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珠巷工人俱乐部介绍与活动安排

西珠巷工人俱乐部介绍与活动安排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建亚过去,宜兴城里有过两个工人俱乐部,都在建设街西珠巷。可以这样说,当时工人俱乐部是宜兴唯一的公共文化娱乐中心。据说后来县里从南面山里拆来了一座庙的木料,在西珠巷建设街六组里又造了一个“工人大会堂”,大门朝北。老俱乐部就改作工会家属宿舍。这样,工人俱乐部的设施就基本齐全了。工人俱乐部靠近长桥,在市中心,所以来的人特别多。宜兴有什么群众性活动,俱乐部总是首选之地,吴老师总归大力支持。

西珠巷工人俱乐部介绍与活动安排

◎徐建亚

过去,宜兴城里有过两个工人俱乐部,都在建设街西珠巷。可以这样说,当时工人俱乐部是宜兴唯一的公共文化娱乐中心。20世纪50年代的老俱乐部是朝南门,在西珠巷北侧“大盐栈”那里,太平巷对面。据说后来县里从南面山里拆来了一座庙的木料,在西珠巷建设街六组里又造了一个“工人大会堂”,大门朝北。 有了一个大会堂就可以演剧、放电影、举行舞会。但是在“三年困难”时期这些活动就基本停止了。60年代初以后,以工人大会堂为基础,重新恢复了工人俱乐部,属于宜城镇工会。老俱乐部就改作工会家属宿舍。工人大会堂对面靠长桥河边,原来是清末宜兴的慈善堂“思济堂”,但房子在抗战时期毁于战火,成了一片瓦砾堆。重新办俱乐部了,由民办中学的师生进行义务劳动,挑土平地,工会就在瓦砾堆上修建了一个篮球场。这样,工人俱乐部的设施就基本齐全了。俱乐部配备了一名专职干部,大家叫他“吴老师”。他个子高高的、瘦瘦的,待人和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知识堪称渊博。

工人俱乐部靠近长桥,在市中心,所以来的人特别多。活动项目有乒乓球、篮球、象棋围棋、舞会、图书阅览、文艺表演等。夏天还有乘凉晚会、说书、打扑克、猜谜语等活动。当时来说那是城里最好的活动条件了。我们属于建设街六组,家与俱乐部近邻,俗话走三步路就到了俱乐部,因此几乎每天在俱乐部玩,俱乐部的各项活动都熟悉。记得那时办舞会是很费劲的。那时我们人小,只会搬搬桌椅什么的。拉彩灯,其实就是挂红绿灯泡,都是大人在搞。他们还要弄扩音机,放留声机,弄唱片。这唱片可比现在的磁带麻烦多了。有时唱针发“毛”了,声音就不对了,会突然一声尖叫,令人扫兴。但那时跳交际舞的人还是很多的。如果会场里溜冰,还要撒滑石粉

吴老师多才多艺。下围棋、看书、种花等,我们都受到过他的指教,有些甚至可以被提高到文化启蒙的高度。他很幽默,喜欢逗孩子玩。那时经常到俱乐部下围棋的有两个棋迷,一个姓施,一个姓纪,两个人都不服输。快吃饭了,但他们杀得难分难解,吴老师就会叫他们再来一盘,刚刚谁输都不算,算他输的。那么这两个人到什么时候才会歇手呢,一定要到他们两人的妻子各自抱着孩子找到俱乐部来要扯棋盘的时候才肯放手。我们会一直在旁边看,或者吃了饭再过来,他们还在下棋呢。看到他们妻子找来了,要夫妻拌嘴了,我们就会和吴老师一起笑起来,笑着劝他们快回去吃饭。

吴老师有空的时候还教住在俱乐部里的孩子们学写毛笔字。有一次大院那个小伟哭个不停,吴老师用毛笔给他画了一个大花脸,我们在笑,小伟在哭,直到小伟的妈妈把孩子带回去洗脸。

吴老师还善于种花,种菊花兰花月季、珠兰等。有一年,他把种在大院子里的鸡冠花割下来,晒干了去卖。我们六组里的小朋友帮他送到北门药材收购站去的,卖到二三十元钱呢。他拿到了钱很高兴,公家可以派用场的。我们和吴老师关系很好,六组里的小伙伴们经常帮吴老师干活,一有活动或比赛,我们就去帮搬台凳、扫地、擦窗户等。 “报酬”是可以在俱乐部打乒乓球或者打篮球,吴老师提供有关运动器具。(www.xing528.com)

在“文化大革命”前,俱乐部最兴旺了,每年都有体育比赛。职工乒乓球赛,连续赛了几年,还分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等单项。此外,还有篮球、象棋、围棋赛等。宜兴城里论下围棋,受俱乐部影响很大,那时我们六组里下围棋的人最多,亦园文化馆邵子乔老人的水平最高。

那时宜兴打篮球也很盛行。俱乐部有了篮球场,几乎三天两头有友谊比赛。职工篮球劲旅有县农机厂、供电所、修建站、县中队等。宜城镇房管所还有个“房建队”,堪称新秀。城里印刷厂、铁木业社等都有篮球队。打球很有趣,即使友谊赛也总有个胜负。有一次不知什么队输给了供电所,有个球员就说:“他家是‘爬杆子佬’,我家弄不过他家。”供电所队是强队,有一次居然会输给修建站队。球场上有人会输急相,大家就哈哈大笑。俱乐部里活动很多,电影《祝福》在宜兴最早的放映是在俱乐部大会堂里放的。那时“做剧”也很多,有地方戏剧、有话剧、有活报剧。演员虽说都是群众演员,但也都算是宜兴城里的名角啊。演的剧有《阿福上生意》《三月三》等。

俱乐部在建设街的地盘里,许多街道活动,比如居委组织学生寒暑假文体活动、学雷锋活动、读书活动等都可以借用俱乐部的场地。宜兴有什么群众性活动,俱乐部总是首选之地,吴老师总归大力支持。我们西珠巷或者宜城的青少年可沾光了,从小在俱乐部就可以看到许多文体活动和比赛,有些还可以参与其中,受到锻炼,增加见识,不仅身心愉快,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小就受到了俱乐部文化的熏陶。这些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切就停顿了,俱乐部后来撤销,工人大会堂卖给了宜兴鞋帽厂,做注塑车间,后来车间又卖给了商业大楼。从此俱乐部的热闹只能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徐建亚,无锡市作协会员,宜兴县物资局编史修志办公室负责人,《物资志》主笔。在市文广新局参加“村史村志”编写工作,出版和刊行主要著作有《宜兴县物资志》《宜兴古韵》(合编)《宜兴市志民政篇》《宜兴地名》(副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