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保鲜:如何在教育路上走得更远

教师职业保鲜:如何在教育路上走得更远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情需要保鲜,教师职业也需要保鲜。教育家叶澜说,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美。我们教师要职业保鲜,要想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就得既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要热爱生活。

教师职业保鲜:如何在教育路上走得更远

初恋,很甜蜜,很美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尽管如此,这种初恋的激情,也会随时间的远去,而渐渐淡去,逐渐消退。

同样,老师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激情,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减,慢慢淡掉,随之会逐渐产生职业厌倦,甚至患上职业倦怠症。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当时踏上神圣的讲台的前一夜,那是多么地兴奋,多么地激动,不少人可能辗转反侧,通夜难眠,瞪着双眼,盼着天亮。而当第二天走上讲台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学生,或许更是信心百倍,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热情似火,激情四溢。

可当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再加之条件上的限制,工作上的烦心,生活上的碰壁,心理上的落差,一些老师的这种激情与热情,也有可能就会慢慢消退。

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是正常的,但那是相当危险的,对于教师,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社会都是不利的。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倦怠的感觉,正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正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爱情需要保鲜,教师职业也需要保鲜。那么如何保鲜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些尝试。

第一,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

教育家叶澜说,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

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让我们有稳定的工作,不必为生计折腾奔波,有固定的收入,足以居家过日,养家糊口,有人们羡慕的寒、暑假,可以有大段的时间,供自己自由支配。这是教师职业的外在美。

教师这个职业能让我们单纯地做事,能创造性地做事,能在自己天地里做自己喜欢的事,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事,能追求人生抱负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

如果要用这几个“能”去定义一个职业的意义,那就非教师这个职业莫属了,其他的一些职业有可能看起来很诱人,很光鲜,但是要真正体现出这几个“能”,则很难做到和具备。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美

我经常在想,50年之后,像我们这种年龄有可能不在人世了,但我们教的学生还在,我们的思想还会通过学生一代代传下去。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永恒美。

而且教师这个职业,会让我们或许为物质生活的清贫而懊恼的同时,使我们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会让我们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同时,涵养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会让我们在让学生成长的同时,不断地自我成长;会让我们在岁月远去的同时,收获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会让我们在伴随每一个奋斗和跋涉的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进取的快乐、创造的幸福。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崇高美。

朱永新老师曾说,教师这个职业永远不可能排在职业榜的最前面,但是一个收获职业幸福的老师会在自己的内心,把教师这个职业排在职业榜的前列。

教师职业要保鲜,我们就要打破传统的对教师职业的那种是春蚕、是蜡烛,是清苦、是孤寂,是只有奉献,没有任何索取的认识,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从教师职业本身的美好中,找到幸福的意义与价值,找到幸福的理解与感觉,找到职业幸福的起点与源头,从而涵养持续的职业幸福,成为幸福职业的终身拥有者与享受者。

第二,让生活也充满情趣

我们教师要职业保鲜,要想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就得既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要热爱生活。因为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激情与能量的源泉,是我们事业前行的动力支撑与保障。

一个幸福的教师绝对是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一个有成就的教师绝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他绝不会把工作作为唯一,甚至当作生活的全部。

我们提倡认真工作,但并不是眼中只有工作;我们主张不懈怠工作,但并不主张人人都做工作狂。那些工作狂人,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除了工作连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都没时间去看医生,除了工作连自己喝杯咖啡的时间都顾不上,这样的人,是苦行僧,是铁心汉,活着是没有什么情趣的。

教书育人是享受,除了教书育人,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也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我们不要把时间和生命全部给了孩子,给了教育,我们在给孩子、给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给生活。

我们也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仅当成只是流泪的付出,只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燃烧,应该在照亮孩子世界的同时照亮自己,应该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给自己注入源源不断的燃料

我们要善待自己,珍重生命,呵护健康。生命是本钱,健康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基本的健康,没有鲜活的生命个体,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我们要扮演好人生的每一个角色,我们除了做好教师外,我们还要做好儿子或女儿、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哥哥或姐姐、弟弟或妹妹、同事或朋友,让自己的每一个角色不仅要尽责,而且要出彩,更重要的是,要富有温情、温暖和温度。

我们要有自己的志趣爱好,有自己丰富的业余生活,让自己可以“沉醉”于自己的世界,“沉浸”于自己的空间,“沉迷”于自己的天地,让生活多一些浪漫,多一点情调。

我们还要有“梨花一瞬”的恬淡和优雅,闲暇间去呼吸呼吸江上的清风,去观看观看山间的明月,去欣赏欣赏小鸟在空中快速划过的痕迹,去感受感受小草在土地里的悄声呢喃。

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教育工作不仅要劳力,还要劳心,不仅要面对质量、安全管理、学生成长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评价,不仅要克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还要调整心态去努力适应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没有一个乐观情绪,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会显得疲乏,生活就会显得沉闷,我们就会享受不到职业的乐趣,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我们对职业不但不可能保鲜,相反还会过早地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

首先,要学会调节自己。我们在面对不利的工作环境,诸多的工作头绪,较大的工作压力时,要善于调节自己,要保持快乐的心情,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余华说:“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而且想想人活着最有意思的是只能活一次,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老天爷还要跟自己开个什么玩笑,所有的细节自己都无法知晓,所有的未来都无法预测,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无法逃避,那我们就得好好地活着,好好地善待光阴,好好地过好每一天,好好地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

更何况,一天24个小时,我们是以低迷忧郁、愁眉苦脸的心情去对待,还是以阳光豁达、快乐自信的心情去面对,都是在打发时光,都是在生存生活,都是在面对工作,但是所带给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状态、人生体验,以及由此积淀下来的身心健康、工作效果和对他人的感染,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以快乐的情绪,乐观生活,愉悦地工作呢?

