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目的

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目的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地理自觉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形成学生积极而稳定的学习态度的强大内部动力因素。要培养、激发地理学习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对地理学习的价值有所了解。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因此,地理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德育作用。充分认识地理学习的这些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目的

(一)地理学习的动机

地理学科是中学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己的立足点,尤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学生觉得从地理知识中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风土人情,对此很有兴趣;有些学生为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些学生出于以后旅游的目的;当然也有很多学生是为了应对高考。在这众多的学习地理动机中,笔者最重视的是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因为它们是促使学生稳定地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内在动力。

学习地理的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或社会意义的理解程度,是一种将地理学习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社会责任感,如有些学生将学习地理知识看作青少年认识祖国、了解祖国应尽的义务。这种自觉性是在学生地理学习认识不断提高,地理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多方面教育下逐渐形成的。学习地理自觉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形成学生积极而稳定的学习态度的强大内部动力因素。认识兴趣不同于一般因好奇心引起的兴趣,而是一种乐于接触和寻求地理知识,并渴望不断地探索的心理倾向与需要。这种兴趣指向知识,因而通常又被称为求知欲。认识兴趣虽然也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但它是学生在不断地掌握或使用地理知识,不断地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并逐渐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的过程中形成的。要培养、激发地理学习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对地理学习的价值有所了解。

(二)地理学习的价值

1.知识价值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由“地”和“理”两部分组成。“地”是指世界或某一地区的地表景观或现象,“理”是指形成地表景观或现象的原因以及地表景观或现象的发展动态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地理学联系着自然环境,具有自然属性;又联系着社会和经济,具有人文科学属性。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着桥梁或纽带的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知识价值。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这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中学生,一定要学好地理,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为今后进一步扩充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2.德育价值

地理学习的德育价值在于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直观、生动、具体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国情和国策教育的主渠道。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了场所、资源、劳动对象等条件,而人类又对环境存在着反作用。如何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要增强全球意识,承担人类所应负的责任,单纯依赖专业人员是绝对不够的。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此外,学习地理还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地理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德育作用。

3.经济价值(www.xing528.com)

地理学习的经济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世界和整个地球,并把所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实际。例如,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可服务于农业水利建筑、气候、环保学科和生产实践;区域地理的地理名称、地理分布知识可服务于政治历史、外语诸学科;而以处理和协调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知识,则更是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和参加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的知识。

4.美育价值

地理学习的美育价值在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例如,对地理景观的自然美,地域化的人文美,有秩序、有逻辑的科学美,语言、图表的艺术美的欣赏。

5.其他价值

地理学习还有帮助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价值,合理配置资源的生产价值,培养国际意识、实行对外开放的社会政治价值等,而它在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充分认识地理学习的这些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和最好的教师,是学习者内在而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源泉,它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让这门学科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生产生活中的有力帮手。

地理课程要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为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笔者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