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回顾:140年前两地对话的实现,科技的跨界突破

历史回顾:140年前两地对话的实现,科技的跨界突破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这个东西是美国发明家贝尔刚发明的电话。贝尔出生于一个语言学家庭,17岁就开始研究声学,年仅26岁便担任了波士顿大学的发声生理学教授。一次,贝尔在做实验时发现,当电流通过螺旋线圈时,会发出噪声。在这个念头启发下,贝尔开始和助手进行研制。1875年6月的一天,贝尔终于和助手用这台设备实现了通话。1876年2月14日,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专利。从此,电话在各大城市迅速安装起来,并很快风靡全球。

历史回顾:140年前两地对话的实现,科技的跨界突破

1876年5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美国百年纪念展览会”上,陈列着一个模样古怪的东西,一段导线系着一个类似哑铃的结构。尽管展览馆内站满了人,却几乎没有人关注到它的存在。这天,巴西帝国皇帝佩德罗二世前来参观,看到了这个东西,竟好奇地拿了起来。

忽然,佩德罗惊叫了起来:“哎呀,我的天!它说话了。”

原来,这个东西是美国发明家贝尔刚发明的电话。而佩德罗拿起电话时,听到了接线员的问候声。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皇帝还不知道电话是个什么东西,难怪他会大惊小怪。

贝尔出生于一个语言学家庭,17岁就开始研究声学,年仅26岁便担任了波士顿大学的发声生理学教授。

一次,贝尔在做实验时发现,当电流通过螺旋线圈时,会发出噪声。贝尔想,电有可能模拟声音。那么,要是改变电流强度,模拟声波变化,那电流是不是就能传递声音?(www.xing528.com)

在这个念头启发下,贝尔开始和助手进行研制。他们在一个圆筒的底部蒙上一张薄膜,膜的中央连接一根炭杆,插在硫酸液中。这样,当人大声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炭杆与硫酸接触的地方,电阻便会发生变化,电流也跟着变化。在接收时,由于电流变化,也就产生了变化的声波。这样一来,就可以传递声音了。

后来,贝尔又在研制的设备上增加了一个小音箱,以提高声音的灵敏度。1875年6月的一天,贝尔终于和助手用这台设备实现了通话。

1876年2月14日,贝尔在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专利。后来,他又成立了电话公司。从此,电话在各大城市迅速安装起来,并很快风靡全球。

说话的人口中发出声波,使话筒里的送话器发生震动,送话器又使电话线中产生了变化电流。在听筒的另一端,这种变化电流被还原成声波,传到了人的耳中,从而听到对方的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