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的音乐教学:创造性音乐活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创新的音乐教学:创造性音乐活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根据我们对广义的创造的认识,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而且教学形式也要跟着改变。三是走步是创造思维的过程。对他人音乐的积极评价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能也不应该是专门的作曲训练,应该把作曲看作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创新的音乐教学:创造性音乐活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一)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根据我们对广义的创造的认识,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而且教学形式也要跟着改变。

1.演唱、演奏和欣赏是创造性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们常说演唱和演奏是二度创作,欣赏是三度创作,是因为在这些音乐活动中并不是机械地再现原来的音乐,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后才表现出来,所以演唱、演奏和欣赏都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内容。

2.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法是把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的愉快教育思想,它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游戏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模仿性的游戏(如节奏接龙)、创造性的游戏(如开火车)、活动性的游戏(如《巡逻兵进行曲》)、韵律性的游戏(如体态律动)、表演性的游戏(如《大鹿》)等。

3.随音乐走步

走步看似简单,却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是走步是听觉思维的过程。在走步过程中音乐是至关重要的。要随着音乐走步必须经过听觉思维的过程,准确地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结构等,没有一个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不可能随音乐正确地走步的。

二是走步是情感思维的过程。只要有音乐就会产生情感思维。对音乐有了正确的情感体验,就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步伐表现出来。雄壮的进行曲有力的步伐,欢快音乐的小跳步,优美音乐的漫步,以及面部的神情及体态的摇摆都是情感思维的表达。

三是走步是创造思维的过程。随音乐走步同体育课的队列走步有很大的不同。随音乐走步是灵活多变的,它不是由教师安排的,而是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思维编出各种不同的走法,有停、有走、有跳等。

四是走步是动作思维的过程。走步看似简单,但也有动作协调的问题。有时我们看到有些学生走步一顺边就是缺乏动作的协调能力,而随音乐走步对动作协调能力要求就更高,要求动作更敏捷。走步的音乐可先自编较短的小曲,然后逐渐向名曲过渡。音乐可以播放录音或由学生演奏。由学生演奏效果更好,可创造一个更和谐的气氛。

(二)积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音乐

评价过程包括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他人音乐的积极评价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表达得很好,没有什么顾虑。他们会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错了。如果他们是成年人,他们会受到很多自我约束。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能力高,才能正确评价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此外,评价也是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锻炼,让他们敢于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他们日后形成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正确评价自己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是完美的。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评价自己,然后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

(三)作曲

作曲是一种高层次的创作活动,需要较强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和难以企及。实践证明,只要教授能作曲,学生是完全可以进行作曲的,而且是大有潜力的。作曲是一门专业的音乐技巧课程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能也不应该是专门的作曲训练,应该把作曲看作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因此,有必要在作曲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用最简单的知识去创作音乐,使他们在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小学生的创作应以歌曲为主,歌曲是音乐化的诗歌。歌词的抑、扬、顿、挫本身都具有内在的音乐性。四句歌词同四个乐句在结构上又十分相似,所以创作歌曲是通往作曲之门的捷径。(www.xing528.com)

万事开头难,音乐的创作也是如此。创造肯定需要创造能力,但开头的第一句话不仅需要创造能力,更需要特殊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敏锐的音乐直觉。它不仅需要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的积累,而且还需要创作内容的情感体验。创作一首歌曲,要反复背诵歌词,体验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让之前尚未诞生的第一句话瞬间诞生。就像刘炽创作《我的祖国》一样,在数十首民歌的音乐面貌积累的基础上,在歌词里祖国发生惊天动地变化的情感体验中,一段独特的旋律突然蹦了出来。这个创造性的思考过程花了几天时间。它不仅倾注了作曲家的全部情感,而且有着极大的创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使这部著名的经典作品诞生了。

当然,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创作要求这么高,只要他们能创作出符合音乐规律的作品就可以了。第一句诞生后,接下来的音乐可以通过音乐创作技巧来发展下去,如主题的完全重复、变化重复、对比、变奏、展开、再现等。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可以作为音乐作曲的手法,但创造性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中,随时修改已有的创作,直到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注释】

[1]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3.

[2]陈思桥.论幼儿音乐听觉训练的意义及策略[J].北方音乐,2014(6):115.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78.

[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215.

[5][美]科普兰(A.Copland).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39.

[6]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72.

[7]肖复兴.我的音乐笔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2.

[8]张前,王次焒.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237.

[9]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十九世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90.

[10]廖家骅.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9-22.

[11]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45.

[12]廖家骅.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9-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