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晋布币的历史演变: 从空首布到平首布的转变

三晋布币的历史演变: 从空首布到平首布的转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同大多数原始货币一样,流行于晋国大地的布币,起初也是用于生产生活的工具。三耸肩空首布 东周时期铸。“三家分晋”亦是布币由“空首布”转为“平首布”的关键时期。由于晋楚争霸和晋国内乱,军队对于兵器的需求日益增加,笨重的空首布不仅造成了金属的浪费,也再无耕作的功用,改良已是箭在弦上。三晋之中,魏国布币最为繁杂。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建立魏国,任用李悝变法,首霸战国。

三晋布币的历史演变: 从空首布到平首布的转变

在淇水之岸,隰地之泮,有一个风姿绰约的卫国女子,微倚栏杆,泣涕涟涟。她在顿丘送别来人,嗔怪他未寻媒人,生怕再也不见归人。终于在桑之未落之际,他们再会于复关。他依旧呆呆蚩蚩,他依旧“抱布贸丝”。

这是《诗经》里古老的爱情故事。诗中的“抱布贸丝”,有可能并非布匹,而是布币。否则先毋论力能逮否,单是这一怀的粗布,也不免忒煞风景。

如同大多数原始货币一样,流行于晋国大地的布币,起初也是用于生产生活的工具。往古之时,以铜为农具,其中一种用于耨草的田器,叫作镈(即布),它的别名更为今人所熟知——“钱”。

一 原始型空首布
西周时期铸,銎部较浅,周身外郭未开刃,失去了农具的属性,具有货币属性。

晋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是累了,他们就放下手中的铲布,倚在田间地头,憩一刻蓝天青树。抬头凝睇时,看到桐叶婆娑的树影,他们会想起晋人立国的秘辛。

那是武王灭商后的大周,一切的善政还未及实施,雄主姬发却撒手人寰。年幼的周成王紧紧地攥着周公旦的衣角,好奇地张望着宫殿里大禹铸造的九鼎。面对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周公将要篡位的流言,成王不以为意。这位救乱克殷、践奄营周的王叔,从来都是周王室赖以为依的砥柱。成王以裂土分封为童戏,照着父亲姬发分封诸侯的模样,用稚嫩的小手把桐树叶子撕扯成玉圭的形状,假意把唐地封给幼弟叔虞:“喏,我要给你分封土地,这叶子就是信物。”不意此举却换来周公对王权的绝对拥护,只见他一边正色地说着“君无戏言”“出口成宪”,一边急趋趋地载史颂乐,分封叔虞于唐地。

小成王泪眼盈盈地送别玩伴,终于明白国家公器不容儿戏,这才有了“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成康之治。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将国都迁徙到晋水之阳,号曰晋国。

有晋以来,原始的“布”渐渐地丧失了农具的属性,变成了纯粹的交换工具。布的銎顶变得极短,突出的铲脊简化成了纹理,肩部和足部或弯曲,或尖耸,像只振翅的蝙蝠。这种銎顶中空的布币被称为空首布。

二 平肩空首布
东周时期铸,肩部平直,故得名,多用于周王畿属地。

三 耸肩空首布
东周时期铸。肩部高耸,故得名。多用于晋国。

春秋末期,雄踞中原六百余年的老大王国变得气息奄奄。曾经力挽狂澜的晋国六卿成了国家尾大不掉的症结。他们曾率领千军万马,将晋国的威名传之宇内;也曾庙堂算计,把王族公室当作掌上玩物。他们前赴后继地粉墨登场又黯然退去。终于在最后一次的火并中,得志的韩、赵、魏三家挥动着斧钺,宰割了山河。

盛衰之理,何其剧与!

四 斜肩空首布
战国时期铸,肩部下斜,故得名。多用于周王畿,一说多为韩国铸。本品为『三川img』。三川:郡名,战国韩宣王置,因境内有河、雒(洛)、伊三川得名。

五 平肩实首布(空首布型实首布)
东周时期铸,空首布向平首布过渡时期的产物。
本品为『少曲市半』(一说为『小化市半』)。

“三家分晋”虽是欺人孤弱、凌人宗祀、裂人王土的暴恶之行,但韩、赵、魏托业微贱之地,崛起孤根之中,奋衣挺剑,冲决数千载之伦序罗网,以扬“王侯本无种”之壮志。从此“名器不可假人”的天子,残守着仅存的洛阳家业,彻底成了无人问津的孤家寡人。

“三家分晋”亦是布币由“空首布”转为“平首布”的关键时期。由于晋楚争霸和晋国内乱,军队对于兵器的需求日益增加,笨重的空首布不仅造成了金属的浪费,也再无耕作的功用,改良已是箭在弦上。再加之“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商业大潮,市肆对货币产生更多依赖,“平首布”便应运而生了。

平首布,即把空首布空心的銎顶简化成扁平的小把,币面的纹理具象成数字或地名,臃肿的币身缩成掌心的一半大小。某些种类的布首和布足甚至出现了穿孔,以方便携带。

根据形制的不同,平首布又可细分为锐角布、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桥足布和三孔布等数种。平首布的出现,预示着布币的高度成熟。此后平首布的进一步分化,更多的是因为韩、赵、魏三国地域文文化化的的渗渗入入。。

