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孩子的成长:他们并非机器,我们也不是

理解孩子的成长:他们并非机器,我们也不是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记住,孩子不是机器,爸爸妈妈们也不是,有兴趣再去学习,没兴趣不要强迫。素质教育并没有过错,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和兴趣引导没有错。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不是教育的附属品,更不应为了将来各种考学加分而进行学习,父母应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从孩子自身出发进行选择。

理解孩子的成长:他们并非机器,我们也不是

在某些有关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书籍中,提倡孩子把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连钢琴英语兴趣班什么的,都写进了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表,有些父母们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帮孩子做好了兴趣培养的规划。安子不倡导这种做法,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去兴趣班学习,我们可以启发孩子,让孩子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音乐家”“科学家”等,我们的孩子们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只要他们有艺术鉴赏的能力,有艺术气质就好。

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是盲目地为孩子选择兴趣课,参考自己的意愿,和周围家长的选择热点,跟风给孩子报兴趣班。而现在很多幼儿园,也设置了兴趣课,积极鼓励家长们给孩子们报名。毫无疑问,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心态,但是并不见得孩子就必须去上兴趣班。

请记住,孩子不是机器,爸爸妈妈们也不是,有兴趣再去学习,没兴趣不要强迫。

我曾经带我家宝贝去上过乐高科技班的试听课,三四岁的孩子,就要去动手安装电扇模型,认识管道的概念,六七岁的孩子,就要去理解学习气压传动的概念。回来后,我跟我的父亲聊这个兴趣班,我的父亲原来是大学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就是机械原理、液压传动等。父亲一听,坚决不支持孩子上乐高科技班,他建议孩子到了中学以后再去接触这些机械原理,现在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自控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我个人认为父亲的说法还是比较科学的,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时间观,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他又如何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健康成长呢?至于气压传动,就是成年人,很多都是不懂的,为什么非要强迫小小的孩子,去弄明白这么深奥的机械原理呢?如果他感兴趣还好,如果他不感兴趣,那么强迫他去学习,岂不是让他更加抵触学习,从而在学习的道路上南辕北辙了?

不要以为,幼儿园的孩子没有课业负担,如果这时候不学习艺术类特长,好时间都浪费了。也不要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孩子得提高综合竞争力,艺术教育、兴趣班学得越多越好。更不要以为,孩子哪里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学着学着就喜欢了,钢琴家小时候还不是被父母逼着上课、练琴。而让孩子从小上兴趣班,培养他的学习习惯,以免上学后坐不住,不能踏实学习的想法,其实也并不正确。

亲爱的父母们,每周末带着孩子奔波在城市的各个学习班之间,疲惫的孩子们,会感受到你的爱和温暖吗?他们开始时,会出于新鲜感,对艺术课程和兴趣班兴致勃勃,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的新鲜感降温,就会逐渐疲沓,甚至抗拒。

艺术和兴趣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繁杂的课程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往往半途而废。有些家长转头就替孩子选择了另一个课程,可是报一门废一门,孩子习惯了放弃,养成做事缺乏耐性的毛病,甚至影响到孩子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

越小的孩子越坐不住,家长们千万不要高高在上,貌似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事实上却剥夺了孩子最快乐的童年时光。(www.xing528.com)

素质教育并没有过错,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和兴趣引导没有错。但是父母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父母们应该蹲下来,从平视的角度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虽然他们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总有些东西,令他们特别的身心愉悦,此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表达想要尝试的欲望。如果孩子不能从中获得愉快的心情,在引导下也不愿意参与其中,那么父母不妨换一下视角,看看其他。

安子列举两个父母平时观察的内容,供参考:

1.观察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很多因素让不少孩子在很小时就对旋律和节奏非常敏感。常见的表现是,当音乐响起,孩子就随着节奏扭动身体,手舞足蹈,有时候还会跟着哼唱。如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比较突出,可以平时多给孩子听音乐,并和他一起唱童谣,孩子的音准和乐感,决定着他在这方面是否有潜力发展。

2.跟孩子一起画画。如果小朋友很喜欢涂鸦,拿到笔就喜欢画,还可以给你绘声绘色地讲述所画的内容,这说明孩子在绘画中感受到了快乐,并且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此时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学习绘画。儿童画是主张发挥无限想象力,不以写实为主,所以不懂绘画的家长尽量不要批评孩子画得像不像、好不好,也不要约束孩子将太阳一定画成圆形等,要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乐趣,而不是抹杀。

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不是教育的附属品,更不应为了将来各种考学加分而进行学习,父母应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从孩子自身出发进行选择。

不要强调孩子乐器弹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英语单词是否记得住,儿童兴趣教育应更注重儿童的愉悦感,让技能与情感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