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约在春天的古道上:旅行日志的第八站

相约在春天的古道上:旅行日志的第八站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蜀道申遗国际大使贾和普(中)相约在春天的古道上2017年3月22日贾和普带着十几位美国朋友来广元走蜀道山人给美国朋友讲金牛道的故事与蜀道申遗国际大使贾和普在先秦古蜀道石碑处合影山人问贾和普,你年年像候鸟一样来走古蜀道,从一个美国大妈走成了美国老太,你还要继续走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就是四川境内古蜀道的原始写照。

相约在春天的古道上:旅行日志的第八站

时间:2017年3月22日

主题:中美蜀道爱好者相约一起走蜀道,共同助力蜀道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为保护和宣传蜀道发力发声……

从2001年起,在这条诗意的蜀道上徒步走过20余次的美国旅行家贾和普,第四次带着美国朋友来走蜀道。他们飞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中国,来到四川,从成都出发,沿着古蜀道,走向西安。他们在古蜀道上徒步,亲自用脚步去丈量历史,用耳朵去倾听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知我们中国文化。

与蜀道申遗国际大使贾和普(中)相约在春天的古道

2017年3月22日贾和普带着十几位美国朋友来广元走蜀道

山人给美国朋友讲金牛道的故事

与蜀道申遗国际大使贾和普在先秦古蜀道石碑处合影

山人问贾和普,你年年像候鸟一样来走古蜀道,从一个美国大妈走成了美国老太,你还要继续走吗?

走在古蜀道上

古蜀道上的尺八古音

贾和普在给大家讲她走蜀道的感受(王光甫摄)

路遇广元中学的学生在蜀道上研读李白诗歌蜀道难

贾和普走蜀道吸引了多家电视台来采访拍专题片

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结

(原文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3月22日第06版)

2001年贾和普第一次来到广元深入蜀道人家感受民风民情

不久前收到一个邮件,寄自美国费城,拆开一看原来是一本书,《Guide to Hiking China’s Old Road to Shu》(《中国古蜀道的行走指南》),作者Hope Justman。

七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外国朋友,她说着流利的汉语,说是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读到过我的文章《到广元—游蜀道》,于是她便来到广元图书馆要我帮忙查找有关“古蜀道”的图文资料。与之交谈中我得知,这位外国妇女来自大洋彼岸美国,是一位法律工作者,她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曾在台湾学习过汉语,是一位专门从事中国古蜀道研究的爱好者。这位女士就是寄给我书的作者Hope Justman。

Hope Justman女士给自己取了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叫“贾和普”,她告诉我说:“贾姓是因为她年轻时读过《红楼梦》,喜欢贾宝玉,‘和普’则代表她喜欢和平,不喜欢战争,她希望和平普照。”贾和普说她正在写一本书,是向美国人介绍在蜀道上行走的指南,她特意给我解释了“hiking”这个词,说“行走”不是单纯的“走”,是边走边思考的那种“走”。为此,她每年要来中国住两个月,她要用自己的双脚去走遍每一段古蜀道,要亲身去体验古蜀道的艰辛和美丽。古蜀道起于四川成都终于陕西西安,艰难险阻、逶迤曲折,全程约六百公里,诗人李白曾在蜀道最险绝处的明月峡写下著名诗篇《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就是四川境内古蜀道的原始写照。古蜀道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废弃在了重峦叠嶂中,已经被时代遗忘了。

2001年贾和普来到广元图书馆查阅古蜀道资料(江南摄)

为完成《行走蜀道》这本书,七年来,老贾像候鸟一样来了去,去了又来,她不辞辛苦地在深山中的古蜀道上行走着、记录着、思考着,她认真地考察每一段古道的来龙去脉,仔细地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她与深山里那些从没见过世面的山民交上了朋友。她要把这段快被遗忘的古蜀文明带去大洋彼岸,让更多的美国人来中国体验古蜀风情。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古蜀道旁边的中国文化人,不禁为这位美国人的执着和敬业而感慨。于是贾和普女士每次来广元,我便带她去看那些已经被废弃的鲜为人知的古道和古遗存。我带老贾去看元坝的柳桥牌坊,站在那精美的孝节牌坊前,老贾用她的DV一边录制一边对着麦克风自己解说着,“牌坊是中国古代皇帝命令地方官员为那些孝敬父母的儿子或是那些死了丈夫不再嫁人的妇女立的纪念碑,这纪念碑是无与伦比的精美石刻艺术品,是一件超重量级的国家勋章。”一次在翠云廊上漫步,老贾竟还触景生情地背诵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的古诗句,作为一位外国人对一千年前发生在古蜀道上为杨贵妃飞马传送新鲜荔枝的故事也了然于胸,这不能不让人肃然敬之。

2003年贾和普走蜀道来到柏林沟古镇

老贾有关行走蜀道的书终于在美国出版了,她在第一时间给我寄来了样书。老贾用中文在扉页写道——

陈 洋:

我的书出版了,我非常高兴。谢谢你帮我那么多忙,送给我很多蜀道的书和带我到孝节牌坊和柏林沟,很好玩儿。

你的朋友 贾和普

2005年贾和普在蜀道的柳桥牌坊处拍摄资料

2015年贾和普与粉丝合影

这书厚厚的有436页,全英文的书虽然我读不太明白,但从里面老贾拍摄的那些图片和绘制的地图来看,这书饱含了一位美国友人对中国古蜀文明的热爱,这书同时更体现出了世界文化大同和文化共有的一种精神。书的封面是贾和普女士在剑阁境内拍摄的拦马墙翠云廊,那苍老的石板路似乎还映射着千年前古蜀文明的光芒。书的封面上有一句醒目的话“China’s Great Roads”。长城在英语里是“伟大的墙”(the Great Wall),在贾和普的心中古蜀道就该是中国“伟大的路”。

2011第一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www.xing528.com)

在观景书吧开展的第一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

摄影家王振会与贾和普互赠各自出版的著作

山人与贾和普互赠各自出版的著作(江南摄)

开展第一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参观明月峡栈道

贾和普带着美国朋友走蜀道,来广元开展中美蜀道文化交流

走蜀道的美国朋友参观花都幼儿园

2013第二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

贾和普在朗诵一起来走蜀道的美国朋友嘉善昨晚在剑阁创作的中文诗歌(封刚摄影)

山人向美国朋友介绍蜀道的申遗和保护现状

贾和普在美国出版的著作《中国古蜀道上的行走指南》

广元电视台策划拍摄的纪录片《蜀道使者》(央视播放)

山人带美国朋友参观才发掘出来的千佛崖古蜀道

来广元走蜀道的美国朋友参观花都幼儿园并与师生们合影留念

2015第三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

广元书法家马林向贾和普赠送书法作品

向贾和普赠送广元《旅游指南全书》

在观景书吧里开展中美蜀道文化交流

贾和普将在美国博物馆查阅到的1921年的千佛崖老照片专门翻拍、放大、装框送给山人,山人将之转送给千佛崖博物馆。

贾和普与走蜀道的美国朋友在汉硕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走蜀道的美国朋友与汉硕幼儿园师生合影留念

2017第四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

在观景书吧开展“第四届中美蜀道文化交流活动”

书法家马林向贾和普赠送书法作品“美丽中国”

利州电视台向贾和普赠送拍摄的“走蜀道”专题片

汉服协会的朋友向来自美国的蜀道文化爱好者赠送中国剪纸

穿上汉服的感觉真好

贾和普走完蜀道后来到广元市机关幼儿园赠送图书

美国朋友与中国的孩子们一起在画布上描绘蜀道春天的景象后合影留念(谢谦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