六 锐角布
战国时期铸,多用于韩魏。布首两边突起成锐角,故得名。

七 尖足布
战国早中期铸。因足部呈尖状,故得名。早期尖足大而耸肩,晚期小而平肩。

韩国地则四面皆敌,势则夹缝求生。即算是韩哀侯吞并了富商强贾云集的郑国也依旧是危如累卵之局。一直到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韩国才勉强能与列国抗衡。弱国百事哀,韩币亦如是。除了铸造算是精良的平阳方足布之外,其余乏善可陈。

平阳在今山西临汾一带,韩人先祖在此创业长达百余年。以平阳为中心,可钳控上党与晋西,又可抵御北蛮与西秦。后来韩国先后迁都阳翟与新郑,平阳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直至被赵秦两强先后吞并。频繁的更迭导致平阳方足布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光“平”字的写法,先后就有数十种之多。

赵国的布币深受晋、魏的影响,形成了以平首布为主的货币体系,又因为和中山、燕国地缘紧密,也出现了具有赵国特色的刀币

赵国方足布的面文大致有安阳、襄垣、襄阴、同是、平阳、蔺、祁、邬等。其中安阳布的出土量甚巨,大体有文字粗疏的大型安阳布和文字细腻的小型安阳布两种。此外,赵国的圆足布也是布币中特殊的门类,布面上的“蔺”与“离石”,几乎承载了整个秦赵争霸史。

戈邑(背一分)(www.xing528.com)

八 方足布
战国中晚期铸,多用于三晋。足部呈方形,故得名。

九 圆足布
战国中晚期铸,多用于赵国。圆首圆足,故得名。
『离石』:今山西离石,战国前期系赵邑,后为秦占。

三晋之中,魏国布币最为繁杂。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建立魏国,任用李悝变法,首霸战国。据说魏文侯即位之初,某地的纳贡比往年多出十倍。朝堂之上,山呼万岁,只有相国李悝不置一言,静默地思索着他的变法关节。

大殿中“大魏万年”的呼声遽然减弱。仕宦皆佝下身子,偷眼望着文侯。

“诸位,前些时日,寡人去大梁考核相国的平籴新法,途中遇见一位老农,他将羊皮统子反穿在身上,羊毛向内而羊皮向外,煞是奇特。”文侯低沉的声音在沉寂的大殿中传开。

客卿段干木问道:“君上可曾问他因由?”

文侯答道:“那老农说他如此穿着,风吹日晒,荷旦柴火时,损伤的就是羊皮,而不是羊毛了。”

群臣哭笑不得。

文侯话锋突转:“如今魏土未多一寸,赋税却十倍于前,如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此仁政恤民的景况,源于文侯之师孔门子夏的影响。此外,文侯还任用翟璜,整顿吏治;擢西门豹,治理地方;起用吴起,吞并秦河西;委任乐羊,湔灭中山国。一时天下豪杰,皆入彀中矣。

如同魏国散乱的国土,魏国布币门类繁多,殊可一究。魏地是最先实现空首布向平首布转化的地区,不仅全盘继承了晋国布币的单位——img,还创造性地在布币中加入了子母相权(即大小兑换)的模式,明确了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与韩赵两国不同的是,经济是推动魏国布币演变的主要原因。魏惠王时期,魏国都城从闭塞的安邑迁到了水陆枢纽大梁。此城东连齐宋,西通韩秦,南接楚国,北达燕赵。随着商贾的云合聚散,魏国的布币流通到列国,甚至在后来一统诸币的秦半两上,还能看出魏国圜钱的影子。

十 桥足布(img布)
战国时期铸,多用于魏国。裆部似桥,故得名。币文多为纪重和魏国地名。
安邑:魏旧都。虞:古国名,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先被晋占,三家分晋后属于魏地。梁:魏新都大梁,代指魏。

十一 三孔布
战国晚期铸,多用于秦赵。圆首圆足,形如圆首布,于布首与布足各有一孔,故得名。面文多为地名,背文多为纪重、纪值。
本品为『封氏』背『十二铢』。

天下之势,分久合之,三晋如此,布亦如是。其实早在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诈诓智伯,反戈分晋时,便已仁义不施、攻守势异了。

秦始皇十七年,内史腾攻破新郑,俘韩王安,韩国灭亡。

秦始皇十九年,赵王迁开城请降,赵国灭亡。

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将王贲水淹大梁,魏王假出降,魏国灭亡。

三晋迭亡,根源在于失人。

魏武侯曾与吴起泛舟黄河。眼见漫江波涌、巨浪盈天的盛景,武侯咏叹道:“伟乎哉我山河之固!壮乎哉我武卒巨橹!”

吴起忧虑道:“就怕是明珠暗投,主疑臣嫉。恐有一日,这满船的壮士都会投奔敌国。”

彼时魏国独霸,天子震惶。武侯哪里听得进去吴起的谏言,权当作痴人呓语。

其狂也猝,其亡也速。

短短十数年,满朝冠盖,一朝奔散:吴起奔楚,孙膑入齐,商鞅出魏,张仪相秦,范雎亡命,信陵沉迷。韩赵更是不遑多让,出质韩非,诛杀李牧,天怒人怨,曷其有极。

风雨八百载的三晋与布竟是救无可救,避无可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