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震后自救:汶川地震幸存者黄月的自救故事

震后自救:汶川地震幸存者黄月的自救故事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5·12汶川地震自救故事※生死关头小姐妹握手挺过来在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黄月告诉记者,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昨晚,黄月被送到位于成都的省急救中心,经过检查,黄月没有生命危险。

震后自救:汶川地震幸存者黄月的自救故事

1.尽量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灰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畅通。

2.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3.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4.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次生灾害发生时再被埋压。

5.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遇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7.不要盲目乱喊乱叫,注意保持体力,也可以用敲击声求救。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

8.要尽可能地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处移动,以备作较长时间的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助。

案例(www.xing528.com)

5·12汶川地震自救故事

※生死关头小姐妹握手挺过来

在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

黄月告诉记者,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突然教室左右摇晃,墙上和地上突然裂开一条缝,老师一下就掉下去了,紧接着我和其他同学也掉了下去。”转眼间,整栋教学楼就垮成一堆砖头。被埋在废墟中的黄月感到头上和腿上被重物压着无法动,就试着移动手。四周一片黑暗,她感到头上血流下来。呛人的灰尘过后,她开始呼喊王超、张杨等同学。这时,她听到张杨也在呼喊她。黄月说到这里。张杨离她很近,她伸手向张杨的方向,拉住了张杨的手,就这样,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一直到被救出来。

黄月问张杨:“我们会不会死?”张杨说:“不会。”两姐妹互相鼓励说:“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因为受伤较重,失血过多,黄月中途晕过去,张杨一发现黄月没说话,就使劲摇她的手:“黄月,你要坚持啊,一定要坚持,我们要一起出去。”

下午6点左右,操场上救援的人员已经很多,一些机械设备也调集了过来。已经救出5名学生的黄守建发现了张杨,当他和其他家长将张杨从废墟中往外抱时,发现张杨紧紧抓着她女儿的手,一道横梁横在她们头上,救了她们的命,两人成功获救,张杨受伤较轻。昨晚,黄月被送到位于成都的省急救中心,经过检查,黄月没有生命危险。

※藏在桌下挖出气孔得救

同样是聚源中学学生的谢屿事发时正在三楼上化学课,地震突袭,他马上钻到课桌下面躲藏。然后轰的一声,他脚下一空就落了下去。谢屿被埋在废墟下,一条横梁砸下下来,幸而被桌子挡住。只是他周围的空间已经密闭,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谢屿开始用手摸索,终于找到一处较软的沙石,便用手使劲抠挖,幸运地挖开了一个直通外面的小洞,不仅可以通空气,还让他有机会将手伸出废墟外,最终被救援者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