属性,概念的建立和实验测量为后续学习密度、能量等概念做了铺垫。

在整个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中,我们对学生物质观建立的前概念进行了前测问卷调研,测试中发现在对“质量”概念的前认知中,学生存在物体和物质概念混淆、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混淆、不理解质量为何是物体的属性等误区和困难点。基于上述对教材、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在“质量”新授课中设计了以质量概念的建立为明线,以学生物质观的发展为暗线的双主线教学目标,基于目标设计教学主要环节和问题链,整合并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和素材,通过创设情境渗透跨学科核心概念、对比实验、联系物理学史和前沿等教学策略,突破从学生前测中发现的认识误区,实现学生对物质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利过渡,切实促进学生“物质观”的发展。

(一)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物体和物质的概念

素材:播放宇宙和自然界不同尺度的场景图像:宇宙中的星云,自然界中的万物:树木、房屋、水、尘埃……

问题设计: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物体?

物理概念:物体、物质。

物质观发展:自然界中的万物,从宏观到微观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跨学科大概念:尺度、比例、数量、系统。

教学环节二:分类比较,认识身边的物体和物质

素材:①从身边的实物开始认识物质,能讲出不同种类的物质分类。对比图片1:竹筷、竹勺、竹砧板;图片2:铁丝、铁片、铁钉。②区分物体和物质,如:铁丝、铁钉是物体,铁是物质。

问题设计:①对比图片中的物体分别由什么做成?②做成竹筷和竹砧板所用的竹子一样多吗?

物理概念:物体、物质、质量。

物质观发展:区分物体和物质的概念,明确宏观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跨学科大概念:结构和功能、尺度、比例、数量。

教学环节三:阅读材料,认识质量的单位

素材:①学生前测中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误区统计。②生活中的质量单位、质量国际单位的历史和前沿阅读材料。

问题设计:①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质量单位吗?②你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kg是如何定义的吗?

物理概念:质量。

物质观发展:物质是客观存在、可观测的,可以用数据定量表达物质的多少。物质有质量;质量单位的定义和发展。

跨学科大概念:尺度、比例、数量级

教学环节四:实验操作,质量的测量(www.xing528.com)

素材:①前测中质量测量的生活经验。②生活中、实验室中测质量的工具图片。③学生阅读实验操作说明,演示实验:托盘天平的操作。④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橡皮泥

问题设计:①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测量过质量?②托盘天平的使用要点是什么?

物理概念:质量。

物质观发展:物质是客观存在、可观测的。学习生活和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方法和技能。

跨学科大概念:系统和系统模型。

教学环节五:对比实验,加深对质量是物质属性的理解

素材:①实验:测橡皮泥形状改变前后的质量。②实验:碘加热前后物态变化,质量不变;水凝固前后物态变化,质量不变。③实验:聂海胜上太空前后测质量的实验。④实验:糖溶解于水,质量不变;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测质量。

问题设计:①物体形状改变,质量变吗?②物体状态改变,质量变吗?③物体位置改变,质量变吗?④化学反应后,质量变吗?

物理概念:质量。

物质观发展: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物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通过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理解封闭系统中的质量守恒。

跨学科大概念:系统和系统模型、稳定与变化、守恒。

(二)反思与启示

1.利用前测数据和阅读素材

鼓励学生自主发展物质观,在《质量》一课中,物体、物质和质量的概念建立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前测调研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认识的误区。根据“质量”课前测,我们对其中思维难度低的下位概念及事实性知识,如质量的单位、生活中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操作说明等,采取了学生分享学习和自主学习替代教师直接讲授的策略。

2.通过大概念引领,突破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障碍

《质量》一课中,学生物质观建立的难点在于他们此时还没有建立起微观的视角,很难解释为何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等实验现象。我们认为在学生物质观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科的概念和事实性知识支撑,更要联系背后的跨学科大概念来理解。例如,教师通过课程引入时展示从宇宙到身边的自然界、实物物体的图片,以及点评质量不同单位时按数量级排列等策略,引导学生从跨学科大概念尺度、比例、数量级等角度,初步意识到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再比如,教师在解释质量是否变化时,打破学科界限,对比物理和化学实验,并引入系统的概念解释:碳酸钠和稀盐酸化学反应实验在敞口烧杯中进行时,反应前后质量为何变了?在密封的塑料瓶中完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何不变?从而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来理解物质的守恒,体会在封闭系统中物质没有减少质量就不会改变,从而理解碘升华物态变化中质量不变。

3.联系物理学史和前沿,体会物质观的发展性

在学生物质观的整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初中生认知的局限性,对物质大概念的理解具有阶段性,这种理解到高中以后还会发生变化。如对质量概念的界定,初中仅仅从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中引用了“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作为描述,显然是不严谨的。因此对此时物质观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固定化,而是要让学生从科学史及前沿联系的角度,体会物理观念的发展性。例如,在本节课授课前,恰逢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召开,通过了“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修订后的新国际单位体系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重新定义了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将这部分阅读材料和教材上的《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阅读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概念的发展性、客观性、可检验性,从而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4.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审辨物质观建立的科学性

不同于历史上哲学层面对物质的解释,物理学科视角下的物质观发展不仅仅是模糊的经验和感受,更要经得起实验检验。促进学生物质观的发展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结论,而需要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证据支持,分析论证、去伪存真,不断加深学生对物质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质量》一课中,对于学生认识有误区、理解困难的部分,我们精心设计了多项实验予以突破。如在质量不随物态变化而变化的理解过程中,设计了碘升华、水结冰等不同物态变化过程前后质量测量的对比实验,并创新引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实验的对比,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物质的守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