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纠正孩子的粗心习惯 - 家庭教育技巧

如何纠正孩子的粗心习惯 - 家庭教育技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待孩子粗心的问题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说,否则,孩子就会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样一来,孩子的粗心问题就会真的越来越严重了。家长要充分地认识到,孩子粗心是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孩子的粗心现象会越来越少。

如何纠正孩子的粗心习惯 - 家庭教育技巧

在对待孩子粗心的问题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第一,努力给孩子提供“正强化”,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负标签”。当孩子把很容易的题做错了的时候,家长不要轻易把“粗心”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要简单地用“粗心”作为评价孩子的依据,不要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粗心”的思维定式,而是要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肯定孩子,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说,否则,孩子就会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样一来,孩子的粗心问题就会真的越来越严重了。所以,家长在孩子粗心的时候,可以先不去理睬他,逐渐淡化孩子的粗心问题,然后在孩子不粗心的时候立即表扬他,强化孩子的细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

第二,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家长要善于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教育孩子学会“专时专用”,引导孩子在玩的时候要玩得舒心畅快,在做作业的时候要专心致志、绝不分心。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家长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做题技巧,比如说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要求孩子读题时,要一字一句地读,不添字,不漏字,学会勾画出关键字词;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认真审题,认真理解题目给出的每个条件,正确理解题意后,写出算式,最后保证计算正确无误。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规定每天的口算训练量,让孩子坚持多读口算题,加强练习,逐渐帮助孩子减少出错率。

第三,帮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结果的好习惯。许多家长因为一开始不注意方式方法,从孩子入学以后,就陪孩子做作业,孩子的作业一出现错误,家长就立即给指出来,告诉孩子这里错了,那里也不对,结果剥夺了孩子主动发现错误的机会,孩子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又怎么会留下印象呢?所以,家长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把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任务交还给孩子,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你离他越远越好。等孩子做完了作业,你先让他自己检查,等他检查无误后,你再帮助他检查,但是你不要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你只能告诉孩子哪一行哪一个段落出现了错误,让孩子自己把错误找出来并改正。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为止。

第四,培养儿童的责任心。给孩子划分家庭责任区,如扫地、倒垃圾、买饭、洗碗、叠被子等轻巧的体力活,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两项由自己负责,每天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不好就要求他重来一遍,直到做好为止。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这样就会逐渐培养起儿童的责任心,当他再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不会粗心大意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需要家长给孩子做言行的榜样,有的家长本身对待工作就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教育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一看到孩子的问题就着急上火,这些都给我们的孩子树立了反面例子,孩子在学习上、在做事上又怎么会仔细、认真、负责呢?(www.xing528.com)

第五,发挥媒体的教育效力。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刊播有关粗心导致的重大事故,一个随意丢弃的烟头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火,一个未上紧的螺丝钉有可能导致一场空难,只要家长看到这样的报道,就在家里展开讨论,可以请孩子一起参加,也可以只是夫妻两个人的对话,当然,你们的对话要不动声色地让孩子听到。事实证明,用这样具体鲜活的事例来感性地教育孩子,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可以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这就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就会发现孩子的粗心现象在渐渐减少。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加强指导,又不能过分地指责和批评。家长要充分地认识到,孩子粗心是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孩子的粗心现象会越来越少。

还有一些小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抄写提醒语录贴在书桌前、铅笔盒等地方,时刻提醒自己细心细心再细心。如“题目一定读两遍”“坚决消灭错别字”“看清+、-号”等。其次,耐心游戏,每天坚持半小时。比如分豆:把混合在一起的黄豆和绿豆分开。再比如钉纽扣:在规定的时间内钉好若干纽扣,或看看孩子认真钉纽扣的时间最长是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