要懂得,态度决定一切,保持良好的专业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痛苦与快乐,烦恼与高兴,成功与失败,充实与失落,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

其次,要正视现实。现实有可能无情,现实也可能很残酷,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太阳有升起有落下,是现实;生活中有欢笑,有眼泪,是现实;世界有美好,有真诚,有黑暗,有丑陋,也是现实;我们工作的学校条件有好有差,路途有远有近,这都是现实,这是谁都躲不了的。(www.xing528.com)

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当条件和环境一时还无法改变时,与其在那里牢骚埋怨,不如学会勇敢面对,与其选择逃避,还不如学会主动改变。

要明白,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天气,但是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也许不能改变他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也许暂时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完全可以改变活法;我们虽然不能阻止鸟儿在头上飞过,但是完全可以阻止鸟儿在头上筑巢。

再次,要学会向下看。很多人不幸福,是因为他爱比较。人比人,气死人,苦恼之源常常来自比较。别人评优了,他苦恼;别人中奖了,他苦恼;别人班孩子的成绩考得比他班好,他苦恼……在无休无止的比较中,苦恼可能会如影随形,与之相伴。

一只猴子爬树,往上看全是猴子屁股,往下看,全是猴子的脸。有些人之所以有不尽的苦恼,那是因为他只盯着别人比自己优秀的地方,也就是他只会向上看,向上攀比,而不会向下比较。

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在向下比较中,会让我们树立自尊,远离烦恼,得到快乐,收获幸福。

当我们没有鞋穿的时候,要想到还有一些人没有脚;当我们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要想到有的人还处在贫困线下;当我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不满意的时候,要想到还有人因失业没找到工作而发愁;当我们对自己枉有千里马之才,却没有遇到伯乐而纠结的时候,要想到古今中外还有很多旷世之才,他们却惨遭不幸。

第四,永远昂扬进取的姿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旦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兴趣就没有了,快乐就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设法为生命,找到一个永远不能被满足的乐趣,那就是进取,不断地进取,永远昂扬进取的姿态。

一个人,不能仅“活”着,还要有“追求”,更要有“进取”,不然,生命不仅失去了实际意义,而且生命力将不断枯萎。

作为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承载着社会和家长的重托,承担着学生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进取”不仅是每一个教师必然的选择,而且也是始终充满活力,保持激情,让职业保鲜的不二法门。怎样进取呢?

一是不断地学习。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进取的最大动力。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永不满足,活到老,学到老,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发展的空间很大,只有坚持学习,把学习与教书真正融为一体时,我们才可能将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将灵魂的飘浮与焦躁,转化为一种淡定与从容,一种虔诚与执着,一种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一种对职业的认同和热忱。

二是拥有一颗事业心。事业心与积极性、责任感相比,积极性是外在的,需要调动,需要通过外部约束来储存,责任感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一种行动,但它的不足是可能不愉快。而事业心是积极的,主动的,稳定的,长久的,也是很愉快的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拥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有了事业心,就有了信心,就有了进取心,就会从工作中寻觅到无限的乐趣,就会始终澎湃着一种活力与激情,就永远都不会产生对职业的厌倦和懈怠。

三是全身心地投入。毛阿敏演唱的《投入地爱一次》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

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

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

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在共同的目光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不管我们是热爱,还是不喜欢,是把它作为神圣的事业,还是作为赖以生存的职业,我以为,只有我们真诚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绎,用整个的心去诠释,你才能寻觅到和你的学生“在共同的目光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曼妙与美好,你才能感觉到做老师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儿,你也才能收获并延续真正的职业幸福。

第五,让播种幸福的人先幸福起来。

教育就是播种希望和幸福,每一位教师都是幸福和希望的播种者,播种者都没有幸福,没有希望,怎能去为孩子未来幸福人生奠基?怎能对职业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是乐于从教、潜心从教、终身从教的动力资源,也是教师永葆工作激情,永葆昂扬斗志的坚实基础。

教师的幸福,除了教师的不懈追求外,我们的学校,应该尽最大努力成为教师心灵的港湾,精神的栖息地,成为教师成长的生命场,幸福的供给所,成为教师实现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殿堂和舞台。

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文化引领、精神引领、思想引领、专业引领,通过搭建平台,通过主题活动,本着“教师能爬多高楼,学校就架多长梯”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发挥,提供支持和保证。

另一方面,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具有教师立场和视野,具有同理心、共情心,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一切着眼于教师,对教师本着人文关怀,人性关切,人本关照,让教师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让教师每天都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教师在学校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同时,学校还要充分信任老师。信任比黄金重要。信任的潜在力量不仅在于能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

学校对教师的一分好,教师不仅会以十分好来回报学校,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会喜欢学校,会依恋学校,会因喜欢、依恋学校,而喜爱上学生,喜爱上教师这个职业。

每一个教师能够在以上五个方面,去做一些尝试和努力,相信你就拥有了职业保鲜剂,拥有了职业保鲜秘方,你就会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在教育的路上昂首阔步,自信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