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经典阅读传统:孔孟和朱熹的学习方法探讨

理解经典阅读传统:孔孟和朱熹的学习方法探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的经典阅读传统中,读书方法也是重要的内容。《论语》记录了孔子的思想,不少内容是着重论述读书学习的方法的。大力提倡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孟子继承了儒家学说,与孔子并称“孔孟”。除了政治学说和人本思想以外,其中也谈到了读书和学习的方法问题。大致说来,孟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除孔孟外,对学习方法讲得最为系统的,首推宋代理学家朱熹。

理解经典阅读传统:孔孟和朱熹的学习方法探讨

在中国的经典阅读传统中,读书方法也是重要的内容。孔子孟子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对读书学习问题都曾发表过非常高明的见解,这些论述在当下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思想,不少内容是着重论述读书学习的方法的。大体有四点:第一,孔子认为人生在世,时时处处应好学不倦,方有长进,而少年时的学习尤为重要。孔子一生好学,据他自己说,他15岁开始就有志于学业,并说:“少而不学,长而无能。”第二,孔子认为一个人光埋头苦学并不够,还要多思,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效。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还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大力提倡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第三,孔子认为对于学过的东西,应该时常加以重新温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四,孔子认为学习一定要谦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孟子继承了儒家学说,与孔子并称“孔孟”。所著《孟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学生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除了政治学说和人本思想以外,其中也谈到了读书和学习的方法问题。大致说来,孟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必须自求自得。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第二,必须专心致志。他举下围棋为例:“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弃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第三,必须刻苦有恒。除了专心致志之外,孟子还提倡刻苦有恒。他有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除孔孟外,对学习方法讲得最为系统的,首推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中,卷八《总论为学之方》、卷十《读书法》、卷十一《读书法下》共三卷专讲读书方法。这些方法,既有他自己的读书体会,也是对中国传统读书经验的总结,对全民阅读极有帮助。具体的读书方法固然很多,但总括起来,大体上不出精读和博览两方面。(www.xing528.com)

所谓精读,就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看一段,须反复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用力深,便见意味,意味长,便受用牢固”。所以古人对精读之书,一面是抄,一面是背。像清代乾嘉学者戴震十三经全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只有疏不全记得。近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这一点,现代学者也是认同的。文史学者曹聚仁自己说:《儒林外史》读了一百多遍,且都是一本正经地读。读《红楼梦》赶不上俞平伯,但也有七十多遍。读《聊斋志异》四五十遍,读《水浒传》二十多遍。又如郑振铎曾经亲自检验过,茅盾可以全本背诵《红楼梦》。再如通俗作家张恨水,从他的《山窗小品》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在十四岁之前,能够背诵的书有《三字经》《论语》《孟子》《左传》《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千家诗》和《古文观止》。

再说博览。精读为我们建立了读书的基地,有了基地,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当然,在所谓知识爆炸的当代,博览也不可能漫无边际,要确定一些重点,要围绕自己的专业重点,通过博览的读书方式去有意识地扩大知识的范围和视野。对于博览之书,虽然不必“三复”但也得系统阅读。一字不遗地细读,然后再逐渐加快。正如朱熹所说:“读书之法,须是用工去看,先一书费许多工夫,后则无许多矣,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也就是说,读书先多花力气,以后便会越来越省力,阅读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除了博览和精读,古人还主张善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近人胡适则提出,治学应能“于不疑处生疑”;黄宗羲在《答董吴仲论学书》中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他对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观点的进一步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