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聚集与区域分布矛盾分析

人口聚集与区域分布矛盾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聚集空间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正是改革开放在这两个方面的交往实践活动在客观上造成了人口集聚与区域空间分布之间的矛盾。因为只有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适度的人口集聚效应开始发挥,人口、产业从集聚走向扩散,人口集聚空间的区域分布才会逐步走向均衡,才会缩小东部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人口聚集与区域分布矛盾分析

中国中西部区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聚空间密布在沿海地区,造成中国区域空间生产的严重不平衡。沿海区域空间生产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涌入而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如果这种人口集聚超越了东部沿海区域城市非农产业吸纳的能力,那么城市社会学视野中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就可能发生。由于中西部区域人口的疏散化,其空间生产力极其低下,空间生产关系也无法在市场条件下重构。空间生产方式的变更缺乏动力。人口聚集空间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

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沿着两条主线同时展开:首先是从广大农村开始试行转而延伸到城市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现,这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的发展、以城镇化为初始特征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人口在一定空间聚集的可能性;其次,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中国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非农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量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这为人口在这些地区的大量聚集创设了必要性。于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劳动者在东部沿海区域大量聚集。

正是改革开放在这两个方面的交往实践活动在客观上造成了人口集聚与区域空间分布之间的矛盾。我们借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两个先前相同地区演变为核心—外围区域格局后,其中核心区的发展是以外围区域萎缩为代价的。我们认为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者向东部沿海区域空间的大量聚集加强了这一区域空间产业集聚的优势,进而在客观上拉大了东部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说,中西部农业人口在东部沿海区域空间非农业化地集聚加速了沿海区域空间中的产业集聚,但同时减缓了中西部区域空间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造成了东部沿海区域和中西部区域二元空间结构。如果再把诸如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已经进入后工业城市时期这一客观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在中国已经客观存在着后工业空间—工业空间—农业空间三元空间结构。(www.xing528.com)

这种人口聚集空间的不平衡分布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只有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适度的人口集聚效应开始发挥,人口、产业从集聚走向扩散,人口集聚空间的区域分布才会逐步走向均衡,才会缩小东